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昊
摘要:為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身體素質,籃球技巧,臨場發揮水平得到提高,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訓練。雖然青少年籃球訓練強度很高,訓練內容多樣化,但訓練效果反而不夠理想,同時也造成隊員疲于應付,對訓練產生抵觸情緒。通過多年經驗總結,激勵法是青少年籃球訓練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此種方法結合隊員在不同發育階段,不同訓練階段的特點,運用激勵的方法,提升隊員的訓練積極性和訓練效果。本文先闡述了激勵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當前青少年籃球訓練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來激勵法的運用方法和最終效果。
關鍵詞:青少年籃球;籃球訓練;激勵法
在現代籃球訓練法中,激勵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青少年籃球訓練,激勵法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練,有必要深入了解每個隊員的心理狀態,根據其不同的心理特點,進行適當的精神或物質上的激勵,使其通過心理層面的激發,提升對訓練的積極性和身體機能。當隊伍中的每一個隊員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勵,整個隊伍的訓練效果將事半功倍。
一、當前激勵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的地位
激勵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可謂意義非凡。這種方法即通過各種不同的激勵手段,使球員自發地提升訓練積極性和訓練強度,進一步提高每一個球員的訓練自主性,讓教練根據每位球員不同特點制定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最終使全隊達到一個良性競爭的訓練氛圍,確保每個球員始終保持在最佳的競技狀態中。籃球項目本就是一項需要全力以赴,不斷進取的體育運動,因此保持球員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狀態,就能促進全隊團結一心,隊伍競技水平穩中有升,為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注入更優質的新鮮血液[1]。
二、當下青少年籃球訓練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青少年籃球球員的訓練積極性不高
一個球員訓練成果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其訓練積極性的高低。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籃球球員對籃球事業認識不足,對自身籃球生涯缺乏清晰的規劃,只是以一種“好玩”的態度加入籃球隊,這就導致其對訓練不夠重視,日常訓練也是得過且過,進而造成訓練效率的低下,長期枯燥的訓練無法得到正面反饋,必然會迫使這部分球員對籃球的興趣大減,從而萌生退意。比如,在訓練中經常會看到球員有遲到、早退、敷衍了事的行為,這些就是對訓練積極性不高的初級表現。另外一個原因便是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越來越傾向于安逸和散漫的生活狀態,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品質在青少年中越來越少見,當他們面對強度大,難度高,內容多的籃球訓練時,極有可能因無法承受而產生懈怠情緒和逃避想法。
(二)選拔球員方法不科學,訓練目標不夠明確,訓練內容過于程式化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骨骼、肌肉、神經系統尚未成熟,較成年人有很大差異,同時每個人的發育狀況和速度也不盡相同。所以,青少年籃球球員的生理和心理必然會有不適應成年人訓練方法的情況。但是,青少年籃球教練常常容易忽視這一點,采用的選拔和訓練方法過于單一化,不具有針對性,訓練目標不明確,不具體。進而致使青少年籃球訓練效果不理想,球員在訓練時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因不科學的訓練方法造成球員身體機能受損。比如,簡單地根據青少年的現有身高來選拔球員,而不考慮骨齡、身體協調性、上下肢比例、生長發育潛力等因素的影響,在訓練過程中,反復地進行長距離跑步和高強度的力量練習,導致球員出現運動性貧血,骨骼畸形。因此,不考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發育情況的影響,而想當然地進行程式化訓練,結果肯定是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費[2]。
三、青少年籃球訓練激勵法的應用方法和效果
(一)教練應端正態度,深入掌握和分析球員的情況
激勵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在籃球隊伍中高效地應用激勵法,每一位籃球球員將迸發出強大的自我驅動力,整個團隊也會團結一致,更好地發揮團隊效應。激勵法的前提就是要根據每一個青少年球員生理情況和心理需求來制定不同的激勵方法。在了解球員自身情況時,教練應公平客觀地分析每一位球員的身體及心理狀況,不應以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的高低區別對待球員,如果只關注部分程度好的球員,忽視程度差的球員,只照顧優秀球員,苛求后進球員,后果將是得不償失的。
