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輝
筆者此前參加了鹽城市大豐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全區2020年語文中考復習研討活動,聽了兩節復習專題課,一節是“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節是“選材的力量與美感”。總體來看,這兩節課都體現了以學定教、讓學引思和增能強核的教學理念。筆者作為觀課者之一,深受啟發。
一、專題復習,深度學習意味濃
2020年鹽城市中考語文說明關于文言文和寫作部分,強調學生要理解常用實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直譯或意譯淺易文言語句的能力;寫作時要明確中心,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兩名教師基于中考說明中的相關要求和教材資源,結合學生文言文閱讀水平和寫作實際,提煉了“文言實詞詞義推斷”和“選材的力量與美感”兩個復習專題。復習課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性。兩名教師本著“鞏固、完善、綜合、提高”的思想,運用“專題復習加綜合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深度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專題學習。
二、環節設計,呈現過程結構嚴
兩節公開課的教學環節設計得都很獨到,且設計結構嚴謹,一環緊扣一環,循序漸進。“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課的“初試鋒芒”環節,目的是鞏固學生已學的基礎知識。接著,教師在這一環節的基礎上開展“方法探究”活動,讓學生習得積累遷移等五種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緊接著,教師開展“實戰演練”“挑戰自我”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練習中運用所學方法。
三、踐行理念,“讓學引思”方式活
教師在課堂上“讓”出了哪些環節、哪些時間、哪些內容,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無不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這兩節課,兩名教師都很好地踐行了“讓學引思”這一教學理念。在“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課中,筆者觀察到教師的教學時間與師生互動時間分配得比較合理,師生互動交流的時間接近20分鐘。教師“讓得機智”,學生“思得透徹”。
四、突出素養,增能強核目標實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這兩節課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在“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課中,教師教授學生積累遷移、字形推斷、成語印證、語境推斷和結構推斷五種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學生推斷詞義的過程就是發展思維的過程;在理解、運用文言實詞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知識,而且從一詞多義、異境異義中領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選材的力量與美感”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與思考,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教師拋出的“如何選材”等問題,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課堂上,教師適時創造機會,引導學生在表達中感受選材的美、思維的美、文字的美和人物形象的美,喚醒學生對文學的渴望、對閱讀的熱愛和對寫作的興趣。
當然,這兩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作為專題復習課,教者似乎對學生還不夠放手;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思考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教師如果在小組探究學習后,放手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學生的主體性將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