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經亞洲評論》9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免稅購物中獨占鰲頭新冠疫情重創了全世界與旅游相關的行業,但在政府政策的幫助下,中國免稅店行業的復蘇速度遠超其他國家。例如,盡管中國各航空公司仍在虧損,但它們正迅速恢復航班運營。目前,按照收入額排名,中國國有免稅店運營商已在業內坐上全球頭把交椅。今年上半年,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免集團)的銷售收入超過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杜福睿集團。
這一成就的背后因素是:中國將度假勝地海南島提升為免稅區,并且北京近來決定將中國公民每年的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升至過去的3倍以上。
杜福睿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大跌62%,降至17.43億美元,因為截至今年6月底,在其位于全世界約420個地方的2400家店中,一半依然在停業。與此同時,中免集團(實際上控制著中國旅游購物行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額為28.24億美元,同比下降幅度相對小得多:22%。
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開始得到控制,國內旅行逐漸在4月重啟,中免集團在三亞新增了兩個網點。隨后北京幾乎同時宣布,自7月1日起將每人每年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從3萬元提升至10萬元,此舉吸引國內游客涌向海南島。
7月1日至8月26日,海南島的4個免稅網點——全部由中免集團獨家經營——的銷售總額接近60億元,增至去年同期的2.5倍,日均銷售額超過1億元。其中該公司三亞某門店的副總經理近日對媒體表示,游客消費極大地刺激銷售,西方名酒和電子產品等免稅商品上架后很快就售罄。
瑞銀分析師陳鑫(音)預測,從今年到2025年,海南免稅商品銷售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37%,而中免集團有望在國內保持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作者KenjiKawase,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