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美操是一項極具藝術性的有氧健身運動形式,呈現出韻律美、動作美和形體美的特點,其自身不單單具備較強的健身功能,也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對健美操的審美特征進行分析,發現其具有內在和外在美特征,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重在提升審美,陶冶情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審美情趣;培養策略
一、引言
健美操本身有一定的美學藝術性,如何發揮出藝術價值,要發現和挖掘健美操當中的深度美,使得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激發。健美操運動有其獨特性,能夠搭建一個溝通平臺,學生之間可以有效交流。從美學的角度出發,健美操有其內在美和外在美,如何放大這種美感,則需要在教學環境中另辟蹊徑,把握教學重點,促進學生可以健康成長。
二、健美操審美特征分析
(一)健美操的內在美
健美操本身強調力量與美的整合,其本身有其內在美。具體包括音樂美、形體美以及動作美幾個方面。音樂是健美操的核心要素,對健美操運動的發展和創新具有積極意義,也體現著健美操的律動和動作形態。音樂的選擇是健美操的基礎,對健美操運動有著直接的影響,律動感較強的音樂,帶給健美操較強的力度。舒緩柔和的音樂,也能夠展現出健美操的柔美;形體美,健美操對于鍛煉者的形體有著一定的要求,形體的舒展能夠將人體的優美線條呈現出來。并且健美操的動作構成和動作要點較多,通過長期的鍛煉,能夠達到塑形健體的目標;動作美,指的是通過簡單的動作將健美操的美充分表現出來[1]。
(二)健美操的外在美
相比于健美操的內在美,外在美的挖掘要從多角度著手。健美操教學中,以健美操的本質為核心,提出了新的教學思路,對于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積極作用。在當前的研究領域,要不斷圍繞健美操做好研究性工作,不斷去挖掘和探索更多的外在美內容。如以健美操為核心,其中的審美意識和陶冶情操的內容,都是其外在美的具體表現形式[2]。
三、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策略
(一)把握健美操的鮮明特點
審美情趣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意識,不同的主體對健美操審美情趣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也使得審美情趣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參與其中,即便是相同的音樂,每個學生的理解不同也將使得健美操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形體與風格。因此,教師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健美操的本身鮮明特點,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對于健美操的獨特理解。整個過程讓學生放飛思維,在對著鏡子完成練習之后,可以完整的將整套健美操動作具體呈現,展現出不同的特點,獨特的理解是每個學生對審美情趣的系統感知。
(二)興趣教學激發審美意識
健美操教學的過程,想要發揮出有效性,則需要確保內容對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即通過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健美操教學實踐中來,感知健美操的美。相比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內容,實踐內容更具直觀性和吸引力。為此,健美操教學要把握關鍵點,使得學生可以愛上健美操,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工具,整合文字、圖片和視頻等資源,將健美操的技術動作要點具體表現,并付諸實踐,將理論要點轉化為實踐內容,使得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專業知識,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的融入其中,激活學生的審美意識[3]。
(三)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音樂本身是不分國界的,也可以說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優美且蘊含豐富內涵的音樂,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對學生肢體能動性具有積極推進作用,學生也能夠跟隨音樂來舞動。健美操教學,音樂是核心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前期進行音樂選擇的過程中,要選擇一些具備極強動作協調性和節奏感的音樂內容,并輔以健美操教學實踐,這樣的方式和有效的代入感,能夠確保健美操教學發揮出有效性,展現出健美操教學的價值。整個過程,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明顯增強。也能夠在音樂的全面感知中,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4]。
(四)教師形成完整的教學框架
健美操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有著嚴峻的考驗。想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需要形成完整的教學框架。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核心素養目標為基礎,強調目標的有效性,并圍繞目標開展教學實踐,確保健美操教學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在教學內容上面,健美操的教學要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的有效性,鼓勵學生在參與和實踐中形成自己獨有的理解,感知健美操所表現出來的內在美和外在美,并從中認識美、感知美,逐漸形成審美情趣;在教學方法上,要強調現代化手段的應用與嘗試,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健美操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現;在教學評價上,要將審美情趣作為衡量依據,用作考核所需,并將評價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最終形成完整的教學框架,檢驗框架合理性。
綜上所述,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顯得十分關鍵。但當前健美操教學的開展,還處于初期的探索階段。不可否認,健美操教學依舊有其獨有的魅力,內在美和外在美特征,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向學生傳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秦子婷.健美操的價值功能及審美特征分析——音樂、舞蹈、藝術的一體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8):145+147.
[2]劉翱.新形勢下健美操審美體驗與美育功能探究[J].納稅,2017(26):188.
[3]姚瑞華.健美操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0):130-131.
[4]梁俏梅.新形勢下健美操審美體驗及美育功能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6):230-231.
作者簡介:戚世艷(1977-),女,漢,天津人,本科,一級教師,天津市河北區昆緯路第一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材在體育課中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