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玥
【摘要】 行草書創作中的墨色變化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書法使用的筆墨與水的結合可將墨的濃淡枯濕特點呈現出來,通過對筆墨的靈活控制,可帶來不同的藝術美感。書法家在創作中結合自己的經驗及技巧來控制墨色的變化,可呈現出不同的筆勢與墨色,其中墨色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同的墨色帶來的感受也不同。通過對行草書創作中的墨色變化的分析,可深入了解墨色變化的特點及掌握的要求,使書法創作更具有藝術性,提高創作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行書;草書;墨色
【中圖分類號】J29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4-0075-02
一、引言
墨法是書法筆法對藝術中的重要藝術手法,在理論上涉及的內容比較少,在實際創作中僅僅考慮筆法難以體現出書法的創作美感。其中,墨色變化對書法呈現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由于墨色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墨色所體現出來的美感存在著差異,需要針對墨色變化進行詳細的研究。在行草書創作中,墨色的變化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可結合行草書的特點及墨色的變化開展分析,使墨色的使用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給書法創作提供相應的條件。
二、影響書法創作墨色的因素
(一)墨色與用水的關系
一般書法創作者需要準備好筆墨紙硯以及適量的水,水的使用對墨法的使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中筆墨的濃淡變化與含水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古代相關記載中提到墨法的使用中水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如果水使用過多會使書法創作的呈現效果受到影響,同時使用過少也會帶來不利。因此,書法創作者在書寫過程中通過對水墨技巧的靈活運用影響著最終的效果,將水使用量控制好可達到實際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需要使用多少水以及何種水難以明確,需要創作者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研究和體會,積累相應的經驗,并且結合創作的特點進行靈活應變,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墨色與節奏的關系
墨的燥與潤、濃與枯等都對行筆的速度造成了影響,行筆速度比較慢的時候,在紙上有停滯,墨的流量多,畫較濃。在書寫的時候,速度快,墨比較淡,而速度慢,墨更濃,使用墨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紙的特點,掌握施墨的技巧。由于水墨落到紙上之后會產生滲化特點,用墨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相應的分寸,避免失控導致墨韻失去,應按照“飽筆滲化快,渴筆滲化慢”的規律進行控制。因此,需要有效地控制筆速,為了保證墨色的自然,不應寫一次蘸一次,這種方式會使書寫的連貫性受到影響,也難以體現出墨韻的變化,創作中應考慮到整體結構的需求,使用對比的方式來體現墨色的變化。
(三)墨色與筆法的關系
筆法的使用對墨色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實際的書寫過程中,要想使水墨調和勻適,需要靈活地使用毛筆,將濃淡枯濕燥潤多種藝術效果呈現在紙張上。通常蘸墨的使不應深浸,避免筆弱無力,還會造成墨色不顯著的情況,在紙上呈現的效果比較臃腫,缺乏美感。在蘸墨的時候,應如蜻蜓點水,避免鼻尖被全部浸濕。書法創作者也曾提出了筆法的重要性,通過靈活控制筆法才能使墨色呈現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墨法使用中,需要具備熟練的筆法,控制好運筆的力度,使水墨能夠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三、行草書創作中的墨色變化
(一)濃淡干濕的變化
