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丹

【摘要】 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在這當今的物質時代,成為現實的奴隸,無盡的誘惑欲望像沼澤地一樣吞噬著人的本心,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從而忘記了最初的夢想。作品《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是一幅以自畫像為題材的創作,運用冷暖色調的對比和具象表現手法以及對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的刻畫來呈現自我,展現內心世界的一種固有存在著的方式從而抒發內心情感,詮釋自己對生活對繪畫的領悟,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作品《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抒發畫者的內心世界,告誡人們即使在大環境的壓力下也要做到勿忘本心,不要隨波逐流。
【關鍵詞】 自畫像;冷暖色調;具象表現手法
【中圖分類號】J20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8-0057-02
一、創作主題與內容
作品《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是一幅150*120cm,以自畫像為題材的油畫創作,運用具象表現手法,通過對面部表情的緊閉的雙眼、微張開的嘴和肢體語言的手部擋住眼睛時的動作的刻畫來呈現畫者在面對選擇面前內心的無助、迷茫不知所措和悲傷等復雜情感。背景以烏云即將要散去時的景色,來烘托自己糟糕的心情并暗示陽光總在風雨后的積極樂觀的心態。畫面中的粉色紗巾象征著兒時的回憶,通過長大后依然留有兒時的習慣來表達自己在堅守兒時的那份童真。作品以頭像為主體物并貫穿整張畫面,主要運用寫實的表現手法,通過嚴謹和細節的刻畫使畫面不失真實感,人物面部表情明確,背景不宜喧賓奪主,運用暖色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即使深陷泥潭也會出淤泥而不染。同時這也是我內心的顏色,以畫面的形式呈現在眾人面前。
二、創作過程
(一)創作中畫面的構成問題
藝術創作的題材來源于生活的實踐與感悟,繪畫可以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表現形式來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創作《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在起稿階段利用規則分割九宮格的方式獲得畫面平衡的構圖。由于規則性構圖會使畫面具有莊嚴感,而這種莊嚴感的呈現意味著左右的所有線條和空間都完全平衡。但是畫者想表達的是個人內心的復雜情感。
為了打破這種平衡,所以在九宮格構成的基礎上同時在紗巾與頭部銜接的部分運用了O形構成法,在紗巾和衣服部分運用C形構成法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人物右手遮擋眼睛會使畫面顯得右邊很重,背景部分的烏云設計左邊多右邊少恰好彌補畫面失衡,這就如同杠桿原理一樣十分有趣耐人尋味。
(二)創作中造型問題
人體的形體結構在繪畫中是復雜且多變的,并不容易掌握。畫者在創作的過程也在形體結構上出現很多問題。
首先,嘴張開大小的弧度以及嘴角與口輪匝肌之間的關系處理。眼睛、眉毛、眉弓骨的內在相互穿插關系處理不得當,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翻閱解剖書臨摹,有針對性的攻破,發現眼睛可以看作是兩個球,眼睛以及周圍的肌肉、眼袋都要圍繞著這個球體,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著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離,眉毛圍繞眉弓骨的轉折而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眉弓骨就像一個小T字似的。其次,臉輪廓與頭發銜接部分刻畫過于僵硬,沒有通過紗巾暗示出人臉的結構。
最后,紗巾的外輪廓沒有形體依據和紗巾上的花紋只是孤立的花紋。頭部是一個大球體,而我的紗巾沒有圍到這個球上,紗巾上的花紋沒有長在紗巾上,紗巾圍球上會發生褶皺轉折,花紋要根據紗巾的轉折而轉折。在復雜之中我們要學會歸納和總結。把復雜的人物歸納為不同的幾何形體,畫者在創作過程中亦是如此。面部、手指和鼻頭歸納為球體,手掌以及眉弓鼻子等歸納為方體,脖子、手臂歸納為圓柱體。通過這些幾何形體的結構加以光影和細節的刻畫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畫面中多處運用C線和S線為達到吸引觀者眼球,把目光注視到人物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上的作用。
