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全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媒介的融合發展彌補了傳統電子音像出版的不足,帶來了電子音像出版的全新模式。同時,出版行業對電子音像編輯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作為出版環節中的核心要素之一,電子音像編輯的專業素質對音像出版物的品質有直接的影響。本文論述數字媒體環境中電子音像編輯應具有的素質,并探析其專業發展方向。
關鍵詞:數字媒體;電子音像編輯;專業素質;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23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5-0196-02
一、引言
數字媒體是以文化為背景,以科技為傳播手段,涉及文化、教育、商業、藝術、管理等多個領域,集合了各種信息和文化類型的綜合體。它以音頻、文字、影像、圖片等各種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數字化貫穿了數字媒體從內容采集、生成到傳播的整個過程。近年來,數字媒體被看成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之一,在我國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數字技術會影響我國各領域的發展,目前它對傳統電子音像出版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促使電子音像出版的選題策劃、編輯制作、宣傳推廣以及最終運營都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
二、電子音像編輯在數字媒體環境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在計算機、互聯網及智能終端迅猛發展之前,人們想看某部電影、電視劇需要到音像店里租光盤,學生想要聽音樂、使用語音輔助資料、搜集視頻學習資料需要到音像店里買光盤,但在信息技術和數字媒體的沖擊下,音像店紛紛關門,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書店,售賣的電子音像制品的品種都越來越少。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物由于受到地域、時間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不再受到大眾的追捧,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和歷史潮流中[1]。
數字媒體環境中,人們可以使用媒體資源,隨時隨地觀看電影、聽音樂、學習,并且更重要的是,數字媒體對人們所需信息的定位更精準、輸出的媒體信息更豐富、信息編制質量更高,這些優點可以極大地滿足人們對信息的各種需求,而這些優點基本都是傳統電子音像出版沒有的,因此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逐漸被淘汰。
傳統電子音像出版受到了數字媒體的沖擊,這對行業發展來說是一種挑戰。面對挑戰,電子音像出版不應選擇主動退出歷史的潮流,而是要善于利用數字媒體帶來的便利和獨特的優勢,尋求新的出路。這就要求電子音像編輯在數字媒體環境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打破常規,探索新的發展機會,變被動變革為主動創新,善于利用數字化技術,彌補傳統電子音像出版的不足,為電子音像出版行業帶來新的生機。
三、電子音像編輯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途徑
(一)改變思想,正視數字化變革
新事物的發展需要人們突破固有思想的束縛,擁抱變化,與時俱進,提升自我。電子音像出版也是一樣,電子音像編輯應正視數字媒體的優勢,改變原有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新媒體技術,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很多電子音像編輯因循守舊、排斥數字化,沒有清楚地看到數字化給電子音像出版行業帶來的機遇,思想和整體素質沒有順應行業的發展。數字化雖然沖擊了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但是也給電子音像出版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只有提高電子音像編輯的綜合素質,將數字化與傳統媒體結合起來,電子音像出版才能在新時代找到生存的道路[2]。
(二)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守出版物質量底線
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中,需要有專業的電子音像編輯,電子音像作品才能出版,而在數字媒體環境中,人人都可以在數字化媒介上成為數字化內容的生產者、編輯者、發表者、傳播者,在這種泥沙俱下的傳播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人們在數字化媒介上發表惡意中傷的言論,捏造虛假新聞,傳播暴力、色情影像,發布粗制濫造的教育資源,發表各類未經證實的誤導性知識和信息,這些信息混淆視聽,嚴重危害人們的權益。
數字媒體環境中,一部分信息失去了可信性、權威性和真實性,會破壞社會的法律秩序。電子音像編輯作為信息內容的選擇者、策劃者、加工者和推薦者,在數字媒體環境下,要對編輯的功能和責任進行再認識,履行在出版物內容上的把關責任,追求正能量和求真品格,堅決抵制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始終堅持出版物質量第一。
