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希誠
摘要:隨著現代化企業的發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由于市場的不斷變化,很多企業都因為沒有將內部控制系統有效地應用在其中,進而出現了企業管理失靈甚至走向下坡路的情況。企業不重視內部控制系統就會導致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善。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開始明確內部控制系統與審計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何讓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發揮關鍵性作用,提高審計工作的水平,也成為很多企業管理者在日常工作時主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內控信息化;財務信息
引言
在企業內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能防止企業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同時對完善我國市場發展、維護市場秩序有著積極的影響。現階段部分企業在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時,其管理效果較差,缺乏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不重視內部控制工作開展,導致內部控制系統難以真正地應用在企業中、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當前在進行企業管理時,需要明確企業的管理流程,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目標是什么、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的審計質量,提高審計的準確性,確保企業的發展效果能滿足新時期的發展實際需求,防止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前經濟效益不斷下滑。
一、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環境比較薄弱
即便是當前我國市場中的部分企業,其經營管理模式仍舊較為落后,并沒有按照現代企業的治理方式以及治理制度構建內部控制系統。甚至部分企業缺乏內部控制的環境,沒有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及風險管理,其企業文化建設效果差。很多企業都存在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甚至沒有建立單獨內部控制部門,僅僅將內部控制流于形式,管理權和控制權仍舊集中在少數的管理層手中。內部控制系統無法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發揮出其全部的效益。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十分淡薄,對風險的理解仍舊停留在傳統的企業發展中,認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應由企業財務部門負責,而沒有考慮到財務部門與內部控制之間存在的區別,一味地將全部的工作交給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較大,其專業不對口,工作效率無法提升。
(二)企業內缺乏專業素養較高的工作人員
我國企業部分負責審計工作的工作人員,其本身是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被調到內部控制部門或者是開展審計工作,其存在著一定的專業不對口問題,或者是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犧牲集體的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原因是內部控制系統審計人員其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都相對較差,無法滿足我國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更沒有辦法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質量,這對于企業而言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導致企業在開展決策時,其決策效果較差,加大企業經營管理的風險。
(三)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和應對應急能力
現階段我國市場中有非常多發展中的企業,其企業自身的規模不大,并且資金實力相對較為薄弱、抵抗風險的能力同樣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控制風險成為很多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味地將企業的風險管理與企業的財務管理相融合,就會導致企業的風險管理質量逐步降低,難以明確風險管理的意義以及如何進行風險管理。很多內部控制系統審計人員在日常工作時,沒有關注風險管理,對如何開展風險管理不重視,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無法在短時間之內提升。
二、做好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的主要方法
(一)要對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對內部控制環境實施改善
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審計過程需要對企業的整體環境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企業內建立內部控制環境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的構架,確保內部控制系統能始終滿足當前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且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行業發展以及我國相關政策,制定科學的審計方案、設計有關審計的相關問題答卷。在內部控制系統審計中,需要明確審計過程中的關注重點以及關注內容,除了需要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分析,并且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外,還需要對該企業的經營業務以及金額流程進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內部控制審計在開展的過程中其開展效果,提高內部控制審計的整體質量。當前設計問卷調查時,主要由兩個工作環節分別是:
第一,了解企業內部是否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的應用效果是否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第二,調查企業內所有員工對內部控制系統的了解情況以及掌握情況。以往有部分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是由于對內部控制系統不重視,并不了解什么是內部控制系統,導致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的應用效果同樣較差。內部控制審計在執行時需要始終以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發展方向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并且考慮到內部審計過程中的業務流程。將傳統的審計觀念與現代的審計觀念進行融合,改變傳統審計以及運行管理觀念中存在的錯誤想法。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內部審計中應始終了解到現代化的審計內容是什么、思想理念是什么。新時期的經濟環境也要求企業做出一系列的改變,需要將審計觀點與企業的財務信息、內部控制系統相融合,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測試,了解新階段企業所使用的審計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做好全面性和深入性的溝通、分析,才能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的應用效果。內部控制系統是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以及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的未來發展情況進行預測,進而逐步建立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重要的運行手段、更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系統時,應考慮到企業現階段的戰略目標以及企業的業務流程,以此為起點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在日常運營時所面對的風險進行評價,始終以戰略高度去挖掘內部控制系統中存在的一系列薄弱環節,并且逐步將審計工作的重點向前移,極大地降低審計工作中的成本。分析目前使用的審計模式中存在的全面性不足這一問題,逐步降低審計的風險,并且提高在審計過程中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
