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彤
摘要:雨果曾說過,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有三把鑰匙:數字、字母和音符。雨果的這句話就道出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藝術的審美和鑒賞力逐漸提高,對音樂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完善音樂課堂,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中做到音樂本位回歸和學生本位回歸,打造優質音樂課堂。
關鍵詞:本位教學;音樂課堂;優質課堂
打造優質音樂課堂,就必須要真正明白理解音樂教育的意義,讓音樂回歸到課堂之中。音樂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唱歌,了解一些簡單的音符,也不僅僅是一味的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忽略音樂本身內在的價值。真正的音樂教育,就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讓音樂滲透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里,進而提高學生的德育和美育。那么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音樂教育呢?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打造優質音樂課堂,回歸音樂本位
現今的音樂課堂可謂是“豐富多彩”,游戲、小品、相聲、表演等在音樂課堂中屢見不鮮。俏麗的外形,多姿多彩的內容,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無數人看了都拍手叫好。可是,在這“豐富多彩”的背后,總是讓人感覺到花架子太多,沒有什么實實在在的東西,追其根源,就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沒有抓住音樂本身的魅力。那么如何在音樂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本身的魅力呢?我認為首先要打造優質音樂課堂,所謂優質課堂,不是華而不實的花架子,而是要抓住音樂的核心與靈魂,用音樂本身獨特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實現音樂本位回歸。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欣賞在音樂中的作用。在音樂課堂中,學生若對音樂沒有一個欣賞的態度,那就更別提傾聽音樂了。所以實現音樂的本位回歸,應該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態度,讓學生用帶有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些音樂元素,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中國的演奏樂器,讓孩子們在音樂欣賞中體驗情感,在音樂鑒賞中進行心靈之間的溝通,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品味音樂。
實現音樂本位回歸,就要重視教學中的音樂元素,對音樂的體驗與把握應貫穿于整個課堂之中,而不是把音樂課上成說教課、政治教育課或者語文課。如課堂教學,課堂活動,作業設計等都應該與音樂有關,若沒有了音樂這個載體,再多的設計也都是背離了音樂的本體。此外,實現音樂的本位回歸,就要發揮出音樂的價值,培養學生對藝術的鑒賞力和欣賞力,這就需要教師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PPT等作為媒介,讓這些鮮活音樂形象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感受到藝術的感召力。
二、突顯本位教學,發展學生本位
學生本位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看作教學的主體,把學生置于音樂之中,從而發揮出音樂在這節課中的價值。《新課標》指出,要不斷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做到關注學生內心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以生為本在于師生平等的教學關系
師生平等以生為本的前提。要做到師生平等,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彼此誠實;只有你真誠待人,你才能受到他人的真誠以待,第二,互相關愛,不僅教師要呵護學生,同樣學生也要學會關愛教師,雙方都是最重要的。第三,學生要獨立、有個性,要學著不依賴他人完成作業,平時教師采用各種資源,開發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最后,互相尊重,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會感受到師生平等。以生為本的師生平等關系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在加強自身修養和師德素養的條件下,提高教學能力,用行動去感染學生,更好的踐行師生平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二)以生為本要以學生視角出發的教學設計
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教師灌輸式教學已經過時,想要真正上好一堂課,不僅要按照教師的意思去設計教學設計,更重要的師兄學生的視角去設計教學。在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感受知識的浩瀚。在教學設計結尾,可以交給學生設計,每個同學都對這節課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曲目情感的分析,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陛,還可以令教師更有針對陛的設計教學。
(三)緊抓音樂要素,深化學生音樂體驗,打造優質課堂
教師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音樂的要素,就好比一首《小紅帽》,最主要的還是它的音樂旋律和歌詞,用多媒體讓學生基本了解這首歌,接下來由老師向學生彈唱,讓學生感受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感受著身臨其境的感覺,接著老師播放小紅帽的伴奏,讓學生跟著熟悉的旋律唱起來,感受著音樂的美好。課程結束之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演唱或上臺表演,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感受音樂的靈魂,讓音樂課真正實現發展學生本位。教師也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了解學生的喜好同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如果教師選擇的音樂風格不符合學生的審美取向,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時的注意力會逐步下降。教師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依據學生的喜好結合教材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教師也可給學生不同的音樂類型讓學生自行尋找自己相關曲目。通過尋找的過程,增強學生對音樂審美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結語
總的來說,回歸本位教學,最主要的還是實現音樂本位回歸和學生本位回歸,在整個音樂課堂中,我們應把音樂放在核心位置,重點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學生內在的發展。作為奮戰在一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努力鉆研課本,回歸本位教學,讓音樂真正回歸到課堂之中,讓學生抓住音樂的思想和靈魂,打造優質的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