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強

【摘 要】 目的:研究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把2018年—2019年在某院接受治療的40名創傷骨科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將其劃分成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對照組的患者采用一般的創傷骨科治療,對觀察組的患者采用微創手術實施治療,觀察與比較患者在醫學臨床上的有關指標。結果:觀察組的患者的換藥次數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少,而且觀察組的患者的傷口痊愈時間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更短,觀察組的患者康復效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也明顯更好,兩組的數據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創傷骨科的患者采用微創技術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減少患者手術的時間,減少換藥的次數,使用這個治療方式之后患者痊愈的效果更好。
【關鍵詞】 微創技術;創傷骨科患者;臨床治療;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8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06-02引言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骨科患者不僅僅只是要求對疾病進行治愈,還要求減少預后難度并改善切口的美觀度。這一現象在創傷性骨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更加明顯。微創技術是發展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醫療技術,是通過在電子鏡像的幫助下以最小的組織損傷和切口路徑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方式。臨床研究發現微創技術對患者身體組織損傷小、恢復速度快和疤痕細微等優點,受患者的歡迎程度更高。本次研究抽選某院在2018年~2019年一年之間收容診治的40例創傷骨科患者,旨在針對創傷骨科患者采用微創技術在醫學治療的效果進行調查和分析。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某院在2019年~2019年一年之間收容診治的40例創傷骨科患者,并將這40例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本次研究中,包含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患者的年齡位于19~51歲之間,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31.8歲。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罹患的骨科創傷種類包含肩關節損傷,髖關節損傷以及膝關節損傷。患者在施行相關手術之前,通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確診不存在相關血管系統創傷以及神經系統的損傷。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普通資料的比較中,兩組數據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1]。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創傷骨科治療,針對觀察組的患者,應用微創手術進行治療。具體措施如下:患者在施行相關手術之前,依據支架或是石膏來制動,在4~12天之后施行手術。手術前應用全身麻醉,然后應用止血帶,相關醫護人員把內窺鏡置入患者患肢的創口處,然后觀察患者的病癥情況,如果在觀察的過程中,出現凝血,滑膜等情況阻擋觀察的視野,要采用相關措施處理,主要針對患者的交叉韌帶,半月板以及軟骨是否存在損傷,擠壓等狀況,然后將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復位,確保無菌施行上述手段。若患者的創傷處存在異物,要利用鑷子進行夾取,應用0.25%的復方氯霉素地塞米松紗布做好引流。在施行相關手術之后,進行患者患處的包扎,利用無菌棉布并定期換藥,時間為兩天一次,待到患者創口痊愈即可[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進行統計,相關指標包含患者的換藥次數以及創口痊愈時長[3]。
2 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的換藥次數要顯著比對照組的患者少,觀察組的患者的傷口痊愈時長要顯著比對照組的患者短,觀察組的患者康復效果要明顯比對照組的患者好,兩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4]。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微創技術在相關科室中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骨科中主要探討通過應用微創手術,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控制患者機體的侵襲性,減少患者痊愈的時長。針對創傷骨科的患者,使用傳統的治療方法的穩定性較高,然而其治療手段并不合乎人體骨組織的特點,在施行相關手術之后,患者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來痊愈,而在患者恢復的過程中,會出現各類相關并發癥[5]。微創骨科手術是依據微創理念以及技術,通過先進的微創設備與技術進行手術治療。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患者的換藥次數要顯著比對照組的患者少,觀察組的患者的傷口痊愈時長要顯著比對照組的患者短,觀察組的患者康復效果要明顯比對照組的患者好,兩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應用微創手術,可以對患者的出血量進行控制,減少手術對患者肌肉組織的傷害,穩定患者的關節,保護患者關節不受損傷,在患者恢復的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會很小,患者應用相關藥物次數的降低,有利于減少患者的醫療開銷。針對創傷骨科的患者,采用微創技術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有利于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長,減少換藥的次數,在施行治療之后患者的痊愈效果較優。
參考文獻
[1] 韋慶,袁煒慶,楊昆,周游,曾子騰,張琨.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0):80-81.
[2] 郝強,滕家松,喬添柱.淺談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6):23-24.
[3] 金維峰.觀察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6):50.
[4] 楊春輝,羅宗鍵,趙長偉,韓繼成.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9):72.
[5] 孫禹.微創技術在140例骨科創傷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