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雖然有其突出的優勢,如優質的聲音與圖像、視聽的結合和強烈的場景感,在媒體行業地位較高,擁有強大的話語權。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及面臨的發展困境。地方電視臺的發展處于尷尬和不利的境地,除了利用當地的新聞資源制作簡單的“新聞快餐”,地方電視臺要如何突出重圍?依靠當地的文化資源打造本土品牌電視欄目,是個值得深思的建議。喀什人文資源豐富,如果說“瓜果之鄉”是對喀什物產的最佳代言,是喀什自然資源的名片,那么毫無疑問,“歌舞之鄉”“ 民族風情之都”以及頗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是喀什最值得驕傲的優勢。本文依托喀什的人文資源,對打造品牌電視欄目進行探討。
關鍵詞:喀什;文化資源;電視欄目;電視媒體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6-0094-02
一、引言
近年來,喀什廣播電影電視局、喀什廣播電視臺的領導十分重視電視欄目的創新和改革,審時度勢調整組建了社教文藝部,并緊跟時代步伐,精心策劃,全力打造了推出了關注民生、講述百姓故事的民生類欄目《社會傳真》《萬家燈火》,挖掘喀什文化、展示西部明珠魅力的旅游文化類欄目《魅力喀什》《喀什我最牛》,傳播現代文明、倡導時尚生活方式的生活服務類欄目《生活周刊》《衛生與健康》《今日喀什》,聚焦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講述創業就業故事的經濟類欄目《致富有道》《職等你來》。這些自辦欄目由社教文藝部集中經營管理,無論是采編播人員的配置,還是設備資金的投入,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這些自辦欄目結合各自定位,充分發揮欄目優勢,重點圍繞加快喀什特區的建設、打造中國西部明珠的主題,創新開展欄目宣傳,不斷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為喀什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也豐富了喀什的電視節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明確提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要依靠明確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引導,第一,以現代文化為先導,科技和教育為支撐,加快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第二,堅持加快改革開放,建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和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美好新疆。”這些觀點在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喀什也是如此。它找到了解決新疆各種社會矛盾和經濟問題的關鍵,所以自治區黨委提出的觀點,是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關鍵[1]。它為喀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以現代文化為導向,把文化放在大發展的主導地位。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堅持現代文化的指導,做好思想引導,新疆一定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期穩定。作為傳播現代文化、倡導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電視媒體已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喀什電視人應該大有所為。
二、挖掘優勢人文資源是前提
要辦好一檔有地域特色的品牌電視欄目,了解與研究本地區的優勢人文資源這點非常重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運籌帷幄。作為聞名遐邇的古絲綢之路重鎮,喀什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民族遷徙的大舞臺,擁有多樣的民族文化,是文化交融共存的百花園。中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曾經提到:“在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遼闊、體系完備、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教四大文化體系,沒有第五種,這四種文化體系交匯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新疆的喀什和甘肅的敦煌。”在喀什本土,世界三大語言體系,即漢藏語系、印歐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共存。可以說,喀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帶。在這里,古老元素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喀什區位優勢明顯、歷史底蘊豐富、文化內涵厚重,且擁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和不同于中國其他省市的自然風光。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和藝術資源不僅來自喀什,來自全國,其中一些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喀什廣播電視臺應該做好文化資源和藝術資源的挖掘工作。進一步挖掘喀什獨特的文化資源,辦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電視欄目,是喀什廣播電視臺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2]。
三、精心策劃欄目是關鍵
如果一個地方的電視節目想吸引全國觀眾的注意,除非報道真正具有影響力和傳播價值的大事,否則必須有廣闊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整合資源,發展優勢和隱藏劣勢。地方電視臺要在困境中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須發揮當地的人文資源優勢,精心組織和策劃,打造自己省市有特色、有價值的品牌欄目。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受眾,進而在媒體行業的激烈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眾所周知,21世紀伊始,中央電視臺和省級電視臺就開始著力實施“專業化、個性化、精品化”的改革。結合實際情況,著力推進“渠道專業化”向“專業渠道品牌化”轉變,著力培育和塑造渠道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完善管理模式,喀什廣播電視臺打造了一批高質量、高品位的知名欄目和節目,增強了核心競爭力,正確引導了輿論,大大提高了整體品牌實力和受眾份額。
