駱奧
摘要:從2012年起,部分高職院校開始定向培訓士官國防生,這對軍地人才戰略合作來說,能有有效提升部隊的士官素質,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由于這項合作目前正處于還在起步的階段,再加上目前高校對士官國防生的培養還并未達到要求,特別是針對軍事體能培養更不多,所以地方高校和部隊都還需要不斷的結合實踐情況進行調整,高校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培訓的士官在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瑕疵。因此,高校應當創建科學的人才定向培養體系,著力于高校士官軍事的體能培養,提出科學的軍事體育訓練思路。
關鍵詞:高校;士官體能;定向培養
良好的體能對于一個軍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體基本素質,它能夠充分保證軍人的作戰技能充分的發揮出來,也能夠打造軍隊的戰斗精神。本文將針對當下士官生的軍事體育訓練現狀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提高士官生的軍事素質,優化了士官生的培養方式,同時也不斷的加強了這些士官生的身份認同感,為部隊人才的建設提供了優質的后備力量。
一、軍事體能訓練現狀
(一)落實生活制度,堅持出操次數
為了方便士官的日常管理,很多學校都成立了士官學員,主要監督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雖然大家的軍種和專業不一樣,但是士官學院通過宿舍的集中,以及對生活制度的落實,不斷的強化士官生的軍事化理念,讓他們對自己軍人的身份有最基本的認知。另外,士官生每周至少要出早操3次,每次都不能少于半個小時[1]。
(二)豐富體能訓練內容
根據士官的軍種不同以及專業不一樣的情況,制定不同的人才培訓方案。并根據體育課程的發展規律,安排不同課時量的課程內容。通過基礎的體能訓練,不斷的培養強化士官生的力量和速度,鼓勵士官生進行對抗的專項技能訓練,從而發展定向士官生的專項素質,挖掘出士官生的運動潛力,激發士官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士官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體能訓練
在日常的訓練基礎上,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士官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根據軍事化體育課程進度,從而制定出了定向的士官生課外訓練。
二、軍事體能訓練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體能課程設置需要完善
軍事體能的訓練課程,應當和學校的教育相互適應,還應當和高校對士官的培養相適應。地方院校一般在培養定向士官生時,會和當地的部隊或者是軍事單位進行練習,然后逐漸摸索定向士官的培養方式,也不會違背部隊的用人標準。
在軍事體能課程的設置方面,地方院校一般會借鑒軍事院校的課程設置,但是由于每個士官的專業不同、軍種也不同,所以軍事院校一般在課程的設置上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因為部隊對士官生的要求標準是不同意的,所以高校一般在課程的設置上會比較為難。出于對軍事院校的保密原則,因此相關的課程文件以及政策,無法在第一時間傳遞到地方院校,也增加了地方院校課程的設置難度。
(二)體能課程內容缺乏實戰化
在過于,由于部隊對軍事化訓練的認識還存在著誤區,他們認為軍事體育就是軍人的體能鍛煉,地方院校對軍事體能鍛煉的認知不全面,理念觀點也比較落后,信息無法及時、準確的更新。地方院校在體能課程的設置方面上,課程內容也十分的單一化,并且還缺乏了實戰化,訓練結果的目的性也不強,導致士官生的訓練態度也不積極[2]。
(三)訓練機械匱乏,缺少專業體能訓練
由于地方院校的訓練機械比較匱乏,通常都是依靠于學校現有的籃球場和田徑場進行鍛煉,再加上學校在場地建設方面,比較滯后,所以只能利用現有的訓練場地開展體能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和其他專業的學生共用場地,由于沒有固定的訓練場所,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還出現場地使用的沖突。
(四)體能訓練管理人才的匱乏
由于學員缺乏專業的軍事體能訓練專業人才,在招聘過程中,還存在著應聘者和學校所需求的人才條件不符的情況,導致在招聘的過程中,人員也會存在著不足的問題。在很多高校當中,由于人員匱乏的問題,軍事教導員經常要抓士官們的軍事技能訓練,還要抓他們的軍事體能訓練,學院軍事體能課程的科研以及在教學方面的投入并不足夠,也導致了目前的軍事體育教學內容非常單一化,訓練目的也并不明確。
(五)軍事體能訓練研究不足
定向培養士官培養,不僅是近年來,部隊征兵的新途徑,但是部隊的用人單位以及部分高校對定向士官的培養方法和職業定位并不清晰,因此對于這些定向士官的培養理念是非常欠缺的,所以關于定向招收士官生的軍事體能訓練方面的研究也不多。
學校從事軍事體能教育的教師比較少,所以在平時的軍事體能訓練當中,除了常見的3000米、俯臥撐以及仰臥起坐這些比較常見的基礎的體能訓練,但是由于并未針對不一樣的軍種和專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三、軍事體能訓練的意義
(一)強化軍體意識,擁有強健體能素質
為了促進軍事變革和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的深入發展,高校應當不斷的規范軍事體能訓練,并增強官兵的體能素質,不斷的提高官兵的適應能力,士官生在長期堅持軍事體能訓練時,因為敢于去迎難而上,并拿出知難而退的勇氣,面對惡劣的環境也不畏艱辛,勇往直前。培養士官生的軍事體能的意識,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還能夠激發士官生的運動積極性,增強士官生的軍事體育意識。
(二)規劃長期的發展目標和多年度的體能訓練計劃
