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摘要:當代優質青少年體育人才的培養,是擺在眼前的主要任務,備受關注。近年來,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進入到新階段,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優質人才培養,要從主要供能系統的角度出發,在合理的膳食營養與攝入的前提下,使得訓練環境得以有效改善,為運動員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條件。在現有的研究框架中,主要供能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ATP一CP供能系統,乳酸供能系統和有氧供能系統。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籃球運動;供能系統;重要性
一、引言
一項運動的發展,需要大量優質運動員的支撐,供能系統的強化,關系到運動員的健康。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健康成長階段,這需要合理的營養補充與支持。結合當前我國有關于供能系統的相關研究并不多,這就導致在籃球運動員的主要供能系統的研究層面,可參考和借鑒內容不多,望能夠通過本次研究,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主要供能系統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主要供能系統
籃球運動備受歡迎和好評,這與主要的供能系統有著較強的關聯關系。從籃球運動本身的角度出發,強對抗性、非周期性、復雜性等等,都是籃球運動具有的基礎特征。在籃球比賽當中,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通常面臨較大的對抗壓力,總用時方面達到90分鐘,總跑動的距離達到3500米。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籃球專項素質等等,都是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要掌握的核心要素。整個籃球比賽和對抗的過程中,十分激烈[1]。從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角度出發,供能系統的全面強化,主要是以無氧供能為主,其中ATP一CP供能系統,乳酸供能系統占比達到85%。主要供能系統的重要性分析,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為主:其一,促進運動員健康成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正處于成長階段,供能系統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維持供能系統持續的發揮作用,對運動員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其二,為技術執行提供支撐。籃球運動的技術要點較多,在技術執行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也對運動員的供能系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供能系統的優化,要從多角度著手,保證技術有效執行;其三,為戰術執行提供支撐。對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而言,戰術的有效執行,關系到比賽的勝負成敗。供能系統關系到戰術的執行情況,要從一個客觀的角度著手分析。三大供能系統,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
三、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主要供能系統的營養補充措施
(一)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營養是保持供能系統持續發揮效用的關鍵所在,對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而言,要對膳食營養有著較強的關注度,以此來支撐訓練的展開和對能量與營養素的基本需求。在合理膳食的框架中熱量應是碳水化合物占53-63%,蛋白質占17-22%,脂肪占22-27%。對于一名青少年的籃球運動員而言,每天每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是55-60kcal,每天所需8.5-10g的碳水化合物,2-3g的蛋白質,少量脂肪和維生素,這些明確的熱量需求范圍,要成為合理膳食的核心內容,要突出強調,保證供能系統可以發揮作用[3]。
(二)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主要來源是籃球運動員的主食當中,這其中如谷類、薯類以及高糖淀粉類等等,這些都是運動員極容易忽視的食物。但對于運動員來說,這些內容都不可或缺,需要理性思考。但碳水化合物的價值不容忽視,保證充足的攝入量,才能夠滿足用戶所需,保持供能系統持續的發揮作用,使得速度、力量以及耐力都可以得到系統強化,作為最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的價值不容小覷。
(三)蛋白質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要特別注意蛋白質,作為人體主要的構成要素,蛋白質來源主要是奶類和豆類食品,且組織重建、修復都需要蛋白質支撐,肌肉收縮、神經系統的興奮傳遞等等,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從當前現有的研究中發現,有關于籃球運動員所需攝入的蛋白質比例展開分析,認為對籃球運動員來說,由于其正處于成長時期,組織的增長和再建過程中,蛋白質的攝入量需要每千克體重補充2.5-3g,這一攝入量要有效保持,避免攝入過多而造成負擔情況的產生[4]。
(四)脂肪
籃球運動員參與的日常鍛煉較多,脂肪較少。但作為人體供能系統的關鍵性要素,脂肪作為主要的營養物質,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形式。從功能定位來看,包含了緩沖沖擊力、供能以及保溫等基礎性作用。為此,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脂肪攝入量層面要保持合理性。
(五)礦物質及維生素
在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量層面,同樣要保持合理性。在礦物質的要素當中,主要包含了鐵和鈣兩種,含鐵的食物包括肝臟、蛋黃以及深色的肉類等,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礦物質的攝入層面要保持合理性,為供能系統提供支撐。在微生物方面,多是通過水果、蔬菜來補充,保持穩定性,結合籃球運動供能特點,合理攝入維生素。
總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主要供能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保持供能的合理性,通常要在食物的攝入量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制定明確的食譜,維持營養平衡、穩定,使得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得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余靖梓,霍豪杰,鄭琦萱.長拳類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運動供能與營養補充[J].中華武術(研究),2018,7 (09):32-34.
[2]林文弢,趙芳芳,宋雪.有氧氧化供能系統與運動能力[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6,24 (02):17-18.
[3]王少杰.芻議現代足球運動員與營養[J].運動,2016 (10):13-14.
[4]林文弢.無氧代謝供能系統與運動能力[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6,24 (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