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濤
摘要:中國式摔跤是我國最為古老的運動項目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可見這一活動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實際來看,中國式摔跤的現狀發展態勢并不良好,甚至已經達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因此中國式摔跤急切的需要得到發展,而要滿足其發展需求,就必須對發展中的瓶頸進行分析,再通過對應策略來進行應對。這一基礎上,本文將提出中國式摔跤現狀瓶頸、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國式摔跤;發展瓶頸;策略
中國式摔跤在我國古代十分盛行,尤其在軍營當中備受士兵、將領推崇,而到了很多人都將中國式摔跤與“蒙古摔跤”“柔道”等混為一談,實際上中國式摔跤與其他摔跤之間有著巨大差異,相應這一現象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不斷普及,到了現代能夠準確區分中國式摔跤與其他摔跤的人已經十分稀少,可見中國式摔跤現代發展形勢比較危急。受危急形勢影響,我國文化保護部門曾采用多種策略來進行保護,但這些策略的實際效果并不突出,且直至今日已經很難產生作用,因此對中國式摔跤發展瓶頸與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文化保護意義。
一、中國式摔跤的發展瓶頸
(一)與大眾距離較遠
目前,很多文化保護部門會舉辦一些賽事來推廣中國式摔跤,同時成立中國式摔跤培訓機構,由此培養參與賽事的運動員,這一對策在早期發展中確實起到了良好效果,但進入現代,因為政府機構數量稀少,且賽事影響力并不大,所以并沒有成功抑制中國式摔跤的不斷流失,而這一現象就體現出中國式摔跤與大眾之間存在較遠的距離,即只有專業運動員才能接觸到中國式摔跤,而普通人則沒有機會。因為中國式摔跤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對中國式摔跤的推廣與宣傳造成了受眾群體上的限制,所以要繼續推廣中國式摔跤,就必須突破這一瓶頸,讓中國式摔跤走入大眾視野。
(二)推廣方式落后
除了通過賽事來推廣中國式摔跤以外,相關部門也可以采用一些常規的方式來進行推廣,例如“廣告”“傳媒”等,但是根據普遍案例來看,很多部門采用的推廣方式比較落后,即主要采用“發傳單”“海報”等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很容易被大眾視為“垃圾信息”,所起到的推廣效果并不良好,因此限制了中國式摔跤的發展。除此之外,也有地方部門會通過網絡來推廣中國式摔跤,即利用“自媒體”來進行推廣,這種方式比較先進,且理論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實際上這種方式的落實經常會遇到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也是中國式摔跤發展中的瓶頸表現之一。
二、中國式摔跤的發展策略
針對中國式摔跤以上兩大發展瓶頸,下文將推出相關的應對策略,分別為中國式摔跤大眾化建設、中國式摔跤網絡化傳播策略。
(一)中國式摔跤大眾化建設
為了讓中國式摔跤走入大眾視野,拉近其與大眾之間的距離,筆者建議相關部門開展中國式摔跤大眾化建設工作。中國式摔跤大眾化建設策略上,筆者認為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步驟,分別為鼓勵民間培訓機構成立、設立運動場地。下文將對兩個步驟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1.鼓勵民間培訓機構成立
為了讓中國式摔跤大眾化,就必須在大眾環境中建立一個渠道,以供大眾對中國式摔跤進行了解。這一條件下,民間培訓機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即此類機構與大眾距離很近,同時通過培訓可以傳遞中國式摔跤的文化內涵,由此實現以上目的,相應相關部門應當從政策角度對中國式摔跤民間培訓機構進行扶持,促進此類機構數量增長,當數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可以讓中國式摔跤的文化在大眾視野內流傳,起到推廣作用。此外,民間培訓機構的成立還可以提升中國式摔跤的經濟效益,這一表現有利于中國式摔跤推廣的可持續發展。
2.設立運動場地
在以上步驟作用下,中國式摔跤會逐漸成為大眾運動項目,而為了滿足大眾運動需求,有必要設立專門的運動場地來支撐中國式摔跤發展。參考籃球、足球等大眾運動項目,這些運動項目之所以能成為大眾運動項目,正是因為其擁有大量的運動場地,即社區籃球場、學校足球場等,如果沒有場地支撐,任何運動的大眾化表現都是曇花一現,可見要使中國式摔跤完全成為中國式摔跤必須設立運動場地。
(二)中國式摔跤網絡化傳播策略
首先因為現代人都喜歡從網絡中搜集信息,所以中國式摔跤的推廣與傳播不能再采用“發傳單”“海報”等方式進行,需要通過網絡來實現目的。其次針對以往網絡推廣中的成本限制,建議相關部門成立自己的網絡平臺,這樣就省去了其他網絡平臺的“推廣費”,消除了成本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絡平臺成立之后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平臺運營工作,即良好的運營工作可以讓更多的人喜歡中國式摔跤,同時突破受眾群體上的限制,可見該項工作的重要性。運營工作中主要需重視的要點有三項,分別為內容編排、內容推送頻率、用戶交流,其中內容編排必須考慮到大眾審美觀,確保平臺內容滿足大眾審美觀;內容推送頻率不可過快或過慢,否則將適得其反;用戶交流要通過引導方式,讓大眾更深入的了解中國式摔跤。
三、結語
綜上,中國式摔跤在發展現狀中遇到了很多瓶頸,如果繼續拖延下去,會導致相關文化繼續流失,因此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是中國式摔跤現代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當前瓶頸,通過本文提出的策略可以規避限制中國式摔跤發展的因素,為其推廣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借助網絡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式摔跤推廣與宣傳的作用,這一表現有利于中國式摔跤發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魏云貴,陳長庚.中國式摔跤的競技特點與文化特征——兼談中國式摔跤的現狀與發展[J].體育科技,2003 (01).
[2]朱紅玲,張俊生.分析中國式摔跤的發展概況與發展前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 (02).
[3]蔡海生.河南省中國式摔跤運動的發展現狀分析[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