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非遺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地方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繁衍意義重大。武宣《壯歡》是壯族的文化特色,是壯族詩歌文化的代表,代代相傳,具有濃厚的民族情懷和民族文化歷史,其傳承和保護很受重視,且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受文化環境、經濟開放等因素影響,當前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武宣壯歡進一步發展的保障,也是促進地方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 非遺文化;傳承;《壯歡》;保護建議
【中圖分類號】G12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6-0033-02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是我國文明發展的歷史證據和載體?!秹褮g》是壯族的特色文化,是壯族人民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的傳承,其傳承和保護對于研究壯族歷史、文化、經濟等意義重大。也是體現壯族文化特色,踐行民族特色發展的需要,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觀。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文化的不斷開放,傳統文化繼承和傳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非物質文化項目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洪流中被淹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損失重大。鑒于此,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重大。
第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具有認識歷史價值。在我國古代,很多民族沒有“史書”,一些代代相傳的文化項目就成為記錄其歷史文明的重要載體,記載著這些民族先民的生活習慣、精神信仰等。例如,武宣《壯歡》是壯族生產、生活的真實記錄,勤勞、勇敢的壯族人民將種田、婚嫁等習俗、過程編入《壯歡》,形成獨特而豐富的壯族文化。
第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文化創新的需要。一方面,社會的發展需要文化、經濟等的推動,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豐富文化信息資源,推動當地科學、經濟、文化等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化創新需要根基,非遺文化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是傳統文化的創造和積累,對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支持作用。
第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確保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使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更多的選擇。例如,人們在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中發現很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其中有些在當今的壯族地區已經消失,但人們可以根據《壯歡》這類民族山歌記憶和重溫這些風土人情,從而更深刻的感受壯族的特色和民族魅力。
第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展。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大眾文化審美的轉變,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發展空間變小,一些文化逐漸被社會所遺忘,甚至成為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拓展了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優化了傳統文化發展、創新的環境,使傳統文化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使非遺文化所承載的民族信仰、民族精神等得到更好的傳播和弘揚。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歡》概述
《壯歡》是壯族人民的“史歌”,“詩歌”常見的有五言句、七言句,句式規整,帶有很強的韻律。常見的有“腰腳韻”,押韻的字出現在句子中間;“頭腳韻”,押韻的字出現在句子的開頭或結尾?!秹褮g》的內容豐富,是壯族人民用獨特的山歌形式記錄自己生產、生活的真實情況,蘊含了壯族人民的精神、思想、情感等,是壯族的民歌也是壯族的民間文學。在新中國成立后,武宣壯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壯歡》代代相傳。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走進城市,豐富的現代文化影響著大多數人的文化審美,武宣《壯歡》逐漸衰落。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重視,上世紀80年代,武宣《壯歡》的傳承和發展受到重視,一方面,當地政府和民間藝人加強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武宣《壯歡》的發展。另一方面,一部分專業人士積極參與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結合現代音樂形式,使武宣《壯歡》的內容更豐富,唱腔更加立體化,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武宣《壯歡》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直到今天,還是一直在探索武宣《壯歡》發展的更好途徑,使其傳承和保護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更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其具有更強的傳承和保護意義。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當中存在不少問題,但大多數都要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性特點來分析、解決,以確保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有效性。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前期工作做得很好,一方面,政府、民間藝人、學校等都在積極地宣傳武宣《壯歡》,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武宣《壯歡》的繼承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武宣《壯歡》的繼承和創新,武宣《壯歡》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其發展局勢一片大好。但武宣《壯歡》的傳承和發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思考和研究。