(二)增強企業審計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
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時,需增強所有審計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素養,由于審計工作在開展時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審計工作的公平性、真實性都與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相關。如果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較差,或者是在日常工作時缺乏職業道德,都會造成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的應用效果較差這一問題。需要對企業內所有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人員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思想道德觀念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定期在企業內開展相關的培訓系統,確保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了解到在進行審計工作時有哪些問題有待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進而適應企業發展中的各式各樣不同的變化,為企業的整體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能夠做好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在開展時的整體工作效果應嚴格遵循審計工作中的職業道德標準。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職業道德準則的審計人員是我國現階段市場發展的重點。然而部分審計人員在工作時,其工作的質量以及工作的效果都難以滿足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在我國企業中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是為了避免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所面對的風險,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可以讓企業內的審計部門明確企業對運行管理的重視程度,并且防止由于審計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素養較差,而導致企業遭受到不可控制的經營管理風險。不僅如此,開展審計工作還能讓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審計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節點,在工作時其能夠幫助企業提供準確的決策數據的一種工作方式。企業的審計人員應幫助企業的決策者分析企業在一個項目開展之前,所面對的項目風險以及項目利益,使得審計工作的程序更加規范,有效提升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進一步確保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時的整體運行效率。在審計工作中要求所有工作人員獨立自主地完成工作,不得徇私舞弊,同時也能充分考慮到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現狀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確保提供給企業管理者的全部資料都是真實的、完整的、合法的。在評定企業內審計工作人員是否具有專業素養時,也需要考慮到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完善,在行使職權時其所使用的程序機構是否合規、合理。
(三)做好企業的風險評價、評估以及風險預警、應急工作
大數據時代的飛速發展,讓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應開始應用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能加大企業內所有部門在溝通時的溝通效果,并且對企業的后續發展以及戰略決策而言具有重要。不僅如此,信息系統還能幫助企業實施,了解到現階段市場中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喜愛程度、對企業的關注程度,企業只有足夠了解市場,才能找到創新方向。信息系統還能在企業開展風險評估,風險預警以及應急工作中,提高工作質量,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工作的重點。要求企業工作中對每一個項目進行風險評估,了解到項目在開展時存在哪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應該如何逐一地進行解決。企業內部的控制系統部門中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對于風險的識別能力,準確且及時地對企業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辨別,幫助企業的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決策。此外,需要在企業內建立一個風險評估機制,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不斷將風險評估機制進行完善,在風險被識別后需要對其進行評估,衡量現階段企業發展的整體效果、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有可能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進行改變,需要對所有的相關數據和模型進行分析,提高企業的發展效益,并且讓企業所處在的風險級別逐步降低,一旦企業遇到了財務風險,也可以及時地對財務風險進行把控。風險評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會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行業的發展變化,以及消費者對于某一個產品的喜愛程度不同進而出現一定的改變。為此,對企業的風險變量進行動態的持續評估,能夠防止企業由于對風險評估的不重視而導致經營效果逐步變差這一問題的出現。
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審計,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效果,并且對企業內存在的問題進行改變,加強企業對風險評估的重視程度,防止企業在市場不斷改變的當前遭遇到了過大風險,甚至出現企業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的問題。針對審計工作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做好風險的評估以及風險預警工作,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小燕.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出版業為例[J].中外企業家,2020(12):14–15.
[2]龐碩.管理會計視角下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納稅,2020,14(06):49–50+53.
[3]李鑫.大數據環境對內部審計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8(12):16–17.
[4]王桂蘭.淺談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模式創新[J].知識經濟,2018(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