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縱橫深圳沙井、福永一代的黑社會組織深圳“新義安”,被警方鏟除的選題,是一個同事最早報的。同事當時正在采寫另一個稿件,這個新聞又有時效性,編輯就安排我來操作。
接過題目,我先梳理了一些官方的公開通報,便開始聯系采訪對象。涉黑的案子案情復雜、性質惡劣、涉及團伙犯罪和保護傘,警方保密性強。因此,警方對這類案例的采訪都比較謹慎。采訪前,深圳警方某位負責人強調,不能給出面接受采訪的兩名副大隊長實名,如果拍照他們必須戴口罩、拍側臉。
涉境外黑社會組織、偷渡、收保護費、砍刀手入室行兇、通過幫派火拼確立江湖地位、香港“向氏家族”、古惑仔系列影片中的“雙花紅棍”、荷槍實彈的刑警凌晨翻墻將在家中熟睡的黑老大生擒……眾多細節讓人“過耳不忘”。采訪完后,在下午回入住酒店的地鐵上,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說“來采訪深圳警方,如同看了一場現實版的警匪大片”。
最近做了多篇掃黑除惡的稿件,我感到,在掃黑除惡的同時,還需要鏟除培植黑社會的土壤。這種土壤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保護傘,二是文化氛圍。前者要加大反腐力度,后者的改變更需要耐心。
一位接受采訪的該案專案組主要成員告訴我,2012年,“龍哥”(香港新義安“雙花紅棍”陳錫波之侄陳垚東)落網時,深圳警方為排查其殘余勢力,曾登錄當地貼吧、論壇等,警方發現當地很多青少年為此感到惋惜,因為“龍哥早成為他們的偶像”。
因此,要想改變這種文化氛圍,要特別強調的是,針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還要跟上。
@九月初一:全世界都在關注疫苗的進展,感謝和病毒賽跑的科學家和機構所付出的努力。當然,在保證速度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能保證疫苗的安全性。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超早產兒從理論上講存活幾率很小,其治療費用、以后的生活負擔都是一個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這件事院方和家屬各有苦衷,目前要先解決的問題,是盡快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