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一
摘 要:農村“三變”改革使得農業要素具備市場化條件,推動了農業企業的發展。但是,農業企業在如何運用此機遇,提升參與市場競爭的戰略決策能力方面面臨挑戰。以ZK公司為例,分析農業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對農業企業如何增強戰略競爭能力提出建議。
關鍵詞:“三變”改革;農業企業;資源要素;戰略決策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1-0001-02
引言
自2014年貴州省六盤水市首次提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后,該模式逐漸從一種地方性的政策升格為國家性政策,并在全國各地農村全面鋪開。在先試先行的六盤水市的農村,“三變”改革,既盤活了農村閑置土地資源,又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民收入,更為廣大農村企業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隨著“三變”改革從一種模式上升為制度變革,國內對其研究逐漸增多??琢顒偟龋?017)認為,“三變”改革是農村產權制度、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的改革創新,是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破解“三農”發展難題的新路徑,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舉措[1]。周真剛(2018)認為,“三變”改革旨在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體現農村價值,創新農村發展模式[2]。梅桂英(2016)認為,“三變”改革有利于資源整合,有利于規?;洜I[3]。羅凌等(2016)指出,“三變”改革通過產業和股份將農業產業組織、村集體、農民聯結起來,是對“雙層經營”體制的一次成功嘗試,是鄧小平同志農村改革“第二飛躍”的一個實踐方向[4]。劉守英(2017)進一步指出,“三變”改革的基礎在于不同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由此也帶來了權利重組和經營方式的變革[5]。在操作層面,魏人山(2016)認為,“資源變資產”,是指村集體將確權的所有各類土地和基礎設施等集體資源,依法評估折價,通過協議或者合同方式,入股投資企業、合作社及其他經濟組織,變成代表股份權利的資產[6]。王兆陽(2017)認為,“資金變股金”,就是把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發展、扶持類資金(補貼類、救濟類、應急類資金除外),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量化折股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7]。雷昌林(2017)認為,應以入股企業為抓手,推進“農民變股東”。同時注重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產業化[8]。
“三變”改革,不僅實現了產權明晰、產權激勵、價格發現和產業融合,更最大化地整合了現有的資源。鑒于此,本文以農村“三變”改革為背景,通過對深度參與“三變”改革的ZK公司進行分析,重點討論農村企業如何通過“三變”改革實現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最大化,并加以總結歸納,以期得出相應的啟示。
一、農村“三變”改革情況及ZK公司企業發展現狀
(一)“三變”改革背景下的農業企業分析
當代農業企業是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農業企業要想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掌握更多資源,如合適的土地、穩定的勞動力、具有特色的產品、完善的營銷渠道等。在諸多資源中,最核心的就是土地資源,沒有土地資源為基礎,就算擁有更多的其他資源也不足以發展壯大?!叭儭备母锿ㄟ^將農村耕地、林地、房屋等資源入股企業,以及使農民通過勞動力集體入股,一次性解決了土地和勞動力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農業企業通過選擇能夠凸顯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完善營銷渠道等措施,就能最大化地與“三變”改革政策相融合,從而在實現社會資本最大化的同時,也帶動當地村民提高收入,實現鄉村振興。
(二)ZK公司企業發展現狀
貴州ZK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2015年,位于息烽縣石硐鎮中壩村下壩組,注冊資金3 000萬元,資產4 500萬元,現有員工56人,其中特聘獼猴桃專家、教授1人,博士2人,全職在崗碩士研究生2人,大學本科學歷4人,技術員30人,季節農民工500余人,是貴州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也是貴州省省級示范高效園區,公司主要以農產品種植、儲藏、加工、銷售為主,是一家專業化農業公司。在“三變”改革背景下,ZK公司與當地政府、村民充分合作,通過搭建企業、村、土地農戶、貧困戶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實現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三)ZK公司的SWOT分析
1.優勢。一是與當地政府合作緊密。ZK公司現擁有標準化獼猴桃示范園區共計4 800畝,均是通過村集體集中打包入股的形式獲得的,當地政府支持、農民認同的土地折價入股的模式,為企業能夠正常生產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產品質量上乘。貴州具有高海拔、氣候獨特、生態環境好、野生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是高品質獼猴桃的最佳家園。ZK公司邀請有著15年獼猴桃種植研究經驗的高校專家進行指導,確保果品質量達標,并通過SGS權威檢測,綜合檢測數據超過歐盟農產品進口標準。三是充分調動村民工作積極性。返聘當地村民在獼猴桃種植基地工作,使得當地村民除了土地經營權入股以外,還能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將公司與村民利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2.劣勢。一是品牌影響力不足。通過筆者對周圍消費者進行調查了解,99%的消費者不知道ZK公司的獼猴桃品牌,且多數商場超市沒有ZK公司旗下品牌的獼猴桃,其僅在個別高端超市有售。由此可見,ZK公司生產的獼猴桃市場競爭力并不突出。二是產品結構單一。ZK公司目前只栽培獼猴桃,且均為“貴長”品種,缺乏深加工產品,對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的抗風險能力不夠。
3.機會。一是“三變”改革已然上升為一種制度變革,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均會加大對“三變”改革的支持力度。ZK公司可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擴大種植規模,開展除獼猴桃以外的農產品栽培或農家樂等業務。二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購買水果時,不再僅限于水果的有無,而是更加注重水果的營養價值和口感。ZK公司銷售的獼猴桃質量上乘,口感上佳,價格相對要貴。但只要市場認同這種高品質的水果,那么ZK公司生產的獼猴桃必然會在獼猴桃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4.威脅。目前獼猴桃市場還屬于百家爭鳴的時期,市場競爭較激烈,不排除部分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通過打“價格戰”的形式達到“劣幣驅逐良幣”的目的,從而形成壟斷。
二、基于要素激活的農業企業發展戰略決策分析
