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榮芳
摘要:通常情況下,為了增強身體素質,人們會進行一定強度上的體育訓練,但是往往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會導致受訓人員在訓練中受到運動損傷。本文會列舉一些體育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成因,并根據損傷的成因,制訂具體的防范策略,可以對部分體育相關工作者有一定的預防性建議。
關鍵詞:體育;運動損傷;高強度訓練
在運動訓練中發生的損傷就叫做運動損傷,一般來說,不同訓練項目,都會對應著不同的損傷部位,因此,運動損傷一直潛在地制約著受訓者身體機能的不斷提升,甚至還會影響其平時的訓練效果及比賽時的水平,所以,在體育訓練中,對運動損傷采取防范措施,有著重大作用。
一、體育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成因
(一)常見運動損傷類型
1.突發性運動損傷
突發性運動損傷就是指初次在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在一些體育運動中,受損部位與體育運動的訓練類型、訓練強度都有著很強的關聯性,所以,為了有更好的訓練效果,往往就會采用高強度重復性的訓練方式,這種訓練模式下,會重復多次地損傷身體的同一部位,這就使受訓者發生肌肉拉傷的概率非常的高,一旦在訓練中強度過大或者又沒做好準備工作等情況發生,那么,其就有可能在初次訓練中出現突發性運動損傷。
2.陳舊性再次損傷
陳舊性損傷就是指在受到突發性損傷后沒有高度重視,也沒有采取具體有效的治療措施,導致損傷沒有徹底恢復,這樣的損傷極其容易發展成陳舊性再次損傷。例如:關節炎、網球肘,滑膜炎等,患有類似這些損傷者,如果在初次受傷后沒有及時救治,徹底治愈損傷的關節,還持續參與運動負荷很高的訓練內容,會導致其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陳舊性再次損傷。
(二)常見損傷成因分析
1.訓練方法不當
實際訓練中往往采用統一的訓練方法,集中訓練,而有些方法在短期內能夠提升受訓者的平衡力、爆發力、柔韌性和體能耐力等,但這些都是以身體健康來作為代價換來的。受訓人員可能會因為條件有限而使用錯誤的方法進行高強度的肌肉爆發性訓練。這種集中訓練往往不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所以在運動訓練中,受訓者出現突發性運動損傷和陳舊性再次損傷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2.準備活動不夠充分
準備活動不夠充分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受訓人員從事的是比較高強度的專業項目,卻不注重事前的準備活動,那么出現突發性運動損傷和陳舊性再次損傷的概率將會提高。再者,也有一些受訓人員沒有根據自身的運動項目和身體素質來制定訓練計劃,因此,在高強度負荷的訓練下受訓者已受到損傷的部位就有可能出現惡化。
3.思想上不夠重視
除卻那些極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客觀因素,也有一些主觀因素,比如,受訓人員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訓練心理預期過高就是受訓者容易受到損傷的主觀因素之一。降低訓練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受訓人員自身狀況制定訓練計劃,并嚴格地執行,但有些受訓人員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身體素質,而沒有遵循事先制定的訓練計劃,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的風險成倍增加。
二、體育運動風險的防范策略
(一)科學調整訓練方法
在進行運動訓練之前,應科學地調整訓練的負荷度,它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在決定訓練方法、制定訓練計劃之前,應嚴謹地調查受訓人員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例如,爆發力、耐力等,根據自身狀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為了避免陳舊性再次損傷,受訓人員應降低歷史受傷部位的訓練強度。此外,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每一次的狀態都應該影響著下一次運動的訓練計劃。如果上一次運動訓練的負荷過強,身體的機能并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那么在下次的訓練中就應該相應的降低訓練負荷,科學地調整訓練負荷,使其與身體素質達到平衡的狀態[1]。
在調整訓練負荷度的同時,訓練方法的選擇同樣重要,受訓人員在制定訓練計劃時,也需要增強訓練方法的針對性,例如:面對突發性運動損傷,就應該適當增強事先準備活動,起到有效規避風險的作用。而面對陳舊性再次損傷,就應該加強對于運動訓練的針對性,保證已經受到損傷的部位不會再次受到傷害,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輔助訓練,提高損傷部位的自我保護能力,降低陳舊性再次損傷出現的幾率。因此,針對受訓人員做出具體的訓練方法,也是有效降低體育運動訓練中人員受到運動損傷概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樹立正確的運動損傷意識
為了避免運動損傷的頻繁出現,受訓人員本身具有防范意識也十分重要,但是有些人員急于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身體機能,就會產生盲目的自信,這種錯誤的意識導致其不遵循訓練計劃,大大增加了受到損傷的概率。所以,受訓人員本身應樹立起正確的運動損傷意識,從主觀上盡量減少運動損傷出現的可能。與此同時,教練員也應該為受訓人員進行心理疏通,同時關注其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及時的提醒受訓者在當下的體能情況,指導其增加對自身素質的認識[2]。在受訓人員的身體機能到達臨界點時,教練員應及時停止對其的訓練,適當的減輕訓練負荷,以此來保護其身體健康,減輕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運動損傷。
(三)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不充分也是運動損傷的重要成因之一,受訓人員應該在訓練開始之前做好充分地準備,避免在運動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等情況的發生。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應根據自身的訓練項目和身體素質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應從普遍性運動的前期準備和專項型的準備兩點來入手。在比較容易受損傷的部位進行重復地拉伸,降低陳舊性再次損傷出現的概率。與此同時,也可以采取間歇式的訓練,防止損傷部位的病情更加惡化。
通常情況下,前期的準備活動會根據當時的訓練場地和氣候等條件來確定,因此,在訓練中應適當地增加或減少準備時間,并且要注意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做準備活動,切記不可太過急于求成,一般在開始輕微的出汗和發熱后,才可以逐漸結束準備活動。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訓練中常見的,突發性運動損傷和陳舊性再次損傷的成因就是因為訓練方式、準備工作和思想認識上出現了問題,通過分析成因也研究出了具體的防范措施。這也就證明了,體育運動訓練所產生的運動損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加強應對策略,從而提升體育運動人才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華慶亞.體育運動訓練中的運動損傷及防范措施[J].南方農機,2018,49 (24):243.
[2]李宏亮.淺析體育運動損傷的成因及防范[J].咸寧學院學報,2010,30 (0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