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2019年11月6日,滴滴順風車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產品方案,同時宣布將于11月20日起,陸續在哈爾濱、太原、石家莊、常州、沈陽、北京、南通7個城市上線試運營。方案針對用戶普遍關心的安全準入問題做了重點回復,在新的方案中,平臺將引入失信人篩查機制,并積極探索與第三方信用產品企業合作方式,以便進一步提升用戶準入門檻。值得一提的是,在試運營期間,將在上述7個城市首先提供5:00-23:00服務,市內中短途(50公里以內)的順風車平臺服務。試運營期間,不收取信息服務費。其中女性只能在5:00-20:00期間使用順風車服務。由于引起網友對于“女性”乘車時間的熱議,滴滴公司于7日再次發表聲明,將所有順風車用戶提供服務的時間均調整為5:00-20:00。
在輿情發展趨勢中,該事件輿論信息最多出現在2019-11-07,當日共產生54690條輿情信息,其中微博平臺最為突出,最高達到35863條傳播量,成為該事件的主要傳播媒體。
2019年11月6日11:04分滴滴順風車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產品方案,宣布將于11月20日起在七個城市上線試營運。11月16日17:16日一篇滴滴順風車回歸女性乘客20點后不能打車,網友開始熱議。11月7日15:13分中國新聞網在微博上發起投票,“女性晚八點后不能使用滴滴順風車,你怎么看?”隨即將輿論推向高潮。11月7日20:14滴滴順風車再次發表聲明“在聽取各方意見后,我們決定調整順風車試運營規則”將規則改之對所有順風車用戶提供服務的時間均調整為5:00-20:00。
從輿情媒體分析,各類媒體報道總數量為156075,其中微博占比為72.31%,網媒為11.65%,APP為8.78%,主要論壇占比2.27%。對于滴滴順風車恢復運營事件媒體活躍度位居第一的是新浪微博。滴滴+順風車+運營的熱度指數均值為16.87。從熱度指數的變化趨勢來看,滴滴+順風車+運營的熱度在2019年11月07日14時達到了89.93的峰值。
2019年11月6日11:04分滴滴順風車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產品方案,宣布將于11月20日起在七個城市上線試營運。隨即各大官方媒體紛紛報道,轉載。如:中國新聞網于11:08發表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一文;人民日報也隨即發表順風車整改你有哪些建議。(人民銳評:滴滴順風車再出發,別忘帶上敬畏之心)等。
新浪科技在微博上發起投票 “你還會坐滴滴順風車嗎”,迅速點燃大家的參與熱情。
在參與情緒退去,理智歸來時,網友們就紛紛對試運營規則中的女性只能在5:00-20:00期間使用順風車服務這一條頗為不滿,并且認為滴滴公司有歧視女性的嫌疑。新浪新聞于11月6日15:06分發表女性用戶晚八點后禁乘,滴滴順風車新方案被指性別歧視一文,將滴滴順風車的熱度翻新。
中國新聞網與11月7日15:13分發起投票“女性晚八點后不能使用滴滴順風車,是歧視嗎?其中有10.3萬人參與,4.4萬人選擇支持,為女性安全考慮;2.2萬人選擇反對,這是性別歧視;3萬人認為初衷是好的,方式可以改進;4418人選擇其他。這一投票的發起,將滴滴順風車恢復運營這一事件推向輿論高潮。
11月7日20:14滴滴順風車再次發表聲明“在聽取各方意見后,我們決定調整順風車試運營規則”將規則改之對所有順風車用戶提供服務的時間均調整為5:00-20:00。事件慢慢平息。
詞頻與情感:通過對關鍵詞云的分析,可以發現媒體和網民對于該事件主要關注在順風車,晚八點,女性,被殺案,滴滴,引蛇出洞等關鍵詞。順風車被提及21650次;晚八點被提及15834次;被殺害被提及8554次:滴滴被提及8947次。網友對于滴滴恢復順風車所關注的點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大眾安全。
新浪科技官微在微博發起的這個“你還會坐滴滴順風車嗎”的投票,可以看出,6.9萬人參加投票,4萬人選擇會繼續乘坐滴滴順風車;1.3萬人選擇不會繼續乘坐,1.5萬人選擇先觀望一段時間。接近58%的人選擇會繼續支持滴滴順風車。也有網友從心底里拉黑了滴滴順風車,認為順風車還是存在危險因素,部分網友態度保持中立,認為要先觀望一段時間。
一年多后,滴滴順風車重回大眾視野。11月6日,滴滴宣布,自11月下旬起,在北京、哈爾濱等7個城市試運營順風車業務。對比滴滴順風車新舊版產品規則,滴滴對司乘雙方的要求都更加嚴格。在滴滴順風車下線的450天,嘀嗒和哈啰順風車在用戶端已形成品牌認知,以聚合模式、合資結盟角度切入網約車市場,其他的各類企業也虎視眈眈,在出行市場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下,滴滴順風車的恢復,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此前,滴滴順風車多次出現司乘安全問題。2018年8月24日發生樂清順風車司機強奸殺人案件后,8月27日,滴滴宣布在全國下線順風車業務。