行草書法創作是連續書寫,墨色變化存在梯度,在即興創作中墨色梯度會出現波動,墨色濃淡燥濕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創作中用墨不需要從濕寫到干,從濃到淡,變化是排列組合的順序來實現的。在濃淡方面來看,使用水量及墨量的比例、水墨在宣紙上的聚散速度、著色度等都有著影響,通過控制濃淡程度可體現出自然的過渡效果。在創作過程中,應準備好相應的水,控制好用水量可加強墨法的呈現效果,筆墨的濃淡也受到了水量的直接影響。學者研究發現墨法的使用需要靈活控制水量,使墨色能夠展現出變化的效果,使用水來調墨以達到實際的目的。在書法創作中用水的方法較多,可使用水調墨或者墨調水的方式。在其他的記載中也提到了:“墨法,在用水,以墨為形,水為氣。氣行,形乃活?!币话阍谛胁輹鴦撟髦?,墨色的濃淡可體現出不同的風格,風格雄強的作品通常使用濃墨,而淡雅的風格需要使用淡墨。結合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來看,各個書法家的喜好和主張也不同,比如宋多用濃墨,東坡居士謂用墨“須湛湛如小兒目睛乃佳”。在創作中要想表現出青禾靜雅的意境的時候,應使用淡墨,不能使用過多的墨量,通過對墨量的控制達到書法的整體所要呈現的效果。因此,應做到“濃欲其活,淡欲其華?!泵鞒瘯r期董其昌使用淡墨創作的作品中書跡清淡古雅,透露出了一種飄然欲仙的氣息。在書法創作中枯濕的靈活運用能夠呈現出更好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是一種高級的墨法。其中,枯筆是行筆的時候快速的筆勢以及遒勁的筆力與紙面摩擦產生的書寫效果,可呈現出氣清質實、干而見老的效果,而濕筆能夠呈現出豐膄多姿、流光溢彩的特點,在生宣紙上進行創作的時候,筆墨容易發生滲化,使用濕筆的方法書寫,筆墨會快速在紙上散開,而稍微沖出筆畫但是不影響筆觸的情況下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當行筆速度過慢或者停頓的時候筆墨會滲出較多,導致字體臃腫;當鋒毫而墨量較少的時候,行筆的速度過快會使墨難以進入紙中,導致字體淺薄。因此,在實際的書寫過程中,應對筆墨進行合理的控制,靈活使用枯濕,避免影響書寫的效果。用墨的時候,變化主要包括了濃淡枯濕,將這幾方面進行統一,可使書法作品呈現出良好的藝術效果。
(二)節奏韻律的變化
墨色變化與用墨的技巧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還應考慮到筆的使用技巧,由于不同的筆速及節奏變化都產生不同的墨韻,進行行草書創作的時候,使用的紙一般不存在字格,在沒有了相應的限制之后,書寫的時候容易產生字體大小不一或者字型松垮等情況,而在實際創造中缺少時間對字的結構及大小等進行思考,需要根據感覺來書寫,書寫的效果更加自然流暢,而行草書的韻律感能夠展現出字體的藝術美感,因此,應對節奏韻律的變化進行關注。在書法創作中,創作過程使用的速度及力度都不同,運筆講究輕重徐急交替進行,存在一定的變化,這些變化能夠體現在墨色之上,當運筆具有節奏性的時候,可使筆墨在紙上呈現的效果產生變化,行筆的過程中墨在紙上不均勻地攤開,擴散存在時間差,通過靈活運筆來控制時間差,能夠帶來更好的書法作品,使作品中的字體更加生動。比如書法作品《鴨頭丸帖》,作品中的筆跡有著較強的節奏感,行草書法筆勢連綿不斷,字體之間流露出了自然的氣息,表現出一種生氣郁勃的氣勢。同時,字體的大小變化也帶給人一種生動感,體現出了行草書法的特點,營造出了恢宏磅礴的情景。
(三)情感波動的變化
書法作品的創作不僅與技巧有著緊密聯系,與作者自身的性情、藝術素養、人品等方面也有著一定的關系,劉熙載提到過“觀人于書,莫如觀其行草”,在書法創作中書法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產生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在書寫中大部分細節都是存在變化,時而隨意,時而穩重;時而躁動,時而沉著,因此創作中的墨色變化也不穩定。結合顏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來看,在創作其心理情緒存在著較大的波動,由于忠義身殘,哀思勃發,故縈紆郁怒,和血迸淚,不自意于筆之所至,而頓挫縱橫??蓮臅ǔ尸F的效果中看出用墨變化的跳躍性,筆墨的濃淡枯濕變化明顯,在每書寫了一段文字之后,需要等到筆墨干枯之后再換墨,這種變化使紙張上顯現出了多個大小濃淡不同的墨塊,也使作品產生了獨特的效果,帶來了不同顏色變化。因此,這種繪畫的技法表明了墨色的不同對整體效果的影響極大,通過對墨色變化的控制可體現出創作者的情感變化,從中了解作品的內涵,在不同的墨色的表現形式下,作品能夠帶給人更加直觀的感受。
四、結語
墨法的使用對書法創作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不同的墨色呈現效果能夠體現出創作者的風格,使書法作品的藝術效果加強。在宋代之后濃墨書法風格隨之產生,之后又產生了其他風格的作品,根據筆墨的墨色變化特點,利用不同的效果來呈現作品,可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感受。靈活控制墨色的變化對書法創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應了解書法墨色變化的規律,運用其中的技巧,使創作體現出藝術感,并且增加創作的藝術價值,為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的借鑒,促進我國的書法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好句江山助 奇懷翰墨收——趙雁君書法集評[J].中國書法,2019,(19):154-162.
[2]王成偉.傅山行草書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9.
[3]王立.康里巎巎行草書法風格研究[D].東南大學,
2018.
[4]何曉東.試論大字行草書條幅的創作[D].中國美術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