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云
【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之一便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充分踐行。基于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探析高中數學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如此再對學生加以合適的引導,必然能取得優質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本教育;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在傳統教學時期,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不樂觀,這與教師在課堂上所實施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聯。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應及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以往所實施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從而以為學生發展著想的態度探析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優化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目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做以下幾方面探析:
一、創設直觀情境,改變學生學習態度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教材中具有許多抽象性較強的知識,不少教師對此往往會不知所措,只得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走教學形式,并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可通過創設直觀情境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取得可觀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平面》這一節時,首先,我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上出示了正方體ABCD-A1B1C1D1的圖片,以學生最熟悉的正方體為載體切入,讓學生對正方體的面進行觀察,從而使學生對圖片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然后,我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了平面的概念,從直觀的角度為學生講述了平面的畫法,進而為學生講解了公理1、公理2和公理3,培養了學生正確地用數學語言表示點、直線、平面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這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直觀情境,改變了學生以往面對空間知識畏難的學習態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切實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取得了十分可觀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二、利用優質問題,鍛煉學生數學思維
在應試教育理念時期,多數教師會在課堂上實施題海戰術,讓學生十分被動地解決問題,以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這不僅不是在踐行生本教育理念,還會加大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厭惡。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可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向其提出優質問題,從而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其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綻放高中數學精彩課堂的目標。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有哪些?如何發現兩個變量的關系呢?”由此使學生產生了思考,進而以散點圖引導學生直觀認識了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然后,我通過教材中的具體例題幫助學生建立了回歸思想,使學生懂得如何根據給出的線性回歸方程的系數公式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利用優質問題導入新課,將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充分激發了出來,從而使學生得到了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充分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綻放出了精彩的高中數學課堂。
三、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的思想意識,所以不少學生總是會認為高中數學中的學習內容不僅難度大,對現實生活也沒有任何用處,而實則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是從現實生活精煉得到的。基于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注重融入生活元素,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完成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任務。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節時,首先,我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其分析了教材內容,幫助學生了解了隨機實踐、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然后,我指導學生進行了最簡單也最經典的拋硬幣試驗,使學生體會到了隨機事件發生的隨機性和規律性,幫助學生歸納了利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思想方法,使學生明確了概率與頻率的區別與聯系。最后,我引導學生整理了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了本節所學數學知識對生活的幫助。這樣,我通過融入生活元素,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親身參與數學試驗的快樂,從而順利完成了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任務。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教學態度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充分落實在課堂實踐活動中,以求取得最優化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祁慧霞.論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