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康鳳凡 陳慧業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往年寒假期間以及2020年寒假新型冠狀病毒期間,居民體育鍛煉的信息獲取渠道、影響因素、方式、頻率以及參與度等各方面進行數據調查。結果顯示:1.居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滿意度偏低,部分居民體育鍛煉的意識薄弱。2.居民體育鍛煉的信息獲取渠道比較單一,缺乏專業的指導,體育鍛煉存在著不科學性。3.假期體育鍛煉活動存在著很多的制約因素。4.居民往年體育鍛煉與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的體育鍛煉在參與度、方式、頻率、時間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針對居民假期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和解決措施,以期能改進居民假期體育鍛煉活動,增進身體健康。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居民;體育鍛煉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政府號召居家隔離,民眾都積極響應配合。居家隔離確實可以防止疫情的大面積擴散,但也必然減少了民眾的外出運動。新型冠狀病毒期間,相關專家曾提出,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抵抗病毒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學的身體鍛煉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力,號召民眾要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自身身體健康。筆者通過朋友圈發現疫情期間人們居家體育鍛煉與往年假期有很大不同,遂對此次疫情期間居民的體育鍛煉情況與往年鍛煉情況進行調查,整理出相關的數據并進行對比分析,尋找其中存在的差異,對居民的假期體育鍛煉提出一些建議,讓民眾的日常鍛煉更加合理,提高居民的整體身體素質。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隨機抽取居民253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查閱居民體育鍛煉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上網搜索居民體育鍛煉的政策文件,對其進行整理與分類。
2.問卷調查法
由于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故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對往年假期以及疫情期間居民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共得到有效問卷253份。問卷設計主要涉及往年假期以及疫情期間體育鍛煉的方式、頻率、時間、場所等。
3.數理統計法
將網絡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使用Excel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居民對體育鍛煉活動和健康的認知
居民體育鍛煉以及對自身健康的認知水平影響體育鍛煉的行為。參與此次調查的居民男女比例接近持平,男士占52.17%,女士占47.83%,年齡主要都集中在18-40歲,占比93.28%,農村和城鎮市區的比例分別占53.36%和46.64%。在參與調查的人員中90.91%的居民都認為體育鍛煉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沒有體育鍛煉的習慣,部分居民的體育鍛煉意識薄弱。居民體育鍛煉的信息獲取渠道和鍛煉行為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
表 1 的有效填寫人數是 253 人。居民獲取健身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短視頻,其次是app和專業人士的指導,獨自摸索的占的比例較小,在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很多人都是自身具有健身,體育鍛煉活動的相關知識儲備,能夠自己摸索一些鍛煉的方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獲取的。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居民通過網絡獲取健身信息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明確的規劃,不知道自己該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
表2的調查數據顯示,居民認為其體育鍛煉活動受場地、器材,無運動伙伴陪伴,自身條件影響所占的比例較大,是否具有專業人員指導,交通條件以及時間問題所占的比例較小。另外,仍然有5.53%的人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二)往年寒假期間與2020年疫情期間居民體育鍛煉的對比分析
1.居民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對比分析
居民往年假期期間的體育鍛煉的參與度明顯高于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的參與度。往年假期體育鍛煉的參與度達到了90.91%,只有小部分的居民沒有參加體育鍛煉。與之相比,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的體育鍛煉的參與度明顯降低,在參與調查的人員中,只有65.61%的人在疫情期間仍然堅持參與體育鍛煉,比往年的體育鍛煉參與度降低了25.3%。寒假疫情期間在不允許外出的情況下,仍然要堅持鍛煉,增進自身的身體健康素質,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改善假期的生活,還可以降低居民居家不安急躁的情緒。
2.居民體育鍛煉方式的對比分析
