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職工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所得稅在職工個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從維護切身利益、減輕稅收負擔的角度出發,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也越來越受到廣大職工的重視。為此,文章針對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進行了具體的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
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從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切身利益、減輕稅收負擔的角度出發,如何保證員工獲得最大的稅后利益是工薪稅收籌劃的主要問題。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對企業職工來說主要是以工資薪金所得為主要課稅對象,工資薪金所得又包括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等。這些項目具有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及計稅方法,這就為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潛在的空間。
(一)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不能盲目進行,必須遵循一定的思路
1..調整影響應納稅額的兩個因素,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運用合理又合法的方法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或者通過周密的設計和安排,使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較低的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是個人取得的收入扣除費用、成本后的余額。在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的條件下,費用扣除越多,所適用的稅率越低。在實行比例稅率的情況,將所得進行合理的歸屬,使其適用較低的稅率。
2.充分利用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是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國家為了實現稅收調節功能,在稅種設計時,一般都有稅收優惠條款,充分利用這些條款,可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例如: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保險賠款,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休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等,都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應遵循的原則
1.合理合法,靈活多變原則。任何納稅籌劃都是以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為依據的,一旦國家政策出現新的變化,必須隨之進行調整,做到及時、有效、靈活多變。
2.綜合效益原則。納稅籌劃不能孤立進行,如果某項納稅籌劃取得了節稅效果,卻增加了其他方面的支出,這樣進行納稅籌劃就值得商榷。
3.稅收籌劃前瞻性原則。任何一項具體的納稅籌劃方案的研發、選擇、確定,都必須是在該方案所涉及的納稅事項已成為既定事實之前。如果該涉稅事項已成既定事實,再進行事后“籌劃’,,就是掩蓋事實真相,而偽造、變造、隱匿相關資料,納稅人將承擔偷稅的法律責任。
二、個人所得稅籌劃對企業的意義
(一)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有利于維護廣大職工的自身利益
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進行多種納稅方案的制定、比較和籌劃,選擇稅賦最輕的方案。合理減輕職工稅負,增加職工實際收入,改善職工生活,達到以人為本、實現職工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二)個人所得稅籌劃有利于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管理方式,它要求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步驟和程序都要做得精細,精益求精,使在經營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降低各個環節的管理成本和消耗,創造更高的企業效益。
(三)個人所得稅籌劃有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
個人所得稅具有與每一位職工利益息息相關的特殊性,通過降低稅負、改善福利、增加實際收入的納稅籌劃可以使職工深深感受到企業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凝聚力,激發職工干勁,保持職工隊伍的穩定,更好地為企業發展而奮斗。
三、企業個人所得稅籌劃建議
(一)均衡發放獎金
1.當工資適用稅率>年終獎適用稅率,可通過降低工資適用稅率,將部分工資轉化為年終獎,適當提高年終獎的適用稅率,使職工稅負最低,稅后收入最大。當工資適用稅率<年終獎適用稅率,可通過提高工資適用稅率,將部分年終獎轉化為工資,適當提高工資的適用稅率,降低年終獎的適用稅率,尋求職工稅負最低,稅后收入最大的籌劃方案。
2.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企業將安全風險抵押金與各項專項獎金集中在年末一次性發放,可以享受年末一次性獎金發放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由于年終獎是一種較優惠的算法,而這種優惠的計稅辦法每年只能用一次,應予以充分利用。以季度獎等其他形式發放的獎金,應盡量減少季度獎、半年獎等名目繁多的獎金發放次數和金額,可以把這些獎金先在平時“記賬”,然后和年終獎一起一次性發放。
(二)利用好企業報銷
交通費、通訊費等各種以現金形式發放的補貼均需扣稅,避免企業稅收調整上的風險,同時合理減少員工的納稅負擔。
(三)靈活提供非貨幣福利
1.辦好職工食堂。部分員工因輪班等特殊原因,需要在食堂就餐,或者部分企業辦公場所遠離市區,附近缺乏市場化公共設施,企業自身需要開辦職工食堂,可以通過職工食堂進行個稅籌劃。第一,職工食堂可向員工提供免費餐飲或降低餐飲價格,替代直接發放糧油、副食品等;第二,在國家和地方工會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以職工食堂的名義購入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發放給職工,企業以職工食堂經費補貼的方式撥款給食堂。由于職工食堂屬于集體享受,職工食堂經費補貼沒有發放到職工個人,也無法分割到具體每位職工,原則上不計征個稅心
2.由企業的工會組織自行管理使用工會經費,可以教育培訓等形式為員工提供業務技能培訓,或是定期的拓展與參觀機會,提升員工的素質。
(四)提高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比例
企業和個人允許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比例提取并繳付的住房公積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及企業年金,不計入個人當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可在國家政策范圍內通過提高繳納社保、公積金基數,既對職工進行有效的激勵,提高職工薪酬滿意度,又能合理避免部分個人所得稅。
四、結語
總之,企業對職工個人所得稅的籌劃直接影響到員工福利,企業可采用以上各種方式,同時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采用其他各種有效措施,做好個人所得稅籌劃,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降低員工稅收負擔,提高員工滿意度,以有限的薪酬水平增強激勵效果。
參考文獻:
[1]任曉鵬.新個稅過渡期年終獎問題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18(27).
[2]李麗.個人所得稅籌劃在薪酬管理中的運用[J].納稅,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