(三)創作中色彩問題
創作《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是以具象的手段表現人物,運用直接的畫法進行創作。在創作中有借鑒提香、劉溢著名畫家的表達方式以及色彩的學習。提香和劉溢都屬于直接畫法,本創作也是采用直接畫法一次性完成的,有些局部需要細節刻畫時是采用一部分一部分一次性完成的。
整張畫面都是用軟毛的羊毛筆繪制而成,畫面的顏色很薄而且很光滑平整,這樣的處理更能凸顯出來主體人物的細膩皮膚的質感和紗巾柔滑面料的質地。在頭發與衣袖的部分采用的是比羊毛相對硬且富有彈性的一些的尼龍毛的畫筆繪制,為了使畫面更富有節奏感并且區分發絲、衣服與皮膚的不同質感。
《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主要以皮膚上的偏黃色調的暖色為主,以紗巾和天空藍紫色調的冷色為輔。創作鋪色剛開始是平涂灰藍色的天空,由于紗巾受光,所以在繪畫過程中相對較亮,因為在初始階段背景顏色過亮,顏色明度相似以至于看不出紗巾外輪廓的存在。背景過于往前搶,于是畫者把藍色的天空增添上了烏云,使畫面看起來豐富穩重許多,同時利用即將飄散的烏云來襯托出畫者在當時所處的生活狀態下內心錯綜復雜的情緒,也借助烏云即將要飄散時的景象來暗示畫者當時內心由陰轉晴,積極向上和堅定不移的意志。紗巾上的花紋過于抽象,因固有色太重偏橄欖綠的顏色,用到畫面上容易臟且與整幅畫面不和諧,于是畫者主觀把紗巾花紋重顏色改為偏藍紫色調的顏色。
在面部和手部的色彩運用上使用的是偏黃的暖色調,運用具象的表現手法,不強調過多明顯的筆觸,暗部的色彩利用軟毛筆的特性進行揉搓使其與亮部的色彩銜接自然,營造光影在面部產生的細膩微妙的色彩變化。
整幅畫面的冷色調能與人物面部偏黃色調的暖色形成色彩上的對比且使畫面整體不失違和感。畫面中并沒有運用很多飽和度很高的純色反之使用更多的是低飽和度的高級灰的顏色,只有在暗部才會看到有運用一些相對飽和度較高的同類色的出現。
《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在色彩上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色和同類色,這使整個畫面的色彩不會過于單調,進而從視覺上顯得更加和諧而且富有節奏感,這種明亮的灰色調會帶給人們平靜和溫馨的視覺感受。
三、創作總結
創作題材的選取是體現畫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再運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手法將畫面呈現到世人面前。通過畫面展現內心世界的一種固有存在著的方式從而抒發內心情感。
在繪畫藝術的過程中要擁有宏觀的意識,顧全大局并且要用心地去經營它,在畫畫方面如此生活中更亦如此,畫如其人,畫由心生。
創作中磕磕絆絆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形體結構和色彩明暗關系等專業性問題,畫者通過有針對性的研究以及一遍遍的推敲最終解決了當時繪畫時存在的問題。
在畫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并不是畫不出來的問題,而是觀察方法的問題,譬如面部可以看出球體、五官各個部分也可以歸納為不同的幾何形體等,正是因為觀察方式出現了問題導致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歸納總結。有些時候我們都懂但在實踐的時候往往有些地方會忘記運用其原理,在繪畫中是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
通過完成創作《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讓畫者在繪畫上和生活上有了更深的感悟。當面對困難問題時,應該積極樂觀面對,陽光總會在風雨后出現只要堅定信念勿忘本心,一切困難終會解決。
畫者通過對自己內心真實想要表達的情感用特寫的方式描繪出來,除了用面部表情來體現自己的思緒,還充分利用肢體上手勢的變化來表達思緒,面部表情和手上的姿勢變化又恰恰浸潤在當下時光中,這正體現了一個思緒萬千的少女臉上雖帶有一絲憂愁,但終歸是向往美好的,能讓觀者隨著畫面上的思緒而產生無限的遐想,去憧憬美好的未來。畫者希望通過本創作《浸潤在時光中的思緒》傳達的情緒和堅忍的意志能與觀者達成共鳴。
參考文獻:
[1]劉溢.劉溢的油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石志剛.中國油畫名家——何多苓[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2.
[3]艾軒.中國寫實畫派·艾軒[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0.
[4]孫昌武.三人行·鄉間長白[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