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寧
摘要:近些年來,“互聯網+”這一概念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各行各業,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的一定的幫助。互聯網技術促進體育產業聚集潛在的大規模需求的用戶,并創造新的產業渠道模型;“互聯網+”更新了體育產業的管理模式并促進了利基需求,全新的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發展手段,在體育產業中起著重要作用,全新的互聯網技術為我國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體育產業的多維綜合發展。基于目前互聯網技術引導下的體育產業改革,體育行業從事人員需要切實做好體育產業的創新驅動和應用策略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體育產業;創新驅動;策略探究
互聯網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技術,并行業從事人員提供了一種思考互聯網時代的新思路。網絡技術的應用在體育行業中的應用將帶來全新的體驗。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約8.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越60%。”這表明中國已經進入網絡社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已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在諸如《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之類的政策以及蓬勃發展的政策的指導下,互聯網技術已開始在中國各個領域得到應用。給體育行業從事人員帶來了曙光,提供了新興產業的新技術和個人經驗的新概念。近些年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于體育產業從事人員而言,做好“互聯網+”的創新驅動和實際應用是關鍵所在。
一、“互聯網+”技術促進體育產業創新驅動發展
(一)互聯網技術開發了潛在用戶群體,拓展了產業的新渠道
體育休閑的本質以某種方式促進了休閑的本質,而且被推廣為一種具有良好品味和價值的活動。“互聯網+”對傳統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主要通過獨特和整合的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和傳播。互聯網與體育產業的融合造就了體育產業。體育公司的發展更加數字化,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雙方之間的直接聯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將極大地促進產品供求結構的調整,并促進體育產業傳統參與者的“脫媒”。其次,“互聯網+”將創造更廣闊的“渠道”并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體育行業的運營商通常會開發自己的API或公共賬戶來宣傳公司,以吸引更多的消費。同時,公司還可以使用大數據來選擇目標客戶和他們最可能感興趣的產品。
(二)深化了體育行業管理模式改革,促進小眾需求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體育產業的持續發展,并為體育產業的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對于體育用品制造業,與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不同,互聯網技術的開發使生產管理更加可見,通過網絡量化每個員工的績效并提高效率生產以應對不斷上漲的工資水平。例如,對于批量生產的運動服制造商,量化和計算消費偏好和消費水平可以確定公司的生產數量和類型,同時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并大大減少體育公司的流失。此外,高端產品還可以通過網絡技術為消費者定制服務,并通過AR技術遠程適應消費者。在為消費者提供舒適感的同時,他們也可以使用高端技術來吸引消費者的興趣。在廣告方面,體育公司的商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大量數據獲得消費者對廣告方法的偏好。并通過互聯網上的大量數據來進行行業行情的預測,這可以使宣傳方法可以更加具體。對于著名的大型體育用品制造商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其業務規模的擴大,通過對在多個地區不斷開放的分支機構網絡的控制,不僅可以對它們進行管理并統一經營不同的商店,還經營公司產品,并且由于缺乏管理,服務質量不會降低。同時,公司在國外開設的分支機構還可以與中央管理人員保持密切聯系,以促進及時解決經濟糾紛和商業合作。
二、“互聯網+”促進傳統體育產業創新驅動的發展策略
(一)積極深化自身企業模式改革,完善管理制度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飛速發展意味著“互聯網+”體育產業中法律法規的滯后現象:首先,就網絡體育賽事的權利而言,我國國內沒有有關權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體育賽事廣播的知識產權以及國內體育賽事轉播權的成本非常高。網站的傳播促進了法律空白的使用黑客入侵其他視頻網站進行體育賽事給相關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由于沒有法律救濟支持以前,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審理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成本高昂,許多公司已經為此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此外,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侵權和盜版的源源不斷,實時個人流媒體軟件的增加使得保護體育賽事的知識產權更加困難。從長遠來看,這肯定會影響國內的體育事業的發展。其次,體育用品網上銷售的法律保護水平相對較低。互聯網上充斥著來自體育品牌的大量盜版產品,通常很難準確對待它們。同時,在線銷售中經常會有很多虛假的評估。有必要加強對相關網絡法律的完善,法律的完善必須與時俱進。雖然法律的發展往往落后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必要加快立法進程并盡可能減少立法進程。除法律限制外,還必須促進相關政策,為體育行業的相關公司提供課程,以促進公司和互聯網的整合。
(二)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展合作范圍和影響力
就對GDP的貢獻和從業人數而言,目前,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是體育產業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運動服裝制造業的有效轉型也面臨許多問題。我國國內的制造行業一直以物美價廉而享譽世界。然而近些年來我國國內人力資本的不斷增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國國內的體育產業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低成本優勢。此外,中國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不足使公司面臨著不犧牲環境以換取發展利益的現實問題。針對當前行業中存在的問題現象,體育公司可以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同時使用互聯網等技術實施低水平的重復性工作機制來代替勞動力,并利用機械的發展來影響勞動力市場減少勞動力。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才接受高等教育,許多高等教育畢業生畢業后無法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以及體育用品的制造。產業整合可以更好地促進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使他們能夠找到更多與其職業相匹配的工作,二級普通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保障條件,從而吸引更多的高質量畢業生為了保持業務活力和競爭力。除了這些傳統方法外,國內的知名的運動品牌還可以與其他產品進行合作,拓展合作范圍和影響力,以將運動品牌的理念融入時尚品牌,這些品牌沖突將使中國的體育運動在受到廣泛關注的同時,其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三、結束語
對于體育行業而言,互聯網既代表了一項全新的技術,也帶來了有關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方式。體育產業的“互聯網+”將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內在價值日益突出。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了體育行業原本實現不了的需求用戶的提取,并為體育公司提供了一條前所未有的產業新渠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入,體育行業的管理模式以及供求關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這為體育行業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不僅如此,“互聯網+”觀念的展開推廣幫助原本傳統的體育行業實現的多維度的綜合性發展,極大程度上拓展了體育產業的外貿服務,對傳統陳舊的體育產業商業思維進行了及時的更新。互聯網技術需要體育行業從事人員對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選擇,需要積極完善行業內部的法律保障,最大程度上減少由于技術更新產生的損失,最終實現我國體育行業的長期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瑞成.“互聯網+”促進體育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及其策略[J].體育風尚,2017 (12):241-241.
[2]韋雅莉.“互聯網+”戰略下陜西省體育資源整合創新研究[J].體育風尚,2018 (5):1-2.
[3]王改翠.論休閑體育消費對體育產業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 (13):35-36.
[4]張冰,余可.“互聯網+”視域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 (4):203-205.
[5]廖鐘鋒.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視閾下高校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成才的促進影響[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 (3):126-128.
[6]楊文波,王慶然.“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高校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 (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