第一,武宣《壯歡》傳承隊伍建設不足。在其傳承和保護當中,一部分傳承者非常專業,但其年齡較大,專業強的年輕后生較少,這對武宣《壯歡》未來的發展影響較大。一部分人雖然熱愛武宣《壯歡》這一藝術形式,也積極地參與其傳承和保護,但專業能力有限。這就形成了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隊伍中人員專業素養的參差不齊,影響了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也影響到其創新和發展。此外,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中專家較少,大多數民間藝人雖然藝術專業水平過硬,但對文化的發覺、宣傳等能力不足,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的水平要進一步提升,就要提升其傳承和保護隊伍的專業性,增強“專家”類人才在其中的作用。
第二,武宣《壯歡》的傳承、保護和發展規劃不足。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一方面,為迎合大眾的文化消費觀念,部分傳承和保護人志在強化武宣《壯歡》的商業性,過于重視在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中追求利益,曲解了藝術“創新”的內涵,過度的商業化使武宣《壯歡》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另一方面,在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中,部分傳承和保護者不尊重文化本身,對武宣《壯歡》進行過度的包裝和推銷,以至于對大眾造成認知誤區,影響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使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意義難以實現。
第三,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的宣傳創新不足。當前,武宣《壯歡》的宣傳在新媒體應用、活動開展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對于其宣傳創新的研究能夠有效利用新媒體、現代技術和宣傳策略,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而宣傳的創新不足,導致武宣《壯歡》宣傳方式陳舊,新技術、新手段、新理念、新策略的應用滯后,影響了武宣《壯歡》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使其傳承和保護受到限制,其發展傳承和發展難以突破,難以持續。
四、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歡》的保護建議
武宣《壯歡》作為非遺文化的珍貴文化項目,其傳承和保護受到了廣泛關注,針對當前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的現狀,應從以下方面思考其傳承和保護的策略,促使其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第一,加強專業的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隊伍建設。一方面,提高《壯歡》傳承和保護隊伍的專業水平,吸收和培養更多專業的《壯歡》繼承人和保護人,注重非遺文化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使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中有更多的“專家級”人才加入。另一方面,提高《壯歡》傳承和保護宣傳專業人才的培養,強化傳承和保護隊伍的內部合作,使武宣《壯歡》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這就需要建立系統的人才培訓體系,規劃好專業人才培訓方案,同時注重相關人員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專業知識培養等,使其在深厚的情感影響下,熱愛《壯歡》,繼承和保護《壯歡》,創新和發揚《壯歡》,使武宣《壯歡》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第二,強化武宣《壯歡》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的規劃意識。注重傳統文化的特色和創新特點,要圍繞文化傳承和發展使《壯歡》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底蘊得以繼承和發揚。同時,注重《壯歡》與當地文化的融合,將其與農村改革、民族發展等結合創新,突出新時代武宣《壯歡》的特色,使其更具包容性和民族特征,使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第三,重視武宣《壯歡》宣傳的創新和發展。一方面,將武宣《壯歡》的宣傳與新科技發展、新媒體發展相結合,用新的理念去宣傳《壯歡》。例如,建立武宣《壯歡》的公眾號,利用短視頻進行宣傳等,不僅要讓大眾了解武宣《壯歡》的特色,還要讓更多人知道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的意義,使更多人投身武宣《壯歡》的傳承和保護當中來,形成武宣《壯歡》良好的傳承和保護環境,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注重武宣《壯歡》傳承形式和保護活動的創新,依托現代教育,讓武宣《壯歡》更深入地走進校園,融入校園教育,以達到宣傳和普及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目的。同時,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強化大眾對武宣《壯歡》傳承和保護的重視,讓大眾在活動參與中體驗傳統文化,感受《壯歡》魅力。
五、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其過程曲折、漫長,需要在實踐中探索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策略,同時明確非遺文化創新和發展的意義,把握好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途徑,使民族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武宣《壯歡》作為壯族特色文化,是壯族發展的“史詩”,承載著壯族千年的歷史文化,要在現代的文化環境下謀求《壯歡》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也要繼承其文化特色,保留其背后的文化、歷史底蘊,使后來人能夠真切地感受這一文化特色,使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代代相傳中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
[1]覃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山歌“武宣壯歌調”進課堂初探[J].亞太教育,2019,(7):148-149.
[2]吳益增.壯歡酒歌[J].歌海,2018,(3):154-155.
[3]包小玲.大眾文化對壯歡文化的侵襲與影響[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1):135-137.
作者簡介:
覃家盼,男,壯族,廣西武宣人,廣西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