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勝
我們來自哪里?我們將要走向何方?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著的《一生的學習》啟發我們思考:什么是正確的教育?我們該過怎樣的教育生活?
許多時候,我們一直在追問,當初的夢想是否因為時間的消磨而逐漸模糊?翻開那一張張飽含青春的照片,閱讀那一篇篇寫滿奮斗的文字,從這些持續的點滴記錄中陡然發現,原來我們一直沒有停下追尋的步伐。
生態教室的公眾號建立了,一個接著一個。小太陽、方舟、小貝殼、小海鷗、小松鼠、小星星、小葉子、月光……這一間間生長的教室,再次凸顯了學校“生態教育和兒童中心”的辦學思想。執著和堅持,讓教育創新從每一間教室開始。
生態教室概念的提出,是對傳統教室概念的顛覆,將教室定義在生命成長的制高點;通過扁平化和分權制的管理模式,我們重新詮釋什么叫中層干部領導力;生態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實施,讓我們明白什么叫基于生命成長的課程,培養完整的人……
每年九月,新學期的教學崗位和管理崗位安排將會動態調整。我們始于對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尊重,請老師們填寫“意向表”。當老師們的意向與學校發展整體規劃大體一致的時候,趨于穩定的團隊結構讓我們又充滿了信心,能上能下,適當的調整讓組織結構變得更有活力。不是每個人的期望都能如期實現,合適或許最好。
和而不同,泰而不驕。每一股力量的加入,都會對已有的組織結構產生沖擊,這種影響來自彼此。進入新的環境,就要勇于將原來環境中熟悉的習慣、喜歡的東西“放下”,包括你曾經獲得的榮譽和資歷。從零開始,這是任何人成長最需要的心態。
學會“倒空”自我,才能實現更好的自我。吳甘霖的著作《空杯心態》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資源,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每個人。
舊的學期已經結束,新的學期即將開始。種種告別的儀式,其實也昭示著新的開啟。從這種意義上講,每一次學期的輪換,都意味著我們將重新入職。重上這節入職課,無論學校還是個人,都很重要。
空杯心態,入職第一課,我們都應該準備。停筆至此,心中的焦慮逐漸散去。唯有去做,改變才會發生!
窗簾拉開,讓陽光進來!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