此后,滴滴多次向社會公開整改進程,去年12月,滴滴發布最新安全整改情況稱,將從7個方面采取27項措施全面落實整改,呼吁各界共同探索網約車安全標準,并表示,在未完成隱患整改前將繼續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新的順風車產品方案,會以安全為第一原則,兼顧好效率和體驗,為用戶出行提供便利。”滴滴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自從樂清案以來,順風車就一直處于風口浪尖,此次重新上線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社會關注。當問及為何不放棄順風車業務時,滴滴方面表示,“順風車的初心,一直是匹配順路出行的車主和乘客,我們希望順風車承擔為社會大眾出行創造價值的責任,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經濟、友善、環保的出行方式。”按照此次公布的方案,在試運營期間,順風車不會收取信息服務費,那么將如何盈利?對此,滴滴方面回應稱,首批7個試運營城市上線之后,將根據試運營城市的用戶反饋,持續優化產品,改進方案,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
在此次整改中,受到爭議最大的是對女性乘客的限制。11月6日發布的新規中,女性乘客在20點之后,無法搭乘順風車,而男性乘客的服務時間則到了23點。不少人質疑,這是對女性乘客的歧視。有媒體援引律師的言論,稱滴滴有義務,不得侵犯用戶的人格尊嚴,包括不得歧視。滴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不應該為了減輕自己責任而對女性的權利進行限制。當天晚上,滴滴總裁柳青在微博上回應了這一爭議。她說,自己作為一個資深白領,也覺得現在的順風車功能對于女性不太好用。并稱,在安全問題上,是如履薄冰的試運行。到了11月7日晚上,滴滴發布了另一個方案——他們將所有順風車用戶提供服務的時間均調整為5:00—20:00。讓女性乘客也能在20:00之后安全地搭乘順風車。滴滴解釋了這種調整的原因,他們統計過順風車過往安全投訴數據,20:00—23:00、23:00—5:00涉性類的投訴數量比5:00—20:00分別高45%和465%。“我們也考慮過統一調整到23:00,但基于上面提到的安全數據,我們還是決定選擇相對保守的方案,請大家諒解。”滴滴在公告中表示。
很多人認為這構成了對女性的歧視,暫且不說是不是構成了歧視,但是滴滴經過這么多天的調整、優化以及產品更迭,最終拿出的解決方案依然令人失望。這種邏輯從滴滴順風車方面來講是為了保護女性的安全,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女性乘客來說,這并不是很友好。
而且在巨大的負面陰影下,滴滴順風車只要有一些風吹草動,很可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滴滴在去年兩起順風車事件以后,口碑已經崩塌,成為了繼百度之后污名化程度最為嚴重的互聯網公司。這樣的事件影響力之大,足可以讓一個公司從此一蹶不振,百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滴滴順風車事件在性質上與百度有相似之處,即都間接地扮演了給兇手提供作案動機的角色,再加上公司不恰當地處理問題,其本身的不作為導致了輿論的升級。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已經超乎想象,負面新聞總是比正面的傳播地更快,更廣泛。再鎂光燈下,享受了資本的追捧,同樣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只是就目前來看,滴滴順風車的整改結果似乎還是不太完善,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是加深了眾人對其一致的抨擊。筆者認為,此次滴滴順風車的整改更多的是一次治標不治本的隔靴搔癢。滴滴順風車回歸,核心關注依然待解,除平臺需有足夠的敬畏和誠意,拿出更多管理措施,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建議,社會也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與包容。
在現在互聯網環境下,作為一個平臺,提供服務的同時,還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尤其是在安全方面,需要提前把危險降到最低。滴滴順風車目前要做的是安全出行,其他平臺更是這樣。我們也應該看到,順風車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并非其原生之惡,也不是我們全盤否定它的理由。完善順風車的安全機制,需要各方面合力推進,法律的規制,司法的加強,準入門檻的提高,信用體系的建設缺一不可。給整改以時間,終有一日,無論男女,無論早晚,我們都能安心地選擇順風車出行,不必擔驚受怕。
[1]人民輿情:滴滴順風車宣布上線試運營36小時輿情觀察
[]滴滴順風車回歸,輿論最關注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