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涵
摘要:本文從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現狀出發來探討其在成本控制過程中面臨的阻礙,并據此提出了強化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戰略措施及相關建議,以期對推動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戰略措施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轉化經濟增長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已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推動力量。然而,由于高新技術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內外部環境的不完善等,讓其成本控制變得非常艱巨,這無疑阻擋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穩健前行,如何走出這一困境,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現狀
(一)宏觀環境不利
一方面,我國市場化革新使得經濟增長速度加快,而市場的核心機制——公平競爭環境沒有改善。在我國的特殊國情下,壟斷性的國有企業有著無法超越的優勢,這并不利于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且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之間不公平的競爭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競爭環境存在諸多問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阻礙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影響企業存活和壯大的要素非常復雜,企業若不懂怎么發展,就無法通過提高管理技能、積累技術優勢來積極提升自己,這種環境反而讓一些企業不思進取,奢望通過放棄自身的建設發展,而去“投靠”壟斷性國有企業謀取競爭優勢,也就失去了實行戰略成本管理的動機。
另一方面,我國關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有待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要想扭轉競爭劣勢,就必須提高核心技術能力,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薄弱,會使得企業對前期開發費用的投入十分龐大,研究開發的成果會因為保護力度不夠而在短期內頻現盜版,這將嚴重打擊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對于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來說,其發展之路舉步維艱,這樣的企業只能靠模仿其他技術先進的企業,更加不會關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行。
(二)企業內部基礎條件不完善
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設置合理與否嚴重影響企業的成本控制,尤其是戰略成本。正確的企業組織構造應呈扁平化趨向。這有兩大益處:一是便于溝通協作;二是能夠以有效的鼓勵機制為根基,對組織成本管理進行合適的設計。遺憾的是,在我國,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對組織結構只是輕微地調整,甚至根本沒有調整,這就形成了戰略成本管理的組織結構障礙。不合理的組織結構不僅會阻礙信息傳遞和績效工作的開展,還會深深妨礙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行,讓企業發展受阻。
同時,企業文化也會顯著影響企業成本控制,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欠缺,表明企業成本控制環境相對惡劣。企業的成本文化有全員參與、謙遜求教等內容,高新技術企業有了自己的企業文化,才有了靈魂和信仰。但目前的突出問題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過于看重技術和市場,卻忽視了管理,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文化,戰略成本管理意識薄弱,這會嚴重妨礙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戰略成本管理。
二、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成本控制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重點不符
在我國,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當前企業與傳統工業發展的區別。實際上,與其他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的依靠點不同,其主要依靠研發優勢,而制造業企業依靠節流。以往傳統的成本管理大部分只計算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其余環節的成本則大多忽略不計,如在研發、外購上的成本等,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中占大頭的研發成本以及運輸成本也沒有多加考慮,因此傳統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已經不適用于以無形資產為主要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傳統工業的研發費用低,高新技術企業則相反,其整體上研究開發費用高,不只需要重點關注生產成本。另外,高新技術產品的設計、購買、銷售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企業必須設計合適的成本結構來平衡研發和服務的關系,計算產品整個周期的全部成本,這是成本控制管理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很多成本控制問題是高新技術企業肯定都會遇到的,研發成本對產品品質有根本性影響,企業取得成功的競爭力就是產品的服務和品質。因此,高新技術企業面對不同的產品要把研發優勢發揮出來,在質量上擊敗競爭對手,降低研發費用高和人才成本高帶來的影響,促進高新技術企業持續發展。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個主動的過程,預防性強,而傳統企業成本管理模式不注重事前預測,成本控制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重點不符合。
(二)忽視成本控制的系統性結構
現在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忽視系統性成本控制,單一追求節約支出、降低損耗,以實現企業自身成本控制。原來的成本管理形式大多重事后輕事先,疏忽大意,沒有發揮“事先”在管理中所起的監督作用。很多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存在弊端,成本控制系統也有問題,這些企業只是對產品研發和生產做一些成本控制,對其他的費用預算卻沒有加以考慮。
(三)不注重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的成本預算
