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時期,我國社會經濟與科技迅猛發展,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新興媒體由此誕生。新興媒體作為現代交流與傳遞信息的工具,在部分領域逐漸取代了傳統媒體的地位,這對于傳統媒體行業而言,可謂是機遇和挑戰并存。而如何尋求與新興媒體的合作,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現優勢互補,達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目的,成為傳統媒體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鑒于此,文章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的特征、動力與路徑進行詳細論述,旨在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進而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特征;動力;路徑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5-0124-02
一、前言
傳統媒體主要包括報紙、廣播與電視等傳播形式,而新媒體主要是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以數字介質為載體,主要包括微博、微信、聚合類資訊客戶端和聚合類音視頻客戶端等。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很多領域,新媒體逐漸替代了傳統媒體。新媒體同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方式多元、內容分發精準、互動性強等諸多優點。在新媒體平臺上,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傳播者。而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于其權威性強、信譽度和大眾認可度比較高,這是新媒體目前難以比肩的。為此,需要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和研究,以實現最理想的效果。
二、傳統媒體、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趨勢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如今大環境背景下,盡管表現形式與影響范圍不同,然而,二者卻有著相同的服務目標,即為社會大眾服務。為此,二者在融合發展中的基礎條件是一致的。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中,從某種程度來說,傳統媒體的主動權與信息控制權是被新興媒體壓縮的,且受眾數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縱觀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二者融合的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與可行性。一方面,傳統媒體為適應新時代的改革,需要新媒體提供更多的新方法與技術支持,進而助力傳統媒體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將因循守舊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新興媒體雖然在傳播的過程中利用了先進的技術,然而想在大眾傳播中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則又離不開傳統媒體的支持。由此可證,傳統媒體同新媒體融合,可以說是大數據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選擇,兩者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但又互相競爭,各有不同的優勢。
三、大數據時代下媒體發展特征
隨著大數據時代數據處理能力的顯著增強,使得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新媒體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新媒體所報道的消息嚴謹度不夠,缺乏一定的權威性等,這就亟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1]。
(一)更深入地進入人們的生活
大數據時代使得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物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新媒體開闊了人們社交活動的范圍,特別是手機移動通訊的發展,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借助于微信或QQ更加密切,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新媒體行業從信息的采集到內容的發布都圍繞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展開,使得人們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新聞資訊。
(二)更深入地進入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領域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更深入地進入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領域,新媒體平臺已成為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發布信息和宣傳報道的重要途徑,甚至個人也非常依賴新媒體,特別是一些電視電影明星,他們都會使用新媒體來進行信息的傳遞并與粉絲進行溝通。因此,新媒體的誕生以及廣泛的應用,使得人們的意識形態領域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可以說是顛覆了人們彼此間的交流形式。
(三)聚集了所有媒體資源
新媒體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可以充分調動社會上全部的媒體資源。鑒于新媒體資源的廣泛性,它的受眾群體也是較為廣泛的,相對于以前的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具有更加廣闊的工作空間,而且工作內容更加多樣化,使受眾群體成功掙脫了固定時間或應用不方便載體接收信息的限制。
四、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動力