學員應當重視體能的訓練價值,不能只重視隊列訓練和軍事基本技能的訓練,相關負責人員應當將體能訓練和隊列訓練、軍事基本技能訓練擺在同等的地位。士官生的體能提高是需要經過階段性的長期訓練才能夠達到的,因此,學院的相關負責人員針對學員的訓練計劃,應當制定一個長期的目標,例如,在大一的士官生通常以體能訓練和打基礎作為訓練基礎,到了大二則是提升體能的訓練,到了大三就是鞏固前期的體能訓練。
四、軍事體能訓練對策
結合未來的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我們除了要思考如何打贏一場高技術的戰爭,在作戰過程中,對體能素質的鍛煉,也成為了完成任務并取得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因此,士官生在體育改革的過程中,應當圍繞強軍這一任務,清楚意識到軍事體育鍛煉已經不僅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為了滿足于未來戰爭對軍事素質的需求,在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鍛煉后,達到外強內干的目標,促使士官生向著合格士官的方向發展,提升了部隊的整體戰斗力。
(一)靈活選取體能訓練強度
科學的軍事體能訓練強調在不同訓練活動中嘗試不同強度的訓練,這樣也能避免長期處于高強度訓練,從而影響了定向訓練士官的身體狀況。在開展軍事體能訓練時,我們要堅持科學的訓練理念,結合士官的成長階段、自身特點、項目特點等,合理選擇訓練強度。高強度訓練與低強度訓練交替進行,既能保證士官始終處于緊張認真的備戰狀態,又能使肌肉充分休息放松,避免運動損傷。在選擇訓練強度時,也要參考部隊正常軍事體能訓練的強度。如定期開展模擬訓練,將體能訓練與實戰演練相結合,促進士官軍事體能的全面提高[3]。
(二)進行差異化的體能訓練
定向訓練士官的軍事體育鍛煉強度明顯高于普通學生學生的軍訓鍛煉的,考慮到不同定向培養中士身體素質的內在差異性,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還應借鑒普通高等職業教育的差異化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成長階段,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和強度,做到各有所長中士的身體素質和身體素質較好的個人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在訓練過程中,及時與士官溝通訓練情況,了解他們對自我體育鍛煉的看法和遇到的問題,并對他們進行指導和鼓勵。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是否有更高效合理的培訓方法,避免培訓模式不變,結合個人成長需要進行調整。
(三)改進訓練方法
院校應當遵循軍事體能運動的發展規律,并提高訓練質量,合理的安排體能訓練,實現訓練內容的多樣性,并將訓練項目不斷的合理化。還要針對部隊中隊士官的要求,明確士官生的崗位特征以及后期的職業規劃發展,開展合適的軍事體能訓練項目。
院校要根據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開設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戰術基礎訓練以及戰備演練等軍事技能課程,并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根據相關的計劃進行安排,士官生每學期還要進行兩次綜合體能訓練,針對單雙杠、俯臥撐、仰臥起坐以及千米跑進行測試。
(四)保障資金的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受到學校場地規劃的問題,學校缺乏軍事體能訓練的器材設置,這一點學校正在為增加訓練器材招標,所以,體能訓練器后期會有所緩解,但是隨著士官生招生工作也在逐漸的擴大,但是這也使得學校在軍事體育場器材的設施需求面臨了很大的困難[4]。
另外,學校應當建立一個專門的室內操場,這樣在下雨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室內訓練的方式代替室外的訓練。校方還應該邀請軍事體能訓練方面的專家參與到軍事體能訓練和器材設施建設的過程當中,這樣才能有效的增加基礎的體能訓練器材。
(五)加大科研投入,增加教師培訓和交流機會
實踐訓練才是高校士官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高校應當建立起學校、部隊以及地方軍事單位的聯系,并且為在職的教師不斷的提供軍事體能訓練以及技能方面的教學,促進了教師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訓練技能的提升。高校應當成立軍事體育教研室,撥付充足的經費,加大在軍事體能訓練上的投入。
五、結語
軍事體育鍛煉是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不斷的加強士官生的軍事體育教育內容,促進國防教育的發展,也使得士官生的國防意識形成。定向培養士官軍事體能是完善軍隊人才的重要依據,提升了士官質量以及教學效益,從而加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舉措,高校對部隊士官的要求,也要緊扣軍人標準,全面構建定向培養士官軍事體能培養體系,不斷提高士官的培養,為國防建設培養出更多具有專業技術的軍事體能的士官。
參考文獻
[1]田禾.湖南省X高職院校士官生培養研究[D].湖南大學,2019.
[2]周南權,鄭曉虹,羅能.高職院校定向培養直招士官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4):216+218.
[3]周生軍.“直招士官”新訓期間體能現狀與對策[J].軍事體育學報,2017,36(01):59–62.
[4]孫志敏,曾慶珠.定向直招士官生軍事體育訓練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6(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