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選祥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公開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事業的崛起,標志著世界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第一部“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的公布。從此,共產黨這個新生的偉大政黨確立了神圣的初心使命,隨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宣言》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思想燈塔;中國共產黨人開啟了信仰、實踐、創新《共產黨宣言》光輝思想的偉大征程;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遵循、傳承、踐行、守護、升華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偉大征程。
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唯物辯證法與唯物史觀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共產黨思想信仰與行動綱領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原創性思想構建,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個精華,閃耀著真理的光芒,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英勇奮斗的思想燈塔。
《共產黨宣言》對共產黨政治立場的原創性構建,即踐行初心使命的立足點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各國工人運動的歷史與現實,研究了空想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與現實,深刻的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馬克思恩格斯所闡明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治立場,是質與量相統一的原則立場。
《共產黨宣言》對共產黨價值取向的原創性構建,即踐行初心使命的出發點是“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1]馬克思恩格斯所闡明的價值取向是以無產階級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且共產黨是在無產階級運動的整個過程中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共同利益。
《共產黨宣言》對共產黨革命道路的原創性構建,即踐行初心使命的路線圖是“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馬克思和恩格斯為無產階級革命頂層設計了一個艱難而偉大的革命之路:“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形式上來說,無產階級的斗爭首當其沖是一個國家范圍內的斗爭,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毫無疑問首先應該是打倒自己國家的資產階級,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一部分國家的無產階級斗爭條件已經具備,則可以聯合起來,無產階級革命的最重要階段,就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闡述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從隱蔽著的國內戰爭到公開的革命,一個從個別國家到一部分國家到全世界的漫長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的基本道路就是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共產黨宣言》對共產黨最高理想的原創性構建,即踐行初心使命的總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指明了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方向與過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初級階段有其自己的特征,而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自由人的聯合體,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經典闡述和美好描繪。
《共產黨宣言》對共產黨階級基礎的原創性構建,即踐行初心使命的主力軍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屬于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能夠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資產階級的整個上層建筑,那無產階級就改變不了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共產黨人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就是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共產黨只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
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原創性思想構建具有嚴密的邏輯論證和崇高的人類情懷,其思想的燈塔光芒萬丈穿越歷史。
中國共產黨是遵循《共產黨宣言》的光輝思想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偉大征程中,踐行初心使命一往情深、一脈相傳,踐行初心使命知行合一、開拓創新。
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為實現“四個現代化”,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獨立自主艱苦奮斗。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性的偉大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豐碑,為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開啟了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思想長河,也引領著救國救民、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萬里長征。
毛澤東思想對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作了本質性定位,即踐行初心使命的指南針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的英勇奮斗是“為了誰”,是為誰謀利益,這是根本的政治立場、價值追求、階級感情問題。1941年,毛澤東同志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1944年,他在悼念張思德的演講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945年,他在黨的七大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涵,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