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開展的基礎,可以比喻為企業賴以生存的“血脈”,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源泉和正常運轉的根本保證。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不可或缺而且是十分關鍵的管理工作,對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更有效的防范風險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作用,但目前一些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認真加以改進。衡量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好壞,主要是看企業資金管理狀況。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合理運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對如何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簡要分析企業資金管理在企業運營方面、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對防范風險重要作用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企業資金管理在預算管理、資金風險控制體系、資金有效配置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完善預算管理融合體系、資金風險控制體系、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企業更有效地開展資金管理工作。
關鍵詞:企業;資金管理;風險防范;管理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更加重視管理模式的創新,特別是資金。由于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因而在資金管理方面也給予了一定的重視,而且也與過去相比在資金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企業對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特別是對企業戰略發展的積極意義認識不清,導致資金管理工作出現了較大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將資金管理作為重中之重,特別是要從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入手,進一步深化對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且要從解決資金管理面臨的諸多問題出發,大力加強資金管理的改革和創新,運用多元化的措施以及系統性的舉措,推動資金管理再上新臺階,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進而實現資金管理的科學化。
一、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
資金是企業經營、發展、創新的“血脈”,因而企業必須更加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工作。特別是在當前企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新時代,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工作,不斷有利于改革和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而且也對企業的戰略發展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企業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持續性,這主要是由于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有很多企業需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再比如也有很多企業需要實施多元化經營,對資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只有大力加強資金管理工作,特別是通過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融合體系,對于促進企業多元化經營具有很強的保障性。企業通過加強資金管理,還有利于構建更加科學、系統、完備的財務管理體系,最根本的就是資金是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只有加強資金管理工作,才能使財務管理工作擁有良好的基礎,比如有的企業通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資金管理模式,特別是更加重視資金來源的多樣化,進而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企業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更為重要的則是在防范和控制風險方面具有很強的支撐性,比如通過構建資金管理綜合性體制,使資金管理能夠更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而使資金管理更具有針對性。企業通過加強資金管理,還能夠使企業整體管理工作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由于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只有大力加強資金管理,才能使企業擁有良好的財務和金融環境,進而為業務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能夠保證企業運營更加平穩。總之,企業只有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工作,才能使企業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構建更加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推動企業整體管理工作更具有系統性,進而為企業經營與發展奠定基礎和創造良好條件。
二、風險防范視域下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融合體系不夠完善
對于開展資金管理來說,必須將其與預算管理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實現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但目前一些企業并沒有深刻認識到資金管理與預算管理之間的關系,因而不重視與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相關的工作體系不夠完善。比如一些企業不重視資金管理的滲透性和融合性,因而導致預算管理工作比較薄弱,特別是預算編制還沒有形成比較科學的工作體系,預算編制工作的合理性、持續性具有較大的差距,而且也沒更有效的落實預算執行制度,在具體的執行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導致預算外資金規模相對較大。再比如有的企業不重視預算管理的全面性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導致預算管理工作的整體性不強,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出現了一定的資金風險。還有一些企業在開展資金管理的過程中,不重視將其與業務工作進行系統性整合,主要是在服務業務工作方面相對比較薄弱,表現為不重視“業財融合”體系建設,財務部門在開展預算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對業務工作的深入調查與研究,而且也沒與業務部門建立良性互動機制,甚至個別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沒有征求業務部門的意見和建議,這就直接導致相關預算工作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甚至與業務部門的實際情況發生很大的出入,預算執行受到較大影響。
(二)資金風險控制體系不夠完善
只有大力加強資金風險控制工作,才能使資金管理更具有成效,但目前一些企業并不重視資金風險控制工作,特別是沒有將資金風險控制作為企業管理以及發展的重要內容,導致出現了一些資金風險。比如有的企業不重視資金運營工作的系統性設計,沒有將資金管理工作與風險控制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因而也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資金風險管理制度,主要是對資金風險管理工作的系統性設計、具體化安排、綜合性管理不夠到位,導致出現了很多資金風險,甚至一些企業由于融資能力不強,資金短缺的問題十分突出。還有一些企業不重視資金管理工作與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結合,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不重視資金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建設,并且在資金風險監測等方面比較薄弱。對于開展資金風險管理來說,應當更加重視風險管理體系的協調性和指向性,但目前一些中小企業在資金風險控制方面并沒有樹立“統籌思想”,盡管也對資金風險管理工作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卻沒有對企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和分析,資金“風險點”排查、監測、管理、化解能力相對比較有限,這些極易導致企業出現資金風險,比如有的企業在資金的使用方面缺乏“匹配性”,資金錯配的問題比較突出,進而導致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對企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甚至出現危機。
(三)資金有效配置體系不夠完善