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成長快,市場風險高,新穎性強,因此面對這類產品,在預估成本時要更加有遠見、有整體性,計算產品成本時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但當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在對產品生命周期進行成本預算時考慮不全面,所以準確性存疑。如果企業無法確切把握產品的生命周期,就無法做到準確地進行成本控制管理。產品的生命周期預估不到位,企業很難獲得較高的利潤,收益率也就較低,任其發展的話,企業競爭力低下是肯定的,更不用談長遠發展。
(四)企業生產過程中信息系統尚不完善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企業面臨著巨量的數據信息。而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就必須對這些信息進行識別、分析和處理。但是從當前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實際來看,現有信息系統尚不完善,難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除此之外,面對市場快速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還應及時關注市場情況的變化,根據市場產品結合自身特點調整自身系統狀態,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很可惜的是,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忽視了這個問題,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產品走向把握不準,企業在產品成本控制上又沒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在生產過程中成本估算不夠合理,企業成本問題頻發,對企業未來發展受到的影響難以估計。
三、強化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戰略措施
(一)優化競爭環境
壟斷破壞競爭公平,造成經濟競爭環境不理想,同時,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嚴重影響了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優勢的積極性。只有政策上優化宏觀環境,放開經濟市場上的壟斷權,促進公平正義,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才能不打擊企業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核心技術,避免高新技術企業因為前期研發投入巨大,成果卻得不到保護而損失慘重。
(二)完善企業內部基本條件
內部基本條件是企業創新的前提。首先,組織結構設置是企業進行戰略成本管理的前提。高新技術企業應更加注重組織結構的合理性,在結合企業戰略的基礎上考慮成本效益因素。為促進創新、創造效益,可以積極推進企業組織從傳統的縱向層次結構向網絡結構轉變。其次,企業還應積極培養員工的戰略成本意識,在關注市場和研發的基礎上重視企業文化和員工價值認同的意識培養,從而促進企業的成本控制和價值提升。
(三)創新成本管理理念
創新是當今高新技術企業離不開的關鍵詞,企業要勇于摒棄舊的成本管理思想,敢于嘗試新的成本管理方法。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管理理念核心為創新,這不同于一般企業的控制理念。針對其在生產過程中知識、經濟投入大,風險高收益也高的特點,戰略成本管理墨守成規是行不通的,要綜合使用成本管理方法。當然,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并不是要推翻所有舊的成本管理方法,而是要找到有利于企業成本管理和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方式加以利用,現今被成功應用的作業成本法及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思想就是如此。
(四)加強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其要了解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時且準確地將其融入企業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傳統企業主要盈利時間在成熟期,而高新技術企業注重創新,生命周期短,成長期投入大盈利也大,成熟期時間過短,必須加強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在每個產品成本的計算過程中,科學的成本預算是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應以不同的戰略成本方式來應對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對產品生命周期產生影響的因素有自身和外界市場兩方面,自身原因主要有研發技術和營銷策略等,而外界市場科技變化快,對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的沖擊大,容易對產品生命周期形成制約。因此,在給產品定價時,要對市場的真實狀況做到心中有數,與時俱進地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出科學規范的價格,然后進一步保證產品的銷量,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完善成本控制的信息系統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很多新興科技企業慢慢出現,高新技術企業要想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打敗對手,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就要不斷反思自己的發展模式是否正確,若否,就要對其進行完善。完整的企業信息系統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整體信息和產品的交易信息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能夠推動企業發展。如果一個企業信息系統良好,就能讓企業管理的擔子輕一些,幫助企業作出更正確的決策,從銷售數據看產品情況,反饋加傳達市場狀況,這樣企業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長處及短處,從而針對市場上不同的問題迅速改進發展戰略,而不是一味地被動調整,失去發展先機。
四、結語
如今,知識就是競爭優勢,高新技術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重要推動力。針對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具體問題,在政府優化大環境的前提下,高新技術企業本身也要在各個環節上逐個解決問題,比如,在管理理念、信息系統等方面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挪開阻礙高新技術企業前行的絆腳石,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武春梅,王克勛.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內蒙古統計,2014(6):20-21.
[2]黃慧萍.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特點探析[J].財會通訊,2014(14):101-102.
[3]陳湘州.成本觀的轉變:從生產成本到生命周期成本[J].經濟研究導刊,2010(25):99-100.
[4]蔚利芝,樊燕萍.基于大數據的制造業作業成本控制體系構建[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7):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