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俐俐
摘要:蒙古族人民歷代以游牧生活為主,獨特的生活背景形成了蒙古族民歌高亢悠揚、舒廣雄厲的鮮明特征。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伴L調”抒情,節奏舒緩自由、字少聲多氣息寬廣,歌曲感情深沉適合贊美與歌頌?!岸陶{”形式靈活,曲調緊湊節奏整齊,簡單易學老少皆宜,歌曲題材廣泛常用于即興演唱。本文簡述蒙古民歌長、短調的特點與代表曲目,有助于我們共同學習欣賞蒙古民族歌曲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蒙古民歌;長調;短調;藝術魅力
蒙古族人民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長期游牧生活方式促使他們躍馬揚鞭的身影馳騁于藍天白云和碧草青巒之間,性格粗狂豪放,創作的歌曲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熱情洋溢的感情色彩,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蒙古民歌的傳統體裁分為“長調”和“短調”,歌曲內容分為“禮儀歌”和“牧歌”,都是從長期生活勞動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精華,歌頌自然、贊美英雄、敘述愛情,充分反映了蒙古民族的風土人情特點,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一、蒙古“長調”
“長調”蒙古語為“烏日汀哆”,烏日汀是長久、永恒的意思,哆是歌,漢語直譯為“長調歌”。蒙古族長調民歌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就已經存在,歌詞大多是描寫草原、駿馬,藍天、湖泊等自然感悟,分為“禮儀歌”和“牧歌”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禮儀歌”多在傳統節日及婚慶場合演唱,歌唱愛情、贊美英雄。“牧歌”狀物抒情、歌唱家鄉、描述生活,多在游牧和搬遷過程中演唱。蒙古人民用演唱的方式表達對歷史文化,道德習俗、哲學藝術的思索和感悟。
蒙古“長調”歌曲的總體特點是:旋律舒緩意境悠長,敘事抒情自然奔放、歌詞字數少長聲多、情感熱烈高亢,聲音雄厲嘹亮。在演唱中使用了大量的假聲和裝飾音,使音域寬廣氣勢連貫,旋律起伏節奏變化豐富。
蒙古“長調”歌詞常用兩行為一段,在不同韻部上反復疊唱,除了歌曲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華彩裝飾外,還有一種獨特的發音技巧,能產生類似顫音的“波折音”,蒙古語稱之為“諾古拉”,是形成蒙古長調獨特風格的重要因素?!伴L調”歌曲結尾處常用“嗒咿”、“咿吆”等襯音,一般是半開口音或閉口音,形成了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和神韻,突顯了蒙古長調的音樂美學價值。
長調民歌的流行歌曲有《思鄉曲》、《遼闊草原》、《富饒遼闊的阿拉善》等,六十年代創作的《走向這高高的興安嶺》和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贊歌》,都是蒙古長調的經典力作。
二、蒙古“短調”
蒙古“短調”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漢雜居的河套平原,那里是半農半牧區域,歌曲創作融合了漢族民歌的因素,篇幅短小節奏整齊,曲調鮮明緊湊,裝飾音少,適合即興演唱。由于短調民歌音域相對要窄,節奏固定、簡單易學,所以老少皆宜,深受群眾喜愛廣泛傳唱。短調民歌又叫:爬山調,山曲兒,很多歌曲是用漢語演唱的。
蒙古“短調”民歌的歌詞簡單,創作取材廣泛,一般兩行一段,由押韻的兩句或四句式組成,節拍相對固定,在不同音部上反復疊唱,靈活性很強。歌詞內容幾乎涉及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婚禮歌、祝壽歌、情歌、酒歌、敘事歌等。優秀的蒙古“短調”民歌有:《成吉思汗的兩匹青馬》、《美酒醇香如蜜》、《拉駱駝的哥哥十二屬相》、《龍梅》、《諾文吉娜》、《烏云珊丹》等。
也有一些長篇的敘事歌曲如:《嘎達梅林》,敘述了蒙古英雄“莫勒特圖.那達木德”保護草原的英雄事跡?!渡<卢敗穭t描述了蒙古族姑娘桑吉德瑪的美貌,及堅貞不渝的愛情。
三、蒙古音樂的美學欣賞
傾聽一首蒙古族長調音樂《遼闊的草原》的悠揚旋律,配合蒙古樂器“馬頭琴”的深沉粗獷、圓潤宛轉的音色,能給人們帶來一種“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和神韻。這種藝術境界被中外音樂家們稱為:“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人和自然的神情融匯”。
一首古老的蒙古宴會歌《六十個美》,在一首歌詞中就列舉了六十種美好的事物,歌唱了:山川草原、駿馬羊群、鴻雁飛鳥、碧草鮮花、山風溪流、陽光云霞、明月繁星、親情友誼、哲學愛情等自然人文美好事物,表達了蒙古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音樂評論家們認為蒙古音樂的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離自然最近”,是心靈對心靈的直接傾訴,是人與自然最親近的交流。一曲蒙古長調,就是一幅美麗的自然長卷,就會感受到一種激動與滄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產物。從蒙古歌曲中,可以體驗到一種對自然保護的喚醒,蒙古“長調”音樂堪稱是蒙古音樂美學的“活化石”。
結語
蒙古族民歌的形成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階段是公元七世紀以前以山林狩獵生活為主要生產方式時代,創作了狩獵文化歌舞、薩滿教歌舞等音樂,以結構短小、節奏簡單的短調音樂為主。第二階段是公元七世紀至十二世紀期間,蒙古生活方式向草原游牧形式轉變,在短調音樂的基礎上,蒙古長調民歌得到很大發展,并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形成蒙古族音樂的鮮明風格。第三階段是十八世紀以后,蒙古族與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在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下,長調和短調民歌都得到迅速發展,長調民歌特色更加成熟,農牧文化音樂成為蒙古民歌的主流與代表。蒙古民歌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與音樂美學貢獻,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