要想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資金風險,一定要更加重視資金配置工作,最主要是要建立有效的資金配置體系,但目前一些企業對此并沒有給予重視,由于資金配置缺乏科學性,進而引發資金風險。比如在收入管理工作方面不重視收入管理與分配管理的有效結合,盡管收入水平相對較高,但卻沒有分配到對企業戰略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方面,有的由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但卻缺乏有效的投入,有的則于銷售能力不強卻沒有投入到渠道方面等等。企業資金有效配置體系不夠完善還表現為一些企業在融資方面的薄弱環節,比較沒有正確處理好融資期限,對長期融資、中長期融資、長期融資的使用不當,進而引導了企業的償債風險等等。還有一些企業在對資金進行配置的過程中,不注重資金配置的戰略性和持續性,一些中小企業在這方面的問題更為突出,比如有的中小企業沒有從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將大量的資金用于產品生產,但卻沒有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這就直接導致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創新能力,特別是由于資金向創新方面的配置和傾斜不夠到位,導致很多中小企業不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也充分說明一些中小企業缺乏戰略思維、小富即安的特點,同時也是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相對較短、平均只有2.5年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企業的重視,特別是要在優化資金配置體系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將企業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三、風險防范視域下企業資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預算管理融合體系
企業在開展資金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想更好的防范和控制風險,首先要進一步強化資金使用效率,因而應當將資金管理工作與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在具體的預算管理方面,應當更加重視資金的高效使用,比如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應當吸收各個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從業務工作的需求入手,著眼于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科學確定預算編制,在此基礎上則要大力加強預算控制工作,使預算編制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強化預算管理工作對資金風險的防范能力,還要更加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工作與績效考核工作的結合,應當將其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當中,強化預算執行工作,并且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對策,進而更有效的防范資金使用風險。在完善預算管理融合體系的過程中,企業應當進一步強化資金管理工作與業務發展的緊密融合,特別是要著眼于推動“業財融合”體系更具有針對性和效能性,強化預算管理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強化資金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有效對接,特別是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除了要發揮財務部門的積極作用之外,也要讓業務部門廣泛參與其中,比如通過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互動機制以及銜接機制,使預算編制更多的體現業務部門的“意圖”,并且在執行過程中也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而強化預算管理工作的效能性。
(二)完善資金風險控制體系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一旦出現資金風險,就會對企業造成致使打擊,因而企業應當將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進行有效結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建立資金風險控制體系,特別是要對可能出現的資金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并且要制定相應的預防方案,一旦出現資金風險,可以迅速反應并有效化解。完善資金風險控制體系,也要更加重視風險管理文化建設,對于各個部門使用資金的過程中,應當強化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進而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這對于預防和控制資金風險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作用。要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系統的安排,強化內部控制工作的整體性建設,要大力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同時也要加強信息與溝通工作,通過解決信息對不稱問題更有效的防范資金風險。在開展資金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還要大力加強資金風險控制體系的協調性和指向性,特別是要明確資金風險控制目標,應當從防范風險、有效利用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入手,將資金風險管理工作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與發展體系當中,加強資金風險的調查和分析,特別是要構建資金“風險點”排查、監測、管理、化解機制,努力在防范資金風險方面更具有針對性。要大力加強資金風險管理的針對性建設,比如在開展投資的過程中,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投資活動的風險管理工作,重點是在投資決策風險管理方面應當建立相應的運行機制,加強投資項目的分析論證,同時也可以聘請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投資進行“把脈”,這對于確保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
企業在開展資金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樹立戰略思維,著眼于更好的防洪資金風險,努力在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方面下功夫。這就需要企業應當以提高資金配置效率為目標,大力加強資金配置體系建設,比如在開展融資的過程中,應當正確處理好長期、中期、短期融資的關系,在資金的使用方面應當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避免出現償債風險。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還要正確處理好資金收入與資金支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要深刻認識到支出的戰略性價值,比如企業應當將支出放在對企業戰略發展具有很強支撐性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以及人才管理創新方面,進而能夠使企業具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不是將資金只運用于擴大再生產方面。企業在構建資金有效配置體系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資金配置的戰略性和持續性,特別是要根據企業的戰略發展需要,制定資金配置戰略規劃,并且要將資金配配置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各個領域做出明確和具體的規定,進而能夠使資金配置更具有戰略性。要更加高度重視資金配置效率建設,企業在資金配置的過程中,除了要滿足“擴大再生產”以及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之外,應當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并且要建立長效投入機制,根據企業發展以及市場需求情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也要更加高度重視資金配置技術創新,特別是要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資金配置工作當中,比如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現有資金情況、資金運行情況、未來資金需求情況等進行統計和分析,進而能夠使企業在配置資金的過程中更加有據可查、有章可循。
綜上所述,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可以為企業科學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進而使整體管理工作更有利于促進企業戰略發展。這就要求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以及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資金管理工作上升到戰略層面,特別是要運用多元化的資金管理理念以及創新性的資金管理模式,積極探索有利于促進資金管理工作的運行體系,重點要在完善預算管理融合體系、完善資金風險控制體系、建立資金有效配置體系“三個體系”方面取得突破,推動企業資金管理步入創新發展的軌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曉麗.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J].財會學習,2019(10):206+208.
[2]曾戰鋒.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J].時代金融,2018(26):180+185.
[3]封莎莎.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J].現代經濟信息,2017(08):195-196.
作者簡介:
苗麗娟,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