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要求電視新聞采編采用新型的工作策略,以更好地應對受眾的需求,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崛起的時期,通過新的工作策略可以讓其主動與受眾建立緊密聯系。基于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出要求的分析,本文總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采編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7-0143-01
一、引言
在新媒體時代,很多受眾已經開始通過其他渠道了解當前發生的國內外新聞,包括短視頻平臺、微博平臺、微信平臺等。對于傳統電視新聞媒體來說,當前的工作形勢處于被日拱一卒的境地。在今后的工作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需要全面升級,讓建立的工作體系可以更好地體現電視新聞的優勢。
二、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時效性
在新媒體工作中,無論對何種新聞的報道和采集,都需要保證新聞的時效性,才可以讓已經構建的專業工作體系具有更大的使用意義,在后續的工作階段,要讓電視新聞媒體和當前的短視頻平臺、微博微信等平臺形成合作關系,并且與其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增強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在后續的工作階段,也要具有時效性,包括對某熱點案件的起因分析、結果分析、過程分析等,都需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向受眾傳達正確的消息,才可以保證新聞的精準性。[1]
(二)趣味性
在趣味性要求中,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由于過于嚴肅,導致和當前的年輕受眾需求偏離。在當前短視頻平臺崛起階段,年輕受眾對趣味性的要求逐漸提升,包括遣詞造句、播報方式等方面。只有全面提升電視新聞的趣味性,才能增強最終的效果。當前新聞的后續跟蹤報道方式,可以說還不能滿足該需求,導致建立的新型工作體系無法更好地吸引受眾。
(三)專業化
電視新聞媒體相較于當前的自媒體以及其他平臺,一個重要特征在于專業化。所以,通過對新型新聞采編的相關要求的確定以及工作形式的探討,要確保新聞調查、稿件、播報流程等工作的專業性,讓后續的工作體系可以得到升級。另外,在滿足專業化要求的階段,尤其需要根據當前受眾感興趣的工作點和工作內容,讓后續建成的新聞宣傳模式在滿足各類宏觀要求的基礎上,體現專業化溝通渠道應有的價值。
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時效性較差
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包括新聞的采集分析、相關參數調查以及稿件的撰寫工作等,所有工作內容都要消耗一定的時間,在特定情況下難以滿足時效性要求。[2]另外,隨著當前各類直播平臺及短視頻平臺的崛起,大量受眾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了解當前發生的社會熱點問題。由于電視新聞的采編方式比較傳統,因此在時效性上難以得到保障,不能滿足當前人們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
(二)趣味性不足
在當前的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無論是稿件的撰寫還是新聞的播報形式,都較為傳統,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年輕受眾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了電視新聞的受眾接受度。另外,在專業化的新聞播報中要求采用專業語言傳播各類信息,采用原有的播報模式會導致電視新聞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后續工作的落實。同時,在專業化的工作體系中,要求建成的新型工作系統要能夠正確發揮應有的作用,借助多個平臺的共同協作模式吸引更多受眾。但當前電視新聞的趣味性顯然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四、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策略
(一)提升時效性
要提升新聞的時效性,首先要預測當前可能發生的社會熱點,并且派專業的采訪人員或者新聞調查人員到該地進行信息采集和對比,為新聞報道做好前期準備。其次要求可根據當前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中相關視頻,深入了解不同地區的新聞事件發生情況,并憑借從業人員的敏銳度確定該新聞事件是否屬于重大社會新聞事件,第一時間派專業記者參與調查。最后通過對當前網絡用戶的了解和預期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探討,研究后續跟蹤性結果的發布時機。
例如,受眾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的內容了解到當地一家機械加工企業未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處理污水并直接排放,導致當地的河流遭到污染,而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該新聞只在較小范圍內得到宣傳。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體系中,可以通過配置調查人員、后續跟蹤新聞事件等工作,全面精準地分析原因,以全面探討該問題是否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這樣才可以確保得到的各項調查結果具有極高的精確性。
(二)提升趣味性
在提升趣味性過程中,首先要根據當前受眾所接觸的網絡平臺類型合理確定,其次是對遣詞造句方面的進一步探討,最后是要保證新聞傳播原則的各項要求下可采用的策略,通過該方法才可能提升新聞的趣味性。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已經入駐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并通過“主播說聯播”節目,講解當前國際國內發生的各類重要新聞事件,并采用年輕受眾易接受的網絡詞語進行播報。同時,《新聞聯播》節目本身也開始逐漸向年輕化方向發展,在今后提升趣味性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該形式全面提高新聞對潛在受眾的吸引力,如《新聞聯播》在某期節目中使用的語句為“美方的做法令人噴飯”,該詞屬于網絡用語。采用這種形式既不會喪失新聞播報的嚴肅性,也具備更高的趣味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
(三)發展專業化
在專業化過程中,一方面要研究新聞播報過程中需要采用的詞和語句,另一方面要深入探討當前該新聞事件的播報時機和播報內容,只有所有工作都符合要求的情況下才可以視作符合要求。在專業化發展中,一方面編導系統的工作人員要按照原有的思維和要求了解當前新聞事件的類型并參與調查,同時要求其能夠全面探討當前的各類網絡詞語以及年輕受眾感興趣的新聞內容,通過這種形式才能讓專業化稿件撰寫模式和新聞播報形式更貼合年輕受眾,同時在網絡平臺的運營中也要由官方人員參與,各類賬號要與平臺融合,由專業的運維系統人員參與,才能讓官方賬號更好地吸引受眾。
(四)構造體系化
在構造體系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求建立的新型新聞采編系統能夠和新媒體時代下的自媒體平臺形成優質的銜接,讓最終建立的工作系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新聞熱點,另一方面要求新建立的體系可以形成融媒體系統,以加強對相關信息的宣傳力度。[3]例如,中央電視臺的電影頻道是我國的首個融媒體平臺,當前已經在多個平臺建立了官方賬號,并且其根據當前的社會新聞熱點改換播放的節目單,其本身在和用戶交流時采用更貼合當前網絡用戶的思維模式和語言,通過建立的體系化策略可更好地吸引年輕受眾。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問題包括時效性較差、趣味性不足和專業化發展停滯等。對于時效性,可借助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獲得新聞信息,派專業人員開展高效調查;對于趣味性,要采用當前年輕受眾感興趣的平臺和網絡用語;對于專業化,要規避不正確的詞語和語句,必須經過精確調查后給出結果。
參考文獻:
[1] 關向榮.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9,3(35):140+142.
[2] 楊永生.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采編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22):165-166.
[3] 周媛媛.淺談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1):124.
作者簡介:于宏(1974—),女,遼寧興城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