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尚可
摘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從管理學視角論述老年人身體健康與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的關系。對人口老齡化視域下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建立,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服務、體育場地、體育服務管理人員以及體育消費觀,訊息宣傳等問題展開闡述,給出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構建路徑,為完善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老齡化;社區體育服務;構建
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由服務管理、技術設備、服務保障3大系統及10個子體系組成。隨著中老年人口比重升高,老年健康難題更加突出,給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增添負擔。社區體育服務存有著宣傳工作力度不夠、體育器材老舊、服務法律意識淡薄及缺少專業社區體育工作人員等難題,影響了中老年人的健身效果,所以加強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建設需從組織管理、法律法規、服務設施、人才培養等體系進一步完善,才能促進社區服務體系健全發展。
一、研究方法
(一)邏輯分析法
從邏輯角度對于人口老齡化時代背景之下社區體育服務系統存有的問題展開不同視角剖析,總體上掌握問題實質。
(二)文獻資料法
依照論文的研究目的和具體內容的要求,通過中國知網上傳文獻資料,收集國內外相關科研成果,進行匯總分析,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礎。
二、老齡化背景下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老年群體健康素養水平較低
而據衛生部調研得知65-69歲年齡組具有健康素養的人口數量是3.81%;55-64歲年齡組的健康素養為4.69%。老年人具有健康素養的比重較低。年齡增長接收健康訊息能力下滑,通過讀書看報對健康知識理解非常零散,致使老年人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操作技能、行為認識不精確。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削弱發病率增多,中老年人身心生理功能呈下滑態勢,健康難題不斷涌現。傳統民間文化影響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影響其自身身體狀況在運動時對于速度、體力、強度、時間適應上的正確判斷。中老年人離休之后社會參與、人際交往降低,生活單調,致使情緒失衡,生活品質及幸福感減少,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人口老齡化時代背景之下社區體育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群的身體狀態、社會參與感及和諧構建健康老齡化的進展。
(二)社區體育服務意識薄弱
我國老年人身體素質健康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應是對體育鍛煉以及疾病預防的認識不足。中老年人因受文化及經濟社會前提的制約,仍然把大量的時間放到看電視機上。將健康過多寄托在藥物及保健品上,主動參加社區體育鍛煉的人比較小,忽視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社區不能營造良好的體育氣氛,不能有效利用自身服務平臺對老年群體展開社區體育教學信息宣傳,在宣傳的具體內容、方式以及工作力度方面缺少多樣性、實時性以及科學性。
(三)缺乏專業社會體育指導人員
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在我國創建起步較晚,培訓體制不完善且欠缺有效的管理。由于考核缺少選擇性,操作技能單一、方法與實踐脫節,致使許多社會體育指導員對鍛煉者缺少實際有效的指導。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整體年齡比較高,優秀人才缺少,大部分文化程度及專業知識總體水平較欠缺,對于各個項目不能展開規范性示范。老年人群身體康復指導、運動強度負荷的監測、科學健身的方式、體質健康的評估等能力有待提升。這些因素均影響老年人鍛煉的實際效果以及積極性。
(四)資金緊缺,場地設施不足
社區體育器材是政府出資建設,部分社區通過企業資助得到,由于經費缺失致使服務設施資源配置不平衡、體育設施不足,一些體育器材因為長時間未維修已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有些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社區體育活動多屬公益屬性,多以無償或是低嘗服務為主,自身累積經費能力很差,只靠當地政府給予的經費難以支撐社區體育的專項服務。中老年人在參與不同建設項目的體育活動時候,比如參加活動時需要繳過多經費,將削弱老年人參與的積極性。體育設施陳舊,經費得不到保證,沒有充足健身場地,成社區體育服務最大問題。
(五)社區體育服務管理體系不完善
