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6日文章,原題:一頭沖進未知的險境:北京醫生離家加入武漢的新冠病毒戰斗出發前一天,北京重癥監護醫生劉壯(音)把自己的名字寫進增援武漢的醫生志愿者名單。當時,新冠病毒正在這座城市肆虐。
1月27日,接到電話通知的劉壯既期待又焦慮。“對于病毒的嚴重程度、要面對的患者情況,我們一概不知道。在緊張和未知中,我們出發了。”
劉壯的妻子和10歲的兒子幾乎沒有時間消化此事。“從接到通知、收拾行李,到抵達機場,大約只用了6個小時。”
劉醫生所在的醫療援助隊有138人,均來自北京。該團隊由護士、醫生和兩名行政人員組成。當天深夜,醫療隊抵達武漢,通常繁華的城市空空蕩蕩,街上仍然掛著慶祝春節的裝飾。“坐在車上時,我的心情很復雜,不知道第二天會有什么等著我們。”他說。
劉壯在武漢協和醫院的第一個任務是重新組織工作流程,將大樓分為清潔區和污染區。除了明確規定的職責外,他與同事感到力不從心。“我們在頭兩周的壓力是最大的,因為病例情況很嚴重,后備醫療物資也尚未到達。”
很多醫護人員因焦慮而夜不能寐。劉壯覺得,安靜的時刻最難熬。一天繁重的工作結束后,他獨自一人待在酒店房間里,此時,一封簡單的家信都能讓他情緒激動。“兒子平時不怎么表達感情,但他讓我在工作時保重,并說學校開始上網課了,家里一切都好。我很感動。”
這支醫療隊在武漢待了總計65天,治療345名新冠患者。有人康復時,他們興高采烈,有人離世時,他們互相安慰。
劉醫生表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國家能夠重整、調配大量資源,同時全國人民都愿意共同努力。他說,雖然目前中國遏制了病毒,但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抗疫的全球戰爭尚未結束,“我們對這種病毒的了解還很有限”。▲
(作者伊麗莎白·羅,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