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偉
摘 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國在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強了對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基于此,分析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必要性,并且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其對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最后提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1-0092-02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必要性
1.順應當前新形勢下的財務管理需求。當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進一步落實,是順應當前財務管理發展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可以更加有效地實施監管措施和強有力的執行流轉程序,進而保障各項活動都能夠在相應的約束下進行,還能夠彌補原有會計內容和制度上的不足,避免出現不規范的活動,并且能夠強化資金在體制內的獨立支配權,對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2.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進行有機結合。在新制度當中,首次提出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這兩個概念,不僅將這兩個內容進行了更加明確的分工,同時還將這兩項經濟業務活動體現在一套賬本當中,將二者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這是舊制度當中所沒有的。這樣能夠進一步對單位內部的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同時還能夠提高使用的效率,進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通過將業務流程標準化來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
3.更加充分發揮會計的核算職能。在新制度當中明確提出了財務核算職能,進一步凸顯出核算職能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將此作為財務管理的基礎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當中,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情因素對財務審批工作的印象,保證各個環節的客觀公正,進一步加強對相關數據的管理,以及與外部數據的應用交互,從而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將財務管理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
1.提出收入與費用核算,明確了會計核算。在新制度當中第一次提出了收入和費用要素,這改變了原有的會計核算,這兩大要素的增加更能夠反映出會計主體的運行成本,同時對于單位內部的資源管理能力和績效也可以做出更加科學的評價。此外,收入和費用要素的出現也使得會計核算更加明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單位的會計核算水平。
2.完善會計核算體系,統一會計制度。在以往的會計制度下,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制度并不統一,在核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許多的問題。隨著新制度的落實,兩個單位的會計制度進行了統一,將原有的部分分成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都使用收付現實制,通過會計核算最終形成相應的報告,全面地反映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這樣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并且更加真實地反映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由此可見,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將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進行了統一,為不同單位之間的財務報告編制和成本核算打下了扎實基礎,完善了會計核算體系。
3.細化會計科目,要求財務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確立了“3+5”的會計核算模式,也就是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三個會計要素,資產、負債、費用、收入和凈資產五項會計科目。這樣細化的會計科目能夠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開展,但是也對相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需要熟悉并了解新政府會計制度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夠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會計核算,保障核算的正確性,為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打下基礎。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策略
1.提高重視程度,創新內部財務控制模式。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為了有效地開展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必須要認識到內部財務控制模式不僅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帶來巨大的發展動力,還可以為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動力。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創新內部財務控制模式,設置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管理和監督工作,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劃分好相關責任人的義務和權利,同時可以聘請專業的經理人團隊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將內部財務控制模式構建納入到考核工作中來,從而提升相關人員對內部財務控制模式構建的重視程度,以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促進其他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這就更加凸顯出內部財務控制模式創新的重要性,需要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來不斷創新內部財務控制模式,從而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獲得更大發展,提高內部資金的使用效率。
2.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預算監督機制。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的經營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預算工作,以對行政事業單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入與支出進行合理的規劃。在大數據時代,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數據不再僅僅是單一的財務數據,還有行政事業單位的金融數據、信息數據和社會經濟數據等等,這一系列的數據為預算管理填補了缺失的信息,讓預算管理更加全面,但是這也對數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引入合適的財務管理軟件,對各項數據可做到全面收集和科學分析,并且可以通過軟件來快速搜索歷史數據,充分挖掘相關數據的內在價值,并及時進行分類,然后對內容進行分析,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開展提供便利和數據保障,發揮出數據的內在作用,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提供內在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這就更加凸顯出預算工作的重要性,因而需要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來不斷完善預算監督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需要對預算工作進行客觀分析,讓相關人員能夠對此工作有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夠達成共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部門和崗位之間的矛盾,將業務和財務貫穿于整個流程當中,使每一個層級都是相互聯系的,逐漸形成一個矩陣式的管理模式,這樣能夠更容易地劃分每一個層級的職責和權限,讓更多的相關責任人能夠參與到預算工作中來,加強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把控,從而保障單位內部預算管理的水平。
3.做好會計成本分析工作,構建風險預警機制。若想讓內部財務控制工作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進一步做好會計成本分析工作,首先需要做好資料的核算,然后在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成本支出進行詳細的劃分,選擇更加合適的分析方法,從而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依照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中的相關內容,并且還需要根據會計核算制度和財務決算原則,科學地建立會計賬簿,合理使用會計科目,從而進一步做好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核算工作,實現對每一個數據的信息化、統一化和規范化管理。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構建一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在事前分析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因素,最終制定出相應的處置預案,同時對每個崗位進行職責劃分時,更加注重崗位、技能和能力之間的匹配程度。
4.培養一批復合型財會人員,提升整體的職業道德。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對于財會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也逐漸提升,其不僅要堅持職業原則,堅守職業底線,同時也要誠信服務、真實報賬。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當中,不僅需要一批有職業道德的人才,同時其還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及職業技能。近年來,國家相應推出了TMS以及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面對這些內容,財會人員應該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心,積極掌握這些新的技能。隨著人民對行政事業單位服務職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行政單位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財務管理人員應該積極利用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知識理論,從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兩個方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積極參與到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當中去,不僅要做好自己崗位上的工作,還要及時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并且積極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進行合理的預測,關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敢于開拓新思路,敢于創新。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經濟環境下,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以財務管理為基礎,構建出一個更加科學的內部財務控制模式,這樣才能夠幫助行政事業單位獲得更大的發展和創新。由此可見,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實行新會計制度是與時俱進的外在表現,能夠讓行政事業單位獲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甄廣林.淺析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8,(24):139-140.
[2] ?張守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8,(2):22-23.
[3] ?楊攬月,葉健.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9,(11):45-46.
[4] ?鄒奎.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影響淺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0):201-202.
[5] ?蔡亮.探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加強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J].中外企業家,2018,(2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