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廣彬
摘要: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游戲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游戲教學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小學足球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教學;足球教學;游戲化教學
足球是現如今的體育教學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小學足球體育教學效果一般,學生對于足球教學沒有太大的興趣。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就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增加足球教學的樂趣,提升學生足球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游戲教學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在足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足球本身就是一種兼具趣味性和競技性的運動,但很多學生對足球運動沒有太大的興趣,為此,就需要提升游戲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學生的熱情,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游戲教學法在足球教學中的運用路徑
(一)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游戲方式
游戲教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與高效性,但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理順教學內容,并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合理的游戲方式,利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足球教學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宜操之過急,而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與適應能力,如若學生適應速度較慢,則必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適應時間,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愛上游戲教學,教學效果才會逐步提高。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顛球技術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各自組隊,每隊2人,雙人合作進行顛球,以提高足球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運球技巧的過程中,可讓學生進行運球接龍、繞桿運球等游戲,在游戲中提高自身的運球能力。總而言之,不同的教學內容自然會有不同的游戲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來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足球水平。
(二)有效設置游戲環節
新課標要求要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足球教學中也要如此,教師要始終圍繞學生,并結合學生的情況來設置游戲,進而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足球的魅力。當然,除了要提高游戲的趣味性,還應考慮到游戲的復雜性與難易程度,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游戲難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去。例如,教師在指導低年級學生踢球時,應選擇難度較低的游戲,如開展射門比賽、運球比賽、顛球比賽等,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足球運動的規律與技巧,從而為后續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則應適當加大游戲的難度,讓學生有機會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如分組運球接力。事實上,不是所有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都能準確拿捏游戲的難度,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效果不斷完善與調整游戲模式,以契合學生的運動與鍛煉特點,并促使其足球運動技能得到不斷提高。
(三)優化教學結構,提高學習效果
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愛好、興趣等設計一些游戲環節,例如上面提到的直線式運球、曲線式運球、繞桿運球等,通過這些預熱活動來迅速提高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是在足球游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重點考慮足球運動的具體特性,并據此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結構,以此保證所有游戲環節不僅可以帶給學生快樂,還能幫助其鞏固足球運動技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要合理設置游戲時間,足球運動是一項比較耗費體力的運動,教師要注意把握游戲時間的,不要讓學生過度勞累。
(四)提高教學能力,豐富游戲類型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充分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游戲內容,并根據學生身體發展特點合理設計游戲環節,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及技術性,并將足球運動的作用與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從而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知足球教學的樂趣。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教師還要合理設計游戲的難易,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進去。為了提升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采用多樣化的游戲方式,保證游戲教學的全面化。例如,教師在講解運球技巧時,應當先讓學生學習較為簡單的直線式運球,待其運球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后,再指導其學習曲線式運球,從而讓學生一直都能獲得提高與進步;在指導學生傳接球時,先讓其分組進行接傳球游戲,待學生傳球技術熟練之后,教師再讓其用頭頂球,以豐富游戲的類型。長此以往,學生的足球技能一定會有所提高,個性也會得到良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德全.淺談運用游戲變化提高小學足球運球教學質量[J].新課程,2018 (12):114-114.
[2]高震海.游戲化教學提升學生足球技能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7 (22):164-164.
[3]于躍.快樂體育思想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7 (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