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利萍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作為我國政府會計工作的一次重大創新和改革體現,是通過對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內容和規范進行修訂,并結合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來促進我國政府會計工作與國家財政管理的不斷完善,它對保障和促進政府各職能部門及有關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高效、規范與有序開展,具有十分顯著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國家醫療衛生機構的基層組織,其財務管理與發展情況對國家醫療衛生機構的整體財務管理與發展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工作要求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促進國家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在向著精細化與財務管理信息更加完整性方向發展和變化的同時,也面臨著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大的壓力挑戰。
首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能夠在同一會計核算系統中進行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工作開展。而為了滿足上述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要求,就需要其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針對跨級核算方法從會計核算基礎與具體核算方法層面進行創新和改變,通過對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重新設計與改進完善,在實現有關會計信息數據遷移以及功能板塊整合、分割等處理下,以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財務會計工作要求進行滿足,同時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建設提升。
其次,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求也更高。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有關部門的財務會計工作中預算執行信息重要性強調更加突出,以通過預算執行的合理性與規范化操作,來促進其財務管理與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因此,就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通過更加高效與精細化的預算管理,來促進預算執行信息的重要作用以及預算執行合理性、規范性在財務管理提升中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從而提高其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對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的有關成本分析報表內容進行取消,但對其進行有效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要求更高,從而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所面臨的成本管理與財務管理效率提升等工作要求也更高;同時,財務管理的專業性較高特點,使得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工作開展中一些非財務部門專業人員對新政府會計制度與財務數據的理解難度增加,也會對財務部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決策地位和作用受到影響,應引起重視。
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現狀,其管理工作開展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職能呈逐步軟化態勢,對財務管理的發展和提升存在著較大的不利影響。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職能逐步軟化發展和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對于基層醫療機構而言,在會計從業者中,多數從業者只是單純重視會計核算,而對會計監督職能了解不多。由于基層單位會計核算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難以保證,部分從業者只是按照單位負責人的意思填寫報表、做賬,與會計內控制度要求不符,對單位是否存在奢侈浪費、專項資金無預算等情況缺乏會計監督。另一方面,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有關工作人員參加培訓與學習的機會較少,再加上其日常工作開展中所面臨的工作壓力與工作任務繁重,導致自我學習與提升的時間相對較少,同時受領導階層對財務管理的重視不足等情況影響,導致其具體工作開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提升與綜合發展十分不利。
其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還存在著較為突出的財務管理制度執行與落實不足情況。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組織建設以及其他各項內容建設不斷完善下,其財務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有效落實和執行提供了較好的依據支持和基礎保障。但是,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對有關財務制度的執行與落實情況,由于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相應的財務制度執行與落實上仍然停留在表面形式或者是紙上,導致部分財務制度雖然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存在一定的執行和落實情況,但依然表現出“輕罰無獎”情況,缺乏對制度執行的有效考核與獎懲激勵,導致其制度執行與落實不夠完善。
此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仍以粗放為主,導致其管理效果不夠理想。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長期未對固定資產建立臺賬與卡片管理情況影響,在進行相同規格與種類的固定資產及其財務賬面固定資產清算核對中,對有關資產的數據結果不能保持一致性,不僅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清算與財務管理難度增加,而且對其財務管理的提升也十分不利。另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固定資產核銷的長期工作程序表現較為繁瑣以及部分單位固定資產賬目管理中表現出“只進不出”情況等,都對固定資產賬面與實物造成了相應的差異性影,進而影響其財務管理發展和提升。
結合上述對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影響及其現狀問題分析,要想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規范下取得更好的突破和發展,首先,需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嚴格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規范和內容要求,對其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進行不斷夯實和完善。其中,對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進行不斷夯實和完善,需要根據新制度要求和規范標準,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并結合其財務管理實際情況,進行會計核算范圍以及會計核算辦法、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人員建設等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進行合理規劃與完善,從而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不斷優化,促進其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為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工作開展中的有效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支持。
其次,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一方面,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部門的信息化硬件設備建設與技術配置,為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和提升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支持;另一方面,在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舊財務數據銜接與處理中,通過進行一次全面資產數據與會計數據核實、清查,來實現新的數據庫構建,為其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持。此外,還應不斷加強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人員綜合能力建設,定期對有關財務人員開展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并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內容教育和培訓,尤其重視對財務管理有關的非財務人員培訓、教育等,同時在實現地方與地方、點對點資源交流及共享機制構建基礎上,通過對其他部門或機構的財務管理優秀經驗和方法吸取,來促進其工作效率和水平提升。
總之,對政府會計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有利于促進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完善和水平提升,從而推動國家醫療機構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