圖1結果顯示,散步無論是在往年還是在今年疫情期間都是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方式,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散步”的比例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所降的比例不大。數據起伏最大的是跑步和徒手鍛煉,往年居民鍛煉“跑步”占比43.15%,但是2020年的寒假疫情期間降低到了22.12%。相反,疫情期間“徒手鍛煉”的方式卻比往年的數據增加了百分之十以上。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居民不允許外出,所以受場地的限制,跑步以及徒手鍛煉的數據變化較大,跑步受場地的限制,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居家的徒手鍛煉,通過一些簡單的鍛煉方式就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促進身體健康。同樣大球類的運動相較于往年也具有較大的變化,疫情期間比往年降低了12.64%。其他的鍛煉方式也有細微的變化,但是總體變動的幅度不大。
3.居民體育鍛煉頻率的對比分析
圖2的結果顯示,無論是往年假期還是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居民體育鍛煉的頻率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鍛煉的頻率主要集中在1-3次每周,超過3次的頻率較少,鍛煉頻率超過5次每周的所占的比例最小。大多數居民的鍛煉頻率是根據自身條件而定的,不同性質的運動它的鍛煉頻率可能會有所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鍛煉的頻率也可能會不同。很多青少年的鍛煉方式主要以籃球,跑步,健身等為主,年輕人可能由于精力充沛加上對運動的熱愛,鍛煉的頻率會稍微高一點,中年人或者是年齡稍大群體,其鍛煉方式主要是散步、廣場舞、太極拳等等,他們更可能追求的是身體的健康,促進消化等等。
4.居民體育鍛煉時間的對比分析
圖3的數據顯示,2020寒假疫情期間居民體育鍛煉的時間相對于往年的鍛煉時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參與數據調查的居民中,往年的鍛煉時間主要集中在30-60min,疫情期間的鍛煉時間則集中在30min以內。受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影響,居民的鍛煉時間明顯減少。
5.居民體育鍛煉場所的對比分析
從圖4可以看出,無論是在往年假期還是2020寒假疫情期間,在家里進行體育鍛煉均占據最大比例,在往年假期,家里、小區廣場、公園是主要的鍛煉場地,學校和健身房占較小的比例。2020寒假疫情期間的體育鍛煉場所與往年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2020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政府號召民眾在家進行自我隔離,所以疫情期間的體育鍛煉場所主要是以家里為主,在參與調查的人員中學校和健身房為零,可能是假期加上疫情導致健身房的暫停營業和學校的關閉。另外,還有極少數人在外面進行體育鍛煉,主要是小區廣場和公園。在“其他”選項當中,有一部分居民的體育鍛煉場所分別農村道路、公路、村委會等等。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居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滿意度偏低,部分居民體育鍛煉的意識薄弱。2.居民體育鍛煉的信息獲取渠道比較單一。3.假期體育鍛煉活動存在的制約因素較多。4.居民往年體育鍛煉與2020年寒假疫情期間的體育鍛煉存在著差異性。
(二)建議
1.培養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觀念和意識,讓居民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活動的重要性。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偉大戰略,科學合理的加強鍛煉,提高我國居民的整體身體素質。注重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發動群眾參加體育運動,增強居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加強在社會體育指導員方面的培養力度,讓我國居民掌握更多的體育鍛煉的相關知識,加強體育鍛煉的合理性。適應當下的網絡大時代背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增加居民獲取體育鍛煉的信息獲取方式,指導宣傳體育鍛煉活動。
3.政府加強在學校體育、社會體育方面的投入,在學校、社區、公園、街道等地區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同時,在經濟條件等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準備一些簡潔便利的居家體育鍛煉器材,例如此次疫情期間,在居家隔離的情況下,若擁有一些健身器材便可以居家進行體育鍛煉。
4.此次疫情期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重要性。疫情雖然限制了居民的體育鍛煉,但是居民仍要注重加強在自身身體健康方面的投入,要加強在體育鍛煉時間、頻率、經費等方面的投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離不開全體民眾的努力,所以增強身體素質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田德林,劉波.昭陽區中學生假期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昭通學院學報,2014,36 (1):121-124.
[2]張元功.“非典”疫情下的體育鍛煉[J].中國學校體育,2003 (3).
[3]張淮全,周云.論我國中小學生假日體育鍛煉模式的構建[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 (2):91-92.
[4]何桂欽.對我校初中生假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研究[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3,3 (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