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融媒體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雙重作用下,廣播電臺的融媒體發展之路越來越清晰。為了能夠繼續保持廣播電臺在媒體行業的地位,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作為廣播電臺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編輯策劃能力必須得到重視和加強。本文從融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特點出發,對廣播電臺編輯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進行闡述,并從多個方面提出融媒體視角下的廣播電臺編輯的策劃能力重構的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電臺;編輯策劃能力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4-0083-01
“互聯網+”時代的深入推進,促進了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廣播電視節目必須適應時代而進行相應的調整。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如今,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守著電視機和廣播來探索世界、獲知信息,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終端將網絡引入了千家萬戶,為人們帶來了獲取信息更快、更便捷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融合已經演變為融合媒體,并將長期發展下去,人們對廣播電臺依賴性的減弱使得廣播電臺必須依靠內容質量的提高來維持其主流媒體的地位和作用。在這個基礎上,編輯作為廣播電臺的核心環節,必須有所完善、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究其根源,編輯人員的策劃能力才是決定廣播電臺節目質量的關鍵因素。
一、融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特點
(一)數量龐大
融媒體是一種理念,是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做加法,使兩者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廣播、電視、互聯網的優勢互為整合,互為利用,三者為同一個目標服務,三者資源上的融通使得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融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匯聚與共享,信息的數量也日漸龐大。任何一個新聞事件都能夠衍生出與之相關的成百上千的信息,可見,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信息是海量的。
(二)傳播迅速
互聯網的產生使得信息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而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工具和手段更多,新聞信息的時效性變得更強。每一個聽眾都可以隨時通過微信、微博等媒體工具將信息接收進來,同時也可以將信息傳播出去,從而成為新聞信息的傳播工具。與此同時,新聞的制作周期也比之前大大縮短,[1]在這個要求快速傳播的信息時代,編輯的策劃制作能力受到了考驗。
(三)支持互動
有研究認為,如今,媒體行業已經進入了“互媒體行業”,“互媒體行業”,顧名思義,就是傳統的單向信息傳播已經轉變為雙向傳播。融媒體的視角下,這種雙向傳播以及發布者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更為明顯。每個人都可以對新聞信息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這些言論則會對輿論產生一些影響。
二、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臺編輯需要具有的編輯策劃能力
(一)政治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四向”,增強“四力”,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2]廣播電臺作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陣地,其節目內容必須有正確的政治導向和政治立場,必須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優質信息,廣播電臺編輯的作用不容忽視。只有編輯人員具備較好的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才能夠把握住節目的政治方向,才能夠策劃出深入人心并具有積極意義的節目。
(二)信息處理能力
編輯的策劃能力包含多重內容,對新聞信息的辨別和篩選是編輯策劃的基礎。海量的信息資源中,可用的、能夠制作出高質量節目內容的信息并不多,并且有很多都需要編輯人員根據策劃的要求和目的進行整理。因此,編輯需要借助語言工具、采編系統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協助完成信息的辨別、整合與篩選工作。
(三)文字處理能力
文字處理能力是編輯策劃的必要條件。整理好后的新聞信息需要編輯根據策劃的實際情況撰寫策劃案或相關文案,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語言使用的規范化,尤其是一些網絡語言和新興詞語,在策劃節目中要盡可能避免或查證后再加入。
(四)創新創造能力
策劃最需要的就是創意。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應該在與時俱進的思想覺悟中進一步提升其創新創造的能力;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現事件的本質,在節目策劃、編輯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的思考,試圖從全新的視角制作出特色鮮明、與眾不同的節目。
三、融媒體視角下的廣播電臺編輯策劃能力重構路徑
(一)提升思想覺悟,增強社會責任
廣播電臺是新聞傳播的主要媒體平臺,具有主流媒體的權威性,也是新聞輿論的喉舌。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必須認識到廣播電臺在媒體行業中的重要作用,在策劃節目時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講政治是基本的工作要求,編輯人員要從自身做起,堅持正確的新聞志向和正確的工作取向,不斷提升思想覺悟,加強政治能力建設,心系國家,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與此同時,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還應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價值所在以及工作職責的要求,[3]增強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有助于策劃出好的節目內容,將正能量傳遞給聽眾。
(二)注重素質提升,強化專業能力
1.增強知識儲備,增強信息處理能力。新聞信息包羅萬象,編輯人員作為信息的處理者,要對信息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具備政治、科學技術、軍事法律等多方面、多領域、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因此,編輯人員在日常積累中就要涉獵廣泛,不斷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對信息辨別、判斷、審核、篩選的能力,保證節目內容策劃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
2.端正工作態度,增強編輯策劃能力。態度決定一切,廣播電臺的編輯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策劃能力。融媒體視角下,新聞信息的數量激增,為了保證節目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編輯人員在策劃中要注意新聞內容的邏輯檢查和背景調查,對于編輯應具備的文字寫作能力和新聞編排能力要通過定期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持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編輯人員應始終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擔當作為的工作表現,促進自身編輯策劃能力的提升。
3.重視日常積累,增強新聞感知能力。編輯的能力建設大部分要依靠平時的經驗積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關注焦點已經從物質文化逐漸轉向了精神文化。編輯人員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觀察,增強新聞感知的能力和新聞敏感性,對可能用到的素材要積累下來,形成自己的素材庫。同時,要以聽眾的需求為導向,關注政治、關注民生,并從中選取合適的新聞內容進行節目策劃。
(三)注重深入思考,增強創新能力
“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一篇文章、一個節目的靈魂是立意。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應該將選題放在策劃能力提升的重要位置上。對手中所掌握的新聞信息和線索要仔細深入地思考,并通過持續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創新能力。面對聽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編輯人員需要有打破常規的勇氣,用吸引而不脫離實際的手法來完成節目的編輯策劃,助力節目的創意發展,提升廣播電臺在行業中的競爭力。[3]
四、結語
廣播電臺的編輯人員是廣播電臺的核心競爭力,編輯人員的策劃能力則是節目質量和收視率的保證。因此,廣播電臺必須從多方面對編輯人員的策劃能力進行改造重塑,增強其政治意識的同時,提升其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多面化地吸收社會新聞,做出更好的節目策劃,增強廣播媒體的活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顏家兵.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重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2):132+231.
[2] 習近平這些要求,新聞工作者要牢記[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11/08/ c_1123680388.htm,2018-11-08.
[3] 李春好.論廣播電臺編輯的社會責任及創意策劃[EB/ OL].搜狐網,http://www.sohu.com/a/141569953_281328,2017-05-18.
作者簡介:楊瀅(1986—),女,安徽宿州人,本科,中級編輯職稱,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