通過對ZK公司進行SWOT分析得知,ZK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源于該公司充分貫徹落實“三變”方針思想,通過將農民分散的土地資源整合形成資產、讓農民通過土地入股變成股東、雇傭當地村民務農等形式,喚醒農村“沉睡”資源,讓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益。我國還有許許多多像ZK公司這樣的農業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應緊緊圍繞“三變”改革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戰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將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基于對ZK公司內外部環境及所面臨經營挑戰的分析所帶來的啟示,現針對農村企業發展戰略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深入整合農村各類要素。農村企業要以股權為紐帶,以村集體資料、農戶承包地使用權、貧困戶貸款入股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現有的資源、資金和勞動力要素,實現土地經營規模化,農產品種植產業化,產品銷售市場化,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的目的。通過不斷整合現有的土地等資源,削減成本,增加對供應商和購買者討價還價的資本,實現規模經濟。例如,ZK公司通過與當地農戶共同組建服務平臺,將企業、政府、村民各自所擁有的優勢資源進行優勢互補,組成由村民土地、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公司負責技術指導、經營管理、市場銷售,農戶參與種植栽培的“公司+農戶”運作模式,不僅將以往“各自為戰”的零散土地資源進行了整合,形成規?;?,并且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土地資源,更能通過返聘當地村民的形式,激發村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深入實施多元化戰略。從對ZK公司進行SWOT分析可以得知,ZK公司產品過于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作為農業企業,其經濟效益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氣好壞、是否有自然災害等客觀因素。因此,為規避類似風險,農業企業應豐富自身產品線,提升抵御風險能力。第一種是“農業+加工業”,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以農產品為原材料加工成附加值高的產品;第二種是“農業+服務業”,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休閑旅游,從而讓傳統農業的“高投入、低附加值、低產量、低效益”的“三低一高”轉向“高附加值、高產量、高效益、低投入”的新型農業。當不同產業的兩個或多個業務單元共享原材料、制造設備、廣告宣傳以及研發成本時,可能實現范圍經濟。這些戰略的制定與實施,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整合當地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
第三,大力實施產品差異化發展戰略。通過做大做強品牌,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讓廣大消費者認同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從而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農業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多數是較為普通、常見的農產品,這必然會導致企業的產品輕易消失在“茫茫人?!敝?。這就要求我們加大技術升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農業企業在吸收土地、農民資金入股后,應多向當地政府進行匯報,通過當地政府聯系宣傳媒體進行宣傳,在宣傳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先進做法的同時,也一并宣傳了企業,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曝光度。以ZK公司為例,他們也正在實施差異化戰略,無論是聘請專家進行指導,還是通過政府邀請的宣傳媒體進行宣傳,均能讓消費者從思想深處認可ZK公司的產品,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從而讓ZK公司的獼猴桃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結語
上述分析表明,“三變”改革,為農業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具體而言,農村“三變”改革,不僅通過將農村土地資源進行登記后實現產權明晰,還通過將土地資源入股企業實現產權激勵,同時也將勞動力等要素注入企業,從而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谝陨戏治?,本文得出農村企業的發展需緊緊抓住“三變”改革的機遇,通過提高戰略決策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深入整合農村各類資源,并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多元化和產品差異化戰略,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孔令剛,蔣曉嵐.農村“三變”改革目標、問題與難點突破[J].地方財政研究,2017,(7):14-18.
[2] ?周真剛.貴州省六盤水市農村“三變”改革研究述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8):206-211.
[3] ?梅桂英.六盤水市農業市場化經營現狀及“三變”改革的意義[J].現代農業科技,2016,(7):324-326.
[4] ?羅凌,崔云霞.再造與重構:貴州六盤水“三變”改革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6,(12):153-157.
[5] ?劉守英.新一輪農村改革樣本:黔省三地例證[J].改革,2017,(8):16-25.
[6] ?魏人山.“三變改革”的內涵研究[J].全國商情,2016,(23):105.
[7] ?王兆陽.農村“三變”:重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大制度創新——貴州省六盤水市農村改革調查[J].農村工作通訊,2017,(21):47-49.
[8] ?雷昌林.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深入推進“三變”改革[J].農技服務,2017,(12):188-189.
Abstract:The factors marketization by the rural“three changes” reform have given bir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but they are facing challenges in how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ir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Taking ZK compan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ed by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hance 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Key words:“three changes”reform;agricultural enterprises;resource elements;strategic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