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董慶凱
(成都市龍泉驛區靈龍小學校,四川 成都 610106)
“DSL”是Double-shift layering 的縮寫,意思是雙班合作開展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類,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開展的注重學生在原有的技術上提升的體育教學模式。該模式力圖通過教師的合作,幫助不同差異的學生進行技術提升。“DSL”教學模式可使不同的學生在體育課中都能夠體驗到成功,從而喜歡體育課堂。
“DSL”體育教學模式由熱身活動和運動技能兩個方面構成。在學期計劃中,學習初期或每個單元學習完成后,老師間采用“DS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解決分擔由于教師專項技術達不到而造成的教學困難問題(不能給普通學生更好的示范或不能給優秀學生更高層次的練習方法)。教學通常設計單元長度為1 周共3 節課的課時來采用“DSL”體育教學模式教學。“DSL”體育教學模式如圖1 所示。
“DSL”體育教學模式經過反復研究和驗證得出,該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在體育課堂上有效地提高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效果,很好的解決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能力差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以鞏固B 類同學的技術,提升A 類學生的技能。
“DSL”體育教學模式首先通過了解學生的層次水平,來組織教學。切實解決低水平同學的技術提升,給學生提供再次學習體育技能的機會;其次,“DSL”通過改變教學環境及授課教師,給學生新鮮感,從而激發學生再次學習的意愿。
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相比,“DLS”體育教學模式能讓更多學生在體育課上“動起來”,更加具有全納性、創新性和獨特性。“全納性”表現在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上。普通課堂中由于教學內容的提升會導致一些“水平”差的學生放棄練習或見習,而“DLS”體育教學模式是根據水平進行分類練習,所有能力相當的同學都會在同一個環境中進行學習,不會給學生造成失落感及層次感,而是在老師的統一指導及特設的教學方法下更容易掌握動作并全面參與體育活動。“創新性”表現在“DLS”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參與方式做了修改,使每個學生都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以小籃球為例,傳統籃球課上,當“新授課”完成后往往會出現層次不一的情況,而老師的解決方法是再次重復教學來解決達不到教學目標的問題。“DLS”教學模式則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層次進行分類,兩位及多位教師間交換AB 類學生改變學習環境及練習措施來達成教學目標。可見,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獨特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1.“DLS”教學模式的針對性。該模式是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問題。2.充分培養體育興趣,使學生充分參與體育活動,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并從中體驗運動的愉快和成功。
采用“DSL”體育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一般有兩名教師同時上課,并且兩名老師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和合作。在準備活動部分兩個班級的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場地上(活動場地相鄰)同時開展熱身活動。但需要統一時間的長度,準備活動結束,兩個班級的學生根據能力到達各級別的老師處進行技能練習。
“DSL”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活動部分是根據學生的層次制定教學內容。在某一動作進行單元學習后,教師1 根據1 班學生的能力把學生分為A 類學生 B 類學生,教師2 班的學生的能力把2 班的學生分為A 類學生B 類學生。然后兩位教師根據分工負責各類學生的教學,例如:教師1 指導兩個班級的A 類學生,教師2 指導兩個班級的B 類學生,而主要活動時間結束后再次返回原來的班級。這種協同教學的方式有利于發揮教師的專長,提高教學效果。
“DSL”體育教學模式的放松活動,通常采用拍打放松。重要的是教師會利用放松時間來與學生溝通練習的情況或檢驗學生練習的效果,積極做出評價,及時鼓勵學生表揚一些表現良好成績進步的學生。
這里介紹一個“DSL”體育教學模式案例,讓我們來感受該體育教學模式是如何進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