(三)變被動為主動,多途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數字媒體環境中,內容信息的富媒體性、多樣性、關聯性、開放性等諸多特點對電子音像編輯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音像出版企業應把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作為編輯上崗的重要條件,根據行業發展動態,定期為電子音像編輯提供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更新和提高編輯的思想觀念和業務能力。
數字媒體環境為電子音像編輯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多資源和渠道,互聯網上的行業論壇、社群、微信公眾號匯集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專業方向的電子音像編輯,人們可以通過這類平臺交流工作經驗和看法,互通有無、共同進步;隨著知識付費行業的日漸成熟,網絡上還有大量的針對職業培訓的多媒體資源,其中不乏與電子音像出版行業相關的媒體制作、傳播、營銷、運營、人際溝通、項目管理等課程和資源,編輯只要有心、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把這些學習資源融會貫通,轉化成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有的放矢,著重培養信息捕捉和判斷能力
在電子音像編輯應具備的綜合素質里,最重要的素質之一是對信息的捕捉和判斷能力,這是編輯做好選題策劃工作的前置條件之一。上到國家的方針政策,下到周圍用戶的使用習慣,電子音像編輯都要關注其動態,并善于從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結合電子音像出版的特點,策劃、制作相關出版物[3]。
例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這些利國利民的政策信息,都可以轉化成鮮活、具體的媒體資源和出版物,展現出版物的文化和社會價值。
再例如,在教育領域,為加快推動教育信息化轉型升級,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教育部實施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并且近年來每年都發布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在這些政策文件中,能找到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路徑、措施及重點項目,包括智慧校園、數字教材、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訓、“互聯網+”示范區。這些信息都指向了大量的選題策劃和電子音像出版物,電子音像編輯要基于對教育發展的準確判斷,結合市場需求、用戶使用模式、付費模式等眾多因素,提煉出有市場價值的選題。
(五)擁抱新媒體,加強跨界融合
傳統出版與新媒體出版的融合發展,需要打通出版產業鏈中內容、技術、營銷和衍生服務的各個環節。電子音像編輯除了要與圖書社、制作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外,還需要多接觸新媒體中的技術商、平臺商、運營商,在業務中建立彼此的關聯,通過合作實現跨界融合。
在資源融合方面,電子音像出版社一般擁有較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通過產業間的協作、行業間的合作,深化公司內外資源的融合。除了獨立策劃電子音像類選題,電子音像編輯還要充分利用與同行、兄弟出版社的合作關系,基于圖書選題來策劃電子音像類選題,使社會影響和效益達到最大化。
在渠道融合方面,目前實體產品銷售已經很難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探索多元化營收渠道勢在必行。電子音像編輯要根據出版方式、出版形式的變化,重新構建電子音像出版物的運營模式。建議將原有門市書店銷售、行業系統訂購與招投標采購、互聯網運營等新型渠道相結合,積極拓展微店、京東、天貓、當當等互聯網電商渠道;根據人們的閱讀、學習習慣在數字媒體環境下發生的變化,轉變產品銷售形式,把出版內容編排成資源包,通過知識服務平臺收取使用費。
(六)改進考核方式,激勵電子音像編輯自我提高和發展
在數字媒體環境下,電子音像編輯的工作方式和輸出成果都發生了變化,因此電子音像出版企業對編輯原有的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應該進行改良和優化。有相當一部分電子音像出版企業把編輯的工作量和出勤率作為業績的主要考核標準,這種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出版環境,影響了編輯的工作積極性,也不利于編輯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良好的考核方式應能鼓勵編輯積極主動思考,創新和創造,容許一定程度的試錯,鼓勵自主學習更新專業知識,把選題質量、創新性、社會價值、經濟效益等作為主要的考核依據。只有建立良好、正向的考核體系,才能不斷培養出優秀的電子音像出版編輯,進而推動電子音像出版行業健康發展。
四、結語
數字化技術和媒體的融合發展給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電子音像編輯應該順應變化、轉變觀念、補齊短板、把握機遇,針對數字媒體的特點,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加和提升電子音像出版物的內涵和質量,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張穎雪.“互聯網+”下傳統音像出版業的轉型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8,09(03):249-250.
[2] 張穎雪.全媒體出版時代音像編輯的挑戰[J].科技傳播,2018,10(09):163-164.
[3] 吐爾遜娜依·艾海提.數字化下音像編輯專業素質和技能的發展與探究[J].傳播與版權,2017(01):69-70+73.
作者簡介:祝梅(1981—),女,江西景德鎮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出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