(二)從選拔環節就以激勵法入手
我國籃球項目的群眾基礎十分深厚,國內青少年籃球儲備人才多達幾十萬,如何發掘那些基礎好,身體素質好,具備籃球潛力的人才成為了一個難題。教練應拓寬選拔渠道,增加準入方式,不但要讓人才走進來,更要讓人才充滿自信地走進來。例如,教練可以通過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籃球比賽去尋覓人才,既要看球員的技術技巧,又要看其可塑性和可發展性。賽后直接與球員面談,使其充分感受到教練的認可和重視,也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籃球視野。也可以通過其他人推薦的方式引入人才,被推薦人自然因為自身的技術被大家稱贊而自信滿滿,也為自身能加入一個優秀的隊伍感到十分自豪。這種精神上的獎勵,看似微不足道,實則給新進球員提供了很大心理動力,促使其在日后的訓練和比賽中能高標準,嚴格要求自身[3]。
(三)制定訓練目標要明確和恰當
教練應依據每個球員不同的籃球基礎制定明確且合適的訓練目標。制定的目標過低,球員很容易厭倦,無法激起其內心的挑戰欲,進而質疑教練或不服教練管教。制定的目標過高,球員會因為短時間無法達到目標,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逐漸滋生出悲觀情緒,甚至產生放棄念頭。制定的目標不明確,會使球員白白浪費體力和時間,無法實現個人和整個隊伍的提升,抑或起到反作用。由此可知,教練在制定訓練目標時,應綜合考慮每個青少年球員內在和外在條件,把握其中的關鍵點,找出其中的癥結,制定目標既要考慮共性,又要兼顧個性。使球員能從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認可訓練目標,堅定自身的發展方向。
(四)訓練中物質和精神獎勵雙管齊下
籃球訓練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枯燥的,且體力消耗巨大的過程,同時,這也是最不容許球員松懈的時刻。因此,這個階段更需要教練做好對球員和隊伍激勵工作。比如,教練可以從團隊經費中抽出一些資金作為獎勵優秀球員的獎金,金額多少不是關鍵,重點是讓球員認識到付出就會得到回報,形式上是物質獎勵,實質上則是精神的獎勵。即使金額很小,也是對球員疲憊的身心的一種巨大撫慰。除了金錢,一些有意義的物品則是更好的物質獎勵。比如,教練珍藏多年的籃球、球衣或球鞋,這些東西或許承載著教練一生的籃球夢想。而把它贈給球員,讓球員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如同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而教練最常使用的激勵手法應該是口頭表揚,公開且真誠地表揚那些認真踏實,刻苦訓練的球員,不但極大滿足了被表揚球員的虛榮心,也間接提醒了不夠刻苦的球員需要再接再厲。雖然可能只是一句話或一個微笑,卻不亞于任何物質的獎勵。所以,教練應多表揚,勤表揚,從細微處表揚,讓球員知道自身的每一滴汗水教練都能看到,每一分努力都有價值。只有物質和精神獎勵雙管齊下,合理搭配,使球員在高強度、高密度的訓練中得到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球員才能更快從疲憊,懈怠中恢復過來,以更加良好的狀態進入到后續訓練中,如期達成訓練目標。
(五)參加多種形式的訓練賽
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比賽。因此,在訓練的末期,應適當增加一些隊內或隊外訓練賽。這種訓練賽的宗旨不在追求勝率,而在于為球員提供更多實戰經驗,提高球員的競技水平,增強球員對于正式比賽的信心,激發球員的好勝心。與此同時,要時刻注意球員對于比賽結果的心理變化。面對勝利,教練要提醒球員戒驕戒躁,切不可驕傲自滿,不思進取。面對失利,教練應鼓勵球員看淡比賽結果,積極總結經驗,奮起直追,千萬不能灰心喪氣。總之,參加訓練賽的目的就是培養球員客觀看待輸贏的心態,從比賽中歷練,從比賽中學習[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青少年正處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也是使用激勵法促進青少年籃球訓練最有效,最簡單的時期。因此,教練應著重把握這個時期青少年發育的特點,深入了解每個球員的個性和共性,根據每個訓練階段的不同側重點,適時且適當地對球員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使球員的心理和生理及時得到滿足,幫助球員擺脫因繁重訓練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大程度上激發出球員的訓練熱情和身體潛能,為中國籃球事業貢獻更多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
[1]還祥森.激勵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的積極意義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69 (01):62+81.
[2]彭惠筠.青少年體育籃球訓練的有效方法分析[J].明日風尚,2018 (3):142-142.
[3]王佳翔.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發展狀況和訓練方法分析[J].體育風尚,2018,000 (005):81-81.
[4]趙志堅.興趣引導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風尚,20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