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帶動各國國際貿易的往來,我國在國際貿易環境下國際地位得到進步彰顯和提升,在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環境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樣我國的國際化發展也離不開國際貿易環境的支持,國際貿易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的影響。本來針對國際貿易對中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進行論述和探究。明確產業結構優化的相關影響因素,同時了解國際貿易對中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具體影響。在此基礎上為中國產業結構優化提供科學的發展建議,實現我國產業資源的合理分配,提升中國產業的發展效率和價值。
關鍵詞:國際貿易;產業結構;優化對策
一、引言
現在國際化的發展大環境下,各個國家都不能完全實現獨立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讓各國的貿易合作越來越緊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我國貿易環境開放化程度越來越高,國際貿易產業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提供重要支持。現階段我國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受國際貿易環境影響越來越大,國際貿易的政治環境、技術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等,都會影響我國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在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中,也要保持開放化的視角,積極整合國內以及國際上的資源和形勢,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最優化。
二、產業結構優化的相關影響因素
(一)市場需求
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市場需求因素的影響,市場供需情況是平衡市場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保證市場的供給,才能實現產業結構的最優化。市場需求因素尤其體現在消費者需求方面,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消費者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帶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進一步帶動社會服務業的發展,甚至也引起了諸多行業的改革和轉型,無論是產業內容的調整還是創新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于市場的需求,因此市場需求是影響當前產業結構優化的關鍵性因素。
(二)市場供給
行業的發展和創新需要一定的生產資源,生產資源的市場供給也會影響國家的產業結構。目前網絡和技術的發展時代下,技術的供給、勞動力的供給以及其他生產性因素的供給都會影響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目前技術的創新和改革已經改變了傳統產業發展對勞動力的過度依賴,提升了產業結構的發展層次,帶動社會產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過渡為創新性產業內容。
(三)貿易性因素
產業結構的優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貿易性因素的影響,國際貿易中的產品和貿易出口有效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了提高產品出口的品質,國內產業生產越來越追求標準化以及專業化。尤其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國際貿易中會促進產業在技術方面的創新,也帶動了諸多新興產業的興起和發展。
三、國際貿易對中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分析
(一)有利于促進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在當前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過程中,國際貿易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國際貿易有效促進國內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的提高,現代化技術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國際貿易合作和交流中,技術、資源以及文化的流動性越來越強,也促進了技術以及資源的國際化轉移,在國際貿易中,高新技術水平會從發達國家中逐步流向發展中國家,帶動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的進步和創新,我國很多的高新技術研究成果都是借鑒發達國家的技術經驗,有效促進我國技術水平的提升,有傳統的中國制造發展成為中國創造,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轉型為技術型產業,提高了我國整體產業的結構的層次。
(二)有利于開發國際市場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建設以及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賴于貿易出口,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尋求國際化發展的機遇,逐步拓展國外市場。目前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給國內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各國的貿易合作和交流,讓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可以利用各國的資源條件、技術條件,有效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可以大大提高產業結構的市場競爭力。
(三)有利于促進國際資源的配置
在國際貿易合作和交往中可以充分彰顯各國的優勢,促進國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我國國際貿易以及產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我國的產業特色和優勢,通過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以及文化的交流,能讓國際的資源實現合理的配置,也能讓我國產業的發展保持自身的優勢。在面對復雜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國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產業附加值,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才能獲得更高的國際發展空間。
四、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對策和途徑分析
(一)提高技術創新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在知識經濟的發展時代下,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成為二十一世紀時代發展的重要特色,在國際貿易環境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要充分考慮到當前的時代環境,以及市場的發展趨勢,積極提高自身產業技術的創新力。首先,我國要積極提高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培育新興的技術產業,在此過程中我國可以積極借鑒國際發達國家的技術研發經驗,并融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元素,打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次,我國要積極利用現代
頁
頁
化技術來改變傳統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布局,進一步提高我國產業結構的層次和發展水平。除此之外,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也要保持創新性的視角,及時根據貿易環境的變化以及技術的更新換代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完善質量監管,做好系統的質量評價
優化我國產業結構最關鍵的還需要在質量上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把關,提升產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這不僅僅是國際貿易競爭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是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產業結構優化需要做好生產技術的更新改造,積極利用現代化的生產理念以及生產技術,來提高產業結構的效益。其次,我國國際貿易發展要制定嚴格系統的質量檢測標準和體系,按照國際質量監測進行質量的控制和監管,在根本上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質量,提升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品牌形象。除此之外,要充分根據不同的產業內容來挖掘自身的潛力和創造力,凸顯自身的地區特色、產品特色以及服務特色,只有這樣我國產業結構才能充分實現最優化,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環境下取得有利的國際地位。
(三)強化我國政策的扶持和投入
國際貿易環境下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也是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發揮我國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的作用,加大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政策扶持和投入。首先,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地區要積極培育自身特色的產業支柱,挖掘有市場潛力的產業內容和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例如:對于有潛力的生物產業以及電子信息類的產業,可以為其配置豐富的市場資源,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以及出口退稅的福利,促進企業國際市場的拓展,扶持生物產業以及電子信息產業國際貿易的發展。其次,我國相關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有效監管,確保進出口企業在經營和管理中的規范性,這也為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結束語
綜合上面針對國際貿易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影響的論述和分析,可以明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影響是巨大的,國際貿易環境的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會給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帶來挑戰。通過了解影響我國產業結構的相關因素,以及國際貿易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具體影響,為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提供了科學的思路。我國要從當前的市場環境、技術條件以及政策監管等方面全面落實產業結構的優化工作,為國際貿易環境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以此來提高我國產業結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田靚.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J].品牌,2015(02):17-18.
[2]吳立媛.試論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250.
[3]張靜.基于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中國產業結構調整[J].商場現代化,2014(19):21-22.
作者簡介:
莫軻,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