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蘭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低段教學中,教材的內容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的方式決定了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方向,很多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都是將教學精力集中在學生成績的提升上,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完全忽略。就目前小學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分析,雖然說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逐漸呈現多元化,旨在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進行針對性教學,但是,在教師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文針對實際教學情況,根據小學階段學生年齡段的分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進行詳細分析,深入認識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個性化培養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對語文課堂進行優化提升,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培養;原則;問題;策略
在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必須要順應時代教育的大趨勢,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既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又需要注重學生高尚品德、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文學審美情趣的培養,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化的培養,筆者將從教材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方式的創新上進行詳細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新時代的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方法分析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個性呢?筆者認為,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教材的選擇要有針對性,選擇教育價值高的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引導,培養學生獨特的喜好和學習興趣。第二,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發揮自身的個性價值,進而提升個人素養。以下將以人教版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為例,針對這兩方面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一)從學生個性出發,按需選取教學內容
小學低年級階段所涉及的所有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由編者經過實際教學調查并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如有的學生喜歡漫畫;有的學生喜歡故事;有的學生喜歡寓言,等等。因此,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語文教材內容就涉及多方面的教學素材,如認識漢語拼音的《拼音歌》、關于基礎識字的《一去二三里》《上中下大小》等,還有一些《在家里》《看電視》《菜園里》《回聲》等生活化的內容,這些內容基本上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既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也有利于學生認識生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其個性化培養也順勢提升。
(二)注重教學方式多元化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他們對于學習都充滿了好奇心,并且每個學生都有著不一樣的愛好和獨特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創新。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的喜歡講故事;有的喜歡推斷推理;還有的喜歡游戲,等等。鑒于學生對于知識需求的多樣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注重因材施教。如在學習《小松鼠找花生》一課時,教師可以找一些類似的小故事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也可以讓學生對小松鼠找花生的過程進行演繹。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可以將學習轉換成游戲,讓學生以小蝌蚪的身份融入到學習中,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玩樂心情,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程度發揮。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必須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三)發揮語言的藝術性,加深對學生的了解
1.注重加強與學生情感的交流,了解學生閱讀情況
首先,情感交流的核心是情感,即把情感作為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其次,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發揚“誨人不倦”的精神,讓學生在實際的課堂學習中能夠實現與教師的良性互動。
2.尊重學生的想法,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
對于語文學習而言,小學生肯定會有或多或少的見解或疑問,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教師必須要做到認真聽取小學生的情感表達和自我想法,并且對學生要有耐心,不能抹殺了小學生的真實想法。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激情就會越來越高。
3.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在學習評價上,語言的藝術性不僅體現在語言上,而且還體現在肢體動作上。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生的自我表達,還是學生的疑問提出,教師必須要配合肢體語言鼓勵、賞識學生,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例如在與學生溝通時,教師要常常用OK的手勢、挑大拇指的手勢,給學生以高度的肯定和支持。
(四)明確學生優點,創造表現平臺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去挖掘學生本身具有的優點和獨特性,不要局限在學生缺點方面,而是將學生展示出來的優點進行最大化培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如,學生對課文小故事進行續編,教師要對學生的創作進行鼓勵、夸獎。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獨有的個性也需要展示的平臺,教師要積極組織班級性或者學校性的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展示出來。如,閱讀標兵、朗誦小能手、最佳演說家、我是小雷鋒、體育競賽,等等,這些活動都是賞識教育的重要體現,學生在此氛圍中,可以完全釋放自我,充分將自己的個性優點展示出來,并且學生也可以為自己樹立不一樣的階段性學習目標,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二、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和個性化的培養與提升。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過程既復雜又艱巨。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好本職的引導與教化工作,也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科學合理選擇和教學方式的創新,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多元知識覆蓋,使得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中得到完美培養。
參考文獻
[1]盧明端.會閱讀深意,得語文要領——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07).
[2]屈秀琦.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