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存在著低下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只有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中對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問題作一個淺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教學工具;課程資源;實踐活動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師的數學教學需要必須的教學工具,教師的教師工具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教師利用好了教學工具,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要利用好課程資源,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是多種的,教師對課程資源有了充分的運用,既能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數學課程,又可以促進數學的教學效率。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實踐活動,以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便捷的學會數學知識,以促進數學的有效教學。
一、運用教學工具促進有效教學
教學工具在數學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數學教學中只有學生運用好了教學工具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學工具有很多,從粉筆、圓規、三角尺到計算器,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工具,在以前的數學教學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現代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多媒體技術已經走進了各行各業,在數學的教學中多媒體已經成了教師主要的教學工具,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多媒體,這樣才能促進數學的有效教學。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更加的簡潔,從而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長方體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眾所周知,長方體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一項知識,這是因為長方體是一種立體圖形,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而學生往往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候因為難以抽象出立體圖像而無法學會這部分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就可以使學生在多媒體動態的狀態下學習這部分的知識,學生就可以很快速的掌握這部分的內容,也就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可見,在數學的課堂上教學工具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重視教學工具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二、利用課程資源促進有效教學
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善于運用數學的課程資源,只有教師良好的運用課程資源,才能使學生高效的學習數學。關于數學的課程資源首先就是數學課本,課本是學生最先接觸的資源,數學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課本進行的,只有學生有效的學習了課本,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在數學資源中不僅有課本,還有很多豐富多彩的事物,學生的課外輔導書是一種課程資源,網課視頻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有關數學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以使其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師對約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首先應該運用課本這個課程資源,但課本上關于約分的知識介紹的比較書面化,不易于學生的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網課的視頻資源以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約分的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有效的學會知識。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輔導書這種課程資源,在輔導書里有關于約分較難知識的演練,這對于學生深入的學習知識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開展實踐活動促進有效教學
在數學的教學中需要有實踐活動的介入,只有開展方法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才能促進數學的教學效率。在數學課程中有的課程內容是單靠教師的講授很難取得有效教學的,需要教師開展實踐活動才能使學生深入的理解課程的內涵。在數學課程中有幾何類的圖形,有數學類的演算,對于不同的內容教師可以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促進教學效率。關于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操作能力得到增強。
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形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需要引入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關于三角形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向學生講授三角形的知識,學生沒有經過實踐,那學生很難學會知識。在課堂上可以開展繪畫三角形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三角形的知識。學生在畫三角形的時候就可以理解等邊三角形的3條邊是相等的,在畫等腰三角形的時候就可以理解2條腰的邊是相等,在畫直角三角形的時候就可以理解必定有2條直角邊。教師在講授加減計算的時候也可以運用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模擬一個春游買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計算如何買票更加的劃算,以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可以學以致用,也讓學生深入的理解數學知識的用途。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重視實踐活動,還要會運用實踐活動促進教學效率,這樣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
總而言之,針對當前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教師要利用好教學工具,要利用好課程資源,要利用好實踐活動,這三項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教師利用得當才能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陸煒乾.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化錯數學"的有效應用研究[J]. 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版), 2018,(012):21.
[2]胡素芬.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8, (01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