社區體育服務以政府部門為主導承擔建設體育資源的具體任務,以及多方面企業供應組成。主要包括完善體育場地,社區經費投入,專業的社區體育指導員及體育組織培訓,供城市居民參與社會體育鍛煉和培養體育意識等,具備福利性及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標。我國當前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方式較落后,通常由基層當地政府和民間松散體育鍛煉組織擔負。缺乏專業工作人員管理,一個服務工作人員負責多個社區,工作配比嚴重失調;管理層的體育知識不足,組織活動能力差,不能顧及不同年齡階段,文化背景以及身體狀況的老人,讓老年群體運動得不到保證。各組織之間缺乏聯系,沒有形成社區公共服務的整體力量。
三、發展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構建思路
(一)加大宣傳力度,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
社區服務通過各種路徑加強宣傳,比如各個住宅小區物業聯結發放宣傳冊、定期設置宣傳點,發放問卷知曉中老年人普遍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而展開有關的體育知識、健康行為、專業技能及健康飲食習慣專題講座,使中老年人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加強免疫力,防治慢性病等方面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健康素質風險意識。加強企業體育商品的宣傳工作力度,改變傳統思維形式,拓展老年人群的體育市場。
(二)大力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保障老年人科學合理體育活動的重要力量,培養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要求其必須具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等知識,開展專業的體育知識宣講,推動社區體育發展,迎合社區中老年人健身需求。使社會體育指導員定期組織參加豐富適宜的體育活動,促使老年人群在身體獲得鍛煉的同時推動人際交往,提高社會參與感。
(三)開放資金融入,完善社區體育設施建設
政府在體育公共服務建設起主導作用,但是單靠政府部門無法迎合需求,社區服務體育經費來源應當向多元化發展。推進企業入駐社區,促成社區服務、政府部門、企業的聯結拓寬經費來源,增強體育場地建設。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嚴格確保老年人消費者合法權益和企業個人利益的基礎之上,對一些營利性的體育健身場所實行消費市場競爭機制,鼓勵消費市場流動資金向社區老年人群體育公共服務投入,把營利性和公益性服務結合,有效滿足居民的體育服務需求。
(四)健全社區體育服務管理體系
在政府部門主導之下為社區體育管理部門構建,完善中老年人體育活動的法律法規,進一步促使社區老年體育活動獲得發展。推行體醫結合監督制度提升老年人鍛煉保障工作力度,成立管理體制監測站點,有針對性的為老年人提供參考信息內容。增強對各個職能部門的監督與評價,提升管理水平,將老年人社區體育鍛煉權益落到實處。按著不同年齡階段、社會背景、身體狀況,協助老人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項目確保社區體育服務的工作質量。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國家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后存在的問題日益增加,老年人身體健康下滑態勢明顯;
(2)社區體育對推動老年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3)社區體育服務管理職能部門較為松散,法律服務意識薄弱,中老年群體服務保障機制不健全;
(4)社區體育器材不足,缺少專業社會體育指導服務人員。
(二)建議
(1)增強社區體育服務管理部門對老年人群的特殊保護工作力度;完善社區體育服務體系,促使社區體育服務管理職能部門真正發揮作用;
(2)利用大眾傳媒作用,宣傳社區體育活動的價值,普及科學鍛煉知識,提升老年群體的體育鍛煉參與度,樹立正確的健康素養意識;
(3)開放政策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完善場地設施建設創建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4)改善老年人消費觀念,發展社區體育產業,促使老年人身體活動更有效更科學。
參考文獻:
[1]竇澤方,周武.快速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3 (05):113-117.
[2]李丹,韓麗菲.論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體育公公給服務體系建設[J].河北學刊,2013 (04):105-107.
[3]王占坤.老齡化背景下浙江老年人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與供給的實證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 (06):70-80.
[4]賀鳳翔.對建立和完善我國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5 (7):3-4.
[5]張曉飛.我國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服務體系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4 (1):38-40.
[6]劉玉蘭,張明.公共投入對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 (6):36-38.
(通訊作者: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