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丹 姜雨峰
眾所周知,慈善組織通過發起社會公眾自發的捐贈行為,可以從微觀層面對社會宏觀分配政策起到有益的補充,對緩解社會弱勢群體的困難、縮小貧富差距、減少社會矛盾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慈善機構和互聯網平臺良莠不齊,,騙取公眾的愛心和錢財引發了公眾對互聯網慈善的質疑。這些亂象使得慈善公信力遭到前所未有的尷尬和窘境。如何運用好互聯網慈善這把雙刃劍,提升慈善組織和平臺的公信力,讓慈善事業在新的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對民政部門來說是一個重大考驗。
慈善公信力是指公眾對慈善組織信任的程度和能力,是慈善事業發展的一種無形資產。公信力大小對慈善組織能否迅速為慈善項目籌集到善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慈善組織實現慈善使命的前提和基礎,是慈善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和靈魂。慈善組織公信力一旦受到破壞,社會公眾對慈善的信任度就會下降,從而影響全民捐款熱情,慈善事業就有處于下滑趨勢的危險,且這種下滑現象在一定時間內很難改觀,對慈善組織的發展將是一個難以彌補的損失。
引入專業化慈善人才,完善多元化網絡平臺。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專業化慈善人才是互聯網慈善正常運行的根本保證。多元化的互聯網平臺就像是一個復雜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節點,可以讓捐贈人、慈善組織和受助人以網狀結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既是慈善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又能為慈善項目的宣傳推廣和慈善信息的及時披露提供便捷化的通道,是互聯網慈善規范化治理的基本保障。這個平臺要能根據客戶需求,充分考慮網站環境的舒適度、支付的快捷度、查詢的方便度等功能,利用互聯網思維提高公眾參與慈善的積極性。
理順政府行政職能,健全項目審核機制。健全項目審核機制,使慈善組織隨時接受外界的監督,這種監督不僅可以來自政府和社會公眾,還可以引入具有高度專業性和較高權威性的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照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定期或不定期對慈善項目發起人的資格進行審查和對被幫困對象的真實性進行調查,對慈善組織財務會計事務、捐贈入賬和出賬等情況進行監督,形成完整有效的、具有說服力的慈善評估報告。只有這樣,才能減輕政府部門督查的工作量,又可減少受助者所承受的來自社會各方的壓力,而且對提高捐助者的信服力、提升慈善組織的公信力都有重要作用。
完善慈善法律制度,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慈善相關的具體操作制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比如慈善組織認定條件、受助人受助條件、網絡平臺管理辦法、籌資管理辦法、信息公開條例、媒體職業規范、慈善褒獎懲治制度、慈善信息訴求手段、稅制改革和慈善信托制度等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這些方面的制度盡可能完善好之后,既可以使慈善主客體在各方面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有效監督,做到權責分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違法必究,體現效率和公平原則,也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和分配手段,切實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和財富,為慈善事業提供健康的生態環境。
加強媒體輿論引導,完善慈善信息披露機制。媒體輿論在慈善文化傳播方面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充分運用紙質版和電子版的形式進行公益宣傳和公益活動。媒體輿論要發揮好正能量的監督引導作用,及時對民意民情關心的事情進行客觀報道,大力弘揚扶老幫幼、扶貧賑災、扶弱濟殘的典型事例,引導人們自覺地參與慈善,營造濃厚的慈善氛圍;倡導公眾樹立助人為樂、樂于奉獻、回饋社會的慈善美德和理念;發現投機分子要予以警示和曝光,堅決遏制一切損害弱勢群體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增強社會公眾對互聯網慈善的信任和支持。
提升公民慈善意識,增強網絡識別能力。互聯網慈善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在短時間內發動民眾的力量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能讓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或個人,通過向互聯網平臺申報的途徑,公開表達自己的情況和需求。在這一過程中,公眾需要增強網絡信息辨別能力,防止為惡意詐捐、騙捐事件提供愛心資助。同時,也要規范自己的慈善行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慈善捐贈信息時要慎重,要通過民政部指定的合法的網絡募捐渠道參與慈善之舉,不做違背倫理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不做網絡騙捐、詐捐事件的助推者。
互聯網慈善模式借助高效便捷的網絡技術平臺以及O2O模式,使慈善行為的信息傳播和組織實施呈現出獨特的優勢和活力,激發人們參與慈善行為的激情和愿望,使大眾慈善的文化和理念深入人心,在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促進公平和正義、提升慈善公信力、推進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互聯網慈善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需要多方不斷努力,擴大互聯網慈善的影響力,使互聯網慈善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優越性。
[1]劉旭.基于博弈模型的互聯網時代慈善組織公信力重建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44-48.
[2]王海燕,鄧虹.互聯網慈善的公信力研究[J]征信,2018(01)27-31.
[3]徐舒寧,陳為旭.《慈善法》視閾下“互聯網慈善”模式探究[J]行政與法,2019(11)62-67.
通信地址:郵編130000;詳細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衛星廣場星城國際B座;收件人聯系電話:1780805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