在打造新特區、建設新喀什的今天,喀什廣播電視臺在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欄目的實踐中,從欄目的包裝到欄目的定位,從欄目的選題到欄目的策劃,甚至對采編流程都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探索。
四、品牌化制作是成功的保障
品牌是產品的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名牌產品的品牌。這種解釋雖然不夠全面,就像沒有品牌優勢的牌子,也能算得上是品牌。在大牌沒火之前,它就算不上品牌了嗎?這顯然是不正確的。但它揭示了一個基本信息,即品牌是現代市場社會運作的結果,是一種與環境等因素有機結合的發展狀態[3]。只有當地方電視臺形成品牌,觀眾才會認可電視臺創作的節目,才會對電視臺創作的節目情有獨鐘。
如何進行地方臺電視節目的品牌化推廣和節目制作,已經有很多電視臺掌握了實踐經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找準角度。切入主題的角度一定要合適,內容要有感染力。在體裁和內容選擇上,要按照“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要求,充分挖掘本地的優勢人文資源,營造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第二,精心包裝,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這對經濟相對落后的喀什來說,還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高素質專業人員短缺,設備和投入不足。因此,電視臺要從本地高校與發達地區引進高素質的電視欄目包裝人才,為電視節目的品牌化制作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同時,電視臺還要加大對相關技術設備的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引進和采購先進的欄目包裝設備。
第三,積極推廣和營銷。現在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所有市場行為的發生或多或少都與消費相關,電視臺應該樹立市場意識和經營理念。以電視節目為例,任何節目都離不開單位的支持和企業的贊助。有了企業外力的支持,節目才能正常播出。即使是湖南衛視、浙江衛視這些大型媒體集團,也需要各種品牌的贊助和支持,更不要說地方電視臺了。地方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的是,哪些企業可以贊助本臺的節目,本臺的節目能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利益,贊助效果的好壞取決于節目收視率的高低。喀什廣播電視臺的自辦節目品質都不錯,關鍵就是市場化不足,因此也要進一步拓展市場化運作方式。除了通過企業贊助獲得資金支持之外,節目制作完成后還存在包裝和營銷問題,如密集廣告應該怎么在節目中投放這類問題,都要召開專門的研討會和專題討論會,它們都是提高電視節目收視率的必要手段[4]。要充分利用各種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在內的媒體手段,以及微信、互聯網等先進的信息傳播手段進行宣傳,讓企業了解地方電視臺的優質資源,從而為節目提供贊助。同時,還可以利用電視欄目進行品牌擴張,組織和安排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事件,擴大電視欄目的影響力,提升電視欄目的親和力,進一步拉近電視欄目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幫助和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穩定的收視習慣,進而有效打造電視欄目品牌。
五、品牌化經營是重點
地方電視臺不僅要做好充分挖掘人文資源、精心策劃欄目、品牌化制作欄目等工作,還要對電視欄目進行品牌化的經營。首先,要準確進行品牌定位。品牌化經營的首要步驟就是做好品牌定位。電視欄目的品牌定位主要指從目標受眾和市場需求出發,在此基礎上對電視欄目的形式與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幫助社會公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和掌握電視欄目的類型與指向,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視欄目。需要注意的是,電視媒體從業人員要對品牌進行準確的定位,必須重點關注電視欄目的差異化,將本臺的電視欄目與其他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區分開來,保證節目的獨特性與新穎性。其次,要進行有效的品牌推廣。僅僅打造一個品牌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品牌推廣,讓別人知曉該品牌[5]。電視欄目要充分利用電視媒體進行廣告宣傳,發展和維護公共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電視欄目品牌運營過程中的阻礙因素。巧妙運用文化因素發展和拉近電視欄目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增強觀眾對電視欄目的認同感與親切感。最后,要進行有效的品牌維護。除了上述兩項工作外,相關人員還要做好品牌維護工作。根據現有理論體系,事先科學地預測與判斷品牌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診斷電視欄目品牌的現狀,預估品牌未來的發展情況,尋找其中的潛在問題,為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充足的準備時間。
六、結語
面對當前媒體市場的壓力,地方電視臺必須充分了解當地的人文資源優勢,精心策劃節目,做好品牌推廣和節目宣傳工作,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地方電視臺只有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有了進一步辦好欄目的想法,才能突出重圍,在媒體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參考文獻:
[1] 李淑文,于金銘,黃梅.電視文化類節目傳承與傳播文化基因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電視,2020(06):50-53.
[2] 杜娟娟.媒體融合時代小眾文化綜藝節目如何突破圈層?[J].視聽界,2020(03):23-25+29.
[3] 雷英.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品牌效應與文化影響研究——兼談湖南衛視品牌在“一帶一路”中的“外溢”效應[J].視聽,2019(07):7-9.
[4] 江昱鳴.以“文化力”助推我國省級電視臺旅游類節目發展[J].黃山學院學報,2015,17(06):102-104.
[5] 顧戈.地方電視臺以文化節目樹立品牌形象策略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2(02):82-86.
作者簡介:張立根(1968—),男,本科,主任記者,主要研究方向:電視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