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類圖書作為我國出版行業的支柱產品,多年來一直都是各大科技類出版機構生產經營的核心。新形勢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逐漸深入,新技術、新渠道、新平臺層出不窮,因此科技類圖書出版必須在選題策劃、生產經營和營銷推廣等環節不斷變革和提升,以保持科技類圖書的社會效益、市場規模、經營利潤。
關鍵詞:新形勢;科技圖書;出版;生產經營
中圖分類號:G23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9-0201-02
科技類圖書作為我國出版行業中一個重要的產品,多年來一直都是業內的焦點。目前,我國560余家出版單位每年出版圖書新書品種約有10萬種,而科技類圖書就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以上。可以說,科技類圖書不僅是新形勢下國家實現科教興國、推進我國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有力工具,而且還是很多大型出版社的核心招牌產品。各大出版機構都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競爭異常激烈。科技類圖書不像經管類或文化類暢銷書,由于其閱讀門檻較高,所以讀者相對專業,多年來一直存在寫書難度大、出書周期長、賣書相對少的困境。因此,在網絡科技媒體異常發達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開發、生產、管理和營銷科技類圖書,成為了各大出版機構必須解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1]
面對市場現狀,出版科技類圖書的出版社必須先從自身開始,把握重要的環節,在經營管理、選題策劃、加工生產、營銷推廣和產品規劃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一、充分調研市場,優化產品結構
科技類圖書出版作為出版行業的成熟板塊,目前無論是從技術點開發還是從專業分工來看,都已經非常精細和準確。對于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發展階段,都需要對選題和產品不斷進行調研和完善。
在選題策劃階段,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市場調研。針對選定的題目,包括行業規模、市場潛力、主要技術現狀、知識難點、讀者對象層次、編排方式、裝幀用紙設計乃至定價、成本核算等,都是科技領域圖書編輯要考慮的因素。由于科技領域如微電子設計、程序算法、人工智能、通信協議等細分行業極多,所以在對選題進行市場調研時,首先編輯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專業背景,否則無法在眾多的技術點中開發出市場關注的潛力熱點,也無法和行業內的專業作者圍繞選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其次,科技類圖書領域技術更新快,知識難點多,一個人即使了解再多,也不可能全面掌控整體技術領域和市場,此時就需要成立科技類圖書市場調研小組,也可咨詢行業專家,圍繞整個行業的熱點、發展趨勢展開集體討論和論證,從而得出一個相對可靠的選題開發計劃。[2]
在科技類圖書產品結構優化上,必須把握好幾個關系,才能將出版社和個人的經營和開發工作做好。第一,要平衡好新版圖書與修訂版圖書的關系。行業在科技書領域深耕多年,各大出版機構都積累了很多成熟的經驗和圖書產品。隨著科技行業特別是軟件開發和電子設計行業的發展,軟件、硬件等迭代升級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需要我們要對這類重點圖書及時做好修訂和再版升級。第二,要規劃好熱點圖書產品。科技類圖書由于受技術發展速度和知識體系框架的約束,所以有很強的產品規劃性。同時,一些新技術、新概念,如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往往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也是各大科技出版機構必須及時跟進的熱點,這類產品開發就需要縮短各個環節的時間,盡早制作出新產品,從而獲得先機。
二、重視生產管理,提升經營效率
圖書生產管理是出版社的核心環節,生產周期、成本控制、定價策略等都是出版機構必須時刻考慮的重要問題。下面分別進行分析介紹:
首先,要把握好科技類圖書出版的節奏。博得先機對每一個科技類圖書出版機構來說無疑都非常重要。對于科技類圖書,特別是重點產品或經典再版產品圖書,必須做到及時、按時出版。要適應市場銷售的規律,按市場的節奏來調控出版的節奏和時機。比如求職類和圖書館采購類的科技產品,最好的出版時機是在春秋兩季招聘會、圖書館配會前夕。不同產品的銷售節點也有細微差別,需要在生產經營上特別注意,并積累經驗,提升效率。