當前時期,新媒體的產業技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新媒體產業技術能夠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完全是依賴于網絡效應,也就是互聯網用戶數量的增加。在我國當前的網絡經濟中,對于網絡建設投入的成本較高,而且在網絡收入方面得到的報酬,也呈現出了一種遞增的趨勢,這說明了我國在新媒體產品開發,以及技術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本,一旦新媒體產品、技術開發走向成熟,就會對傳統媒體產生較大的沖擊力。互聯網使用人數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廣告業的繁榮發展。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進步是大數據時代體現出來的顯著特征,且新媒體技術的誕生也意味著現代傳媒業已然改變了傳播方式[2]。正是這些技術的出現,也助力了我國傳媒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了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路徑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傳統媒體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并尋求全新的方式立足并發展。想要更好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履,當前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就是推動傳統媒體同新媒體的有效融合。傳統媒體若一直秉持傳統思想,墨守成規,勢必會被新媒體取代,但當前新媒體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又離不開傳統媒體的支持。
(一)雙方資源整合,取長補短促發展
內容的權威性、客觀性、真實性以及嚴肅性是傳統媒體體現出來的優勢特點,且傳統媒體影響范圍十分廣泛,這就使其內容更為豐富。而對于新媒體而言,其優勢特點主要體現在趣味性、廣泛性、互動性和時效性,以及對傳播數據的精準統計和分析[3]。相對而言,互聯網媒體的粉絲數量龐大,然而,對于原創內容的生產力卻十分匱乏,且題材少,其中的人文精神與內涵不足,而且不能精準把握輿論導向。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中,二者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所以,需要將雙方的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配置優勢資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切實貫徹黨中央有關整合和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方針政策,進而為黨的方針政策的傳播保駕護航。
(二)有效利用新媒體互動性
為了更好地發揮媒體影響力,吸引更多受眾,實際開展信息傳播操作時,需要重視并強化和觀眾的交流及互動,積極優化受眾體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經歷一定的競爭,但相對而言,基于當今時代背景,傳統媒體發展的難度相對更大,所以有必要重視和利用新媒體優勢,推動自身發展。以現如今備受關注的選秀節目為例,此類節目較為符合現今年輕受眾的娛樂需求,其中不僅融入了現代化的傳播理念,且在傳播過程中,將網絡和傳統電視媒體的優勢都發揮了出來,使其傳播范圍極廣[4]。新媒體平臺的產生為受眾帶來了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通過媒體和受眾間的良性交流及互動,可以實現有效推動傳統媒體發展的目的,增加資源的實際利用率。
(三)正確引導輿論導向,搶占主陣地
當前時期,社會經濟與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逐漸邁向了信息化時代,作為信息傳遞的共享方式,媒體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此種信息化大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同新媒體融合所形成的全媒體作為一種強力輿論工具,更需要將引導作用發揮好。所以,想要讓傳統媒體更好地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則有必要將其同新媒體進行融合,進而提升廣大受眾的參與積極性,更好地引導輿論風向,以實現社會正能量的有效傳播[5]。在實現權威的前提下,全媒體時代能夠充分發揮其靈活性和積極性,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和各種變化趨勢,將新媒體的及時性、互動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提升媒體傳播效果。傳統媒體具有權威性的特點,才不會受到各種輿論的影響,同時發揮新媒體的互動性與及時性特點,增強傳播的效果,以此來凝聚社會力量,引導輿論新風向,搶占主陣地。
(四)提升媒體的影響力與公信力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想要順利融合,需要堅守一定的原則,在網絡熱點和流量趨勢的作用下,我們不能失去作為公共媒體的公信力。傳統媒體,萬萬不可為了個人利益而忽視公共權益,盲目追求熱點和流量,進而制造同社會無關且沒有價值的新聞媒體內容,甚至制造負面社會輿論。我們應用新媒體主要是為了制作更加優質、真實性高且專業的新聞媒體內容,全面提升素質,更好地發揮黨的喉舌作用,宣傳各類方針政策。所以,對于新媒體而言,不管應用哪種方式,都需要始終堅持新聞媒體的道德底線,確保傳播內容的真實、可靠、客觀、嚴肅、權威。在促進傳統、新興媒體融合的同時,要持續提升新聞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六、結語
當前階段,要提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速度,使其能夠在實現自身良好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服務黨和人民,將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進而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此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作為媒體人,需要在這種新形勢下,抓住機遇,爭取為媒體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汪涓.少數民族地區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探討[J].中國地市報人,2017(07):24-25.
[2] 溫江華.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彭水日報社推進全媒體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地市報人,2018(09):33-34.
[3] 高啟祥.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能力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08):65.
[4] 董文輝,鄭冠雯,柯成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技術問題分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8,45(08):148-150.
[5] 翟海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探索與愿景思考——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愿景與路徑》[J].傳媒,2018(03):99-100.
作者簡介:韓蒙(1980—),男,遼寧阜新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媒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