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青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背景下,結合體育院校教學管理特點,推進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促進管理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對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制約因素、實施路徑、成效與不足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建議,為進一步提高體育院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
一、教務系統應用的制約因素
武漢體育學院于2009年開始應用一套面向多層次用戶,通過分散操作、信息共享的方式,使傳統手工教務管理向信息化發展的教務系統,因體育院校辦學特殊性,該系統在2013年以前的應用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的特殊性
專業數的增加及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使教務管理變得更加復雜,以普通高校教務管理特點設計的教務系統,在體育院校的實際應用中呈現更多的局限性。武漢體育學院已設置29個專業/方向,專業數量居國內體育院校之首。管理中存在同一個專業歸屬到不同的學院、一個專業設置多個培養方向的特點,增加了系統應用的難度。
(二)課程設置與教學需求的特殊性
體育院校課程體系中,既有學科課程,還有大量術科課程。術科課程又分為選修、普修和專修。教學需求方面,專修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在原有行政分班基礎上進行二次選拔、分組,實施分層教學;不同項目教學班人數要求也不同,如球類項目普修為30人/班,專修為20人/班,而體操、游泳等項目普修20人/班,專修10人/班。類似這些特殊性給系統排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學場所資源利用不足
實施系統管理需要更為充裕的場館資源,而場館資源總量欠缺以及有效利用不足是阻礙系統排考、排課進程的重要因素。資源利用率不足表現在多數場館成為某個項目的專用場地,未能形成資源共享,限制了一館多用功能的發揮,場館資源有效利用程度較低。
二、教務管理信息化實施途徑
(一)轉變學籍數據管理方式
轉變專業信息數據管理方式。采取設置校內專業的辦法,如將運動訓練專業設置為運動訓練、運動訓練-代表隊、運動訓練-掛靠等多個校內專業,有效避免了以招生專業為單位進行學籍數據管理所出現的各種數據混亂問題,提高了學籍數據應用的準確性。
轉變行政班編制規則。根據系統排課“宜合不宜分”的編班原則,并考慮到各類型課程中術科專修教學班人數最少的特點,經過三個學期的嘗試,確定了學科專業按以往30人/班,術科專業則完全以術科專修組為基本單元進行分班的辦法,在2016-2017學年上學期的排課中突破了術科專修課的系統排課,實現了所有課程系統排課的目標。
(二)規范教學資源基礎數據管理
一是規范課程信息。全面清理類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還有《馬基》和《馬基原理》命名的現象,規范課程命名和編號,實現課程名稱和屬性的唯一性;二是規范師資信息。確保教師的工號、姓名、性別、職稱、所在院系等基本數據完整、準確,并實施更新,確保系統排考、排課數據的準確性;三是規范教學場所信息。全面梳理類似西教100和西100,計算機201和機房201等場館信息不統一、不唯一的問題,建立場所信息變更報實時告制度,確保系統排考、排課數據的唯一性、準確性。
(三)優化教學作息時間與排課單元結構
通過調整教學周(16周調整為18周),調整課時時長(45分鐘調整為40分鐘)和大課間時長(25分鐘調整為20分鐘)等措施,每天增加了2節課,并在上午和晚上各設置一個3課時的排課單元,使教學場館在整個學期所承載的教學負荷更加均衡,有效提高了教學場所資源利用率,為實現系統選課、系統排課提供了更為充足的場所資源。
(四)開發移動教務
在移動上網設備以及無線網絡快速發展背景下,開發移動教務成為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通過資助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指導學生創新團隊開發了“武體教務”微信平臺和“武體教務管理”APP,實現了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成績、課表、考試查詢以及選課、評教、報名等功能。
三、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效、不足與建議
通過各種有效途徑,2013-2015年期間,逐步實現了系統排考、選課、排課等核心功能,開發了功能齊全的移動教務。提高了各級教務管理工作效率,師生獲取教務信息更加及時、準確,改變了傳統使用紙質課表、考試安排表等落后的管理方式,教學運行管理更加嚴謹和規范,教學秩序更加穩定。當然,還存不少問題。一是系統功能應用不全問題,如學業預警、畢業審核、實踐教學等功能尚未開發;二是教務管理自助服務落后;三是硬件配置不足,每到選課訪問高峰期,系統卡頓甚至死機現象嚴重。建議學校緊跟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趨勢,及時升級改版,進一步優化選課與排課工作模式;推進學業預警、實踐教學等功能應用;推進自助打印,在線申報、審批等自助業務的應用,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建清.高等學校教務管理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1.
[2]柯曉梅.高校教務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4 (6):836-839.
[3]朱力.關于高校教學管理系統化、現代化的探討[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7):55-58.
[4]朱士璜.藝術院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電子校務信息化建設之一[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 (2):158-160.
[5]石紅姣,高擴昌等.正方教務管理系統在智能排課中的應用與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 (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