其次,要合理確定印數,提升庫存周轉率,降低和控制庫存量。對科技圖書產品來說,印數是其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體現之一,也是出版社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科技書,需要對相應的圖書產品進行分類和分級。結合歷史銷售數據以及對未來市場潛力的預測,合理確定印數。同時,針對一些量大面廣的科技產品,如AutoCAD、JAVA、Python等,由于產品種類多、印量大,還要考慮庫存周轉率、銷售周期、預期利潤率等因素,制定出客觀、合理的印制計劃。
再次,把握好定價策略,實現利潤最大化。科技類圖書產品規模大、成本投入高,其定價策略對出版社盈利能力的影響至關重要。要及時對總體盈利水平進行分析,對當前圖書行業市場的總體定價情況進行調研和信息匯總,把自身的情況和行業情況對標,從而制定出版社自身的定價標準。此外,針對目前網站科技類圖書折扣大、科研機構包銷多等特點,需要有針對性地對一些產品適當提升定價,以獲得參加各類營銷推廣活動的折扣空間,并進行動態調整,及時跟進市場變化,從而提升科技類圖書的盈利能力。
最后,有效控制科技類圖書的成本。在各個環節都要樹立成本意識,堅持經營管理的精細化。比如科技類圖書與文化和少兒類圖書不同,開本一般比較固定。能用標準開本的就采用標準開本;有需要時,可以用雙色印刷來替代全彩印刷;在紙張上,盡量選用出版中心大批量集中采購的紙張;封面工藝盡量不采用特種工藝,慎用腰封、單頁、插頁等需要手工完成的工序等。
三、加強營銷推廣,打造精品
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特別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蔓延,科技類圖書讀者的主要購買渠道已經基本完成了從傳統實體書店向各大網絡商城平臺的轉變。這個變化是每個出版機構都切身感受到的,需要我們及時跟進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法和政策措施。
科技類圖書的讀者往往具備較高水平的教育和專業背景,其特殊性往往決定了相對確定和精準的讀者需求。對科技圖書出版機構來說,這個特點就決定了科技類圖書市場營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全面實現與專業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在日常經管中,需要系統地積累和構建專業讀者數據庫。利用專業讀者數據庫,做好在Email、微信、網站等平臺上的服務和營銷推廣工作。同時,對于有影響力的重點作者,可以借助作者資源推廣圖書產品。很多技術達人和業界領軍人物都有幾十萬或更多的粉絲,可以通過讓他們發表一些關注度高的話題活動,例如圖書精彩看點、周邊技術或有獎活動等,利用圖文或視頻直播等形式引導專業讀者群繼續轉發和分享,形成更強的轟動效應,從而提升科技類圖書在市場中的曝光率。
反過來看,科技類圖書與專業讀者的這種營銷推廣模式還可以幫助科技圖書出版社打造精品圖書。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出版機構可以更好地了解專業讀者新的需求,必要時可以采用有獎互動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和分析市場需求,也可以讓作者直接與讀者進行線上互動和答疑,助力作者和出版機構生產出更好的科技類精品圖書。[3]
四、結語
新形勢下我國的科技類圖書市場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要提升科技類圖書產業的經營效率和利潤,就需要全面分析與考慮科技類圖書出版的各個環節,及時評估新技術帶來的影響,切實改進和優化科技類圖書的生產模式和營銷策略,激發專業讀者的學習和購買欲望,提升科技類圖書的銷量和利潤,助力我國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參考文獻:
[1] 羅莉.淺談新形勢下科技圖書出版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科技傳播,2017(01):22-23.
[2] 樓玲玲.科技出版“走出去”背景下專業編輯能力培養[J].科技與出版,2019,38(10):125-129.
[3] 陳超英.傳統出版社向數字出版跨越的三條路徑[J].出版發行研究,2010(07):60-62.
作者簡介:尚晨(1985—),男,北京人,研究生,碩士,編輯職稱,研究方向:科技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