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 要】智力七巧板是一種以七巧板為依托,引導幼兒進行組合與分解的智能訓練,有效地開展智力七巧板活動對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有著不容小覷的促進作用。與傳統的七巧板相比,智力七巧板的形狀和造型更加多樣、無規則,拼搭的形式也就能更加靈活多變,既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讓幼兒動手、動腦,快樂學七巧。
【關鍵詞】智力七巧板;拼搭;促進幼兒發展
七巧板,也稱“七巧圖”“智慧板”,它既是玩具,也是學具,是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工具。引導幼兒通過拼一拼、搭一搭、想一想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圖案和造型,在此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幼兒識別圖形的能力,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圖形的興趣,這種拼搭活動還能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因此,筆者基于大班幼兒發展的總體特點,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點用智力七巧板的拼搭促進幼兒發展的對策,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相應的借鑒。
一、利用七巧板開展拼搭游戲,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俗語說“心靈手巧”“十指連心”,從側面表明人的雙手和大腦是存在著密切聯系的,兒童的智慧也通過手指體現出來。因此,教師要合理地利用七巧板開展有趣的拼搭游戲,讓幼兒通過多種多樣的拼湊方法將不規則的七巧板拼搭成形象各異的圖案,在此過程中能發展每一位幼兒的創造力,與此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大班幼兒在完成拼搭游戲之后,將圖案描繪下來,在紙上進行繪畫創作,進一步鍛煉他們的拼搭能力和繪圖能力,提高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例如,教師引領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不同板塊的七巧板,首先,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用七巧板進行拼擺,要求幼兒對教師的示范進行觀察。其次,引導幼兒嘗試模仿,利用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七巧板拼搭自己喜歡的圖案,比如有的幼兒將半圓板、三角板、中心板、圓板、梯形板、曲形板拼成了一個“大黃蜂”戰斗機,有的幼兒拼成了一個展翅的雄鷹,還有的幼兒拼出了一個大水牛……在此過程中,幼兒了解到各個板的形狀特征。最后,要求幼兒根據自己拼搭的圖形展開繪畫,使幼兒創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充分地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二、拼圖游戲中搭建互動平臺,發展語言表達的能力
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是開展智力七巧板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環節,通過給幼兒提供更多發表感受的空間與機會,不僅彰顯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還有利于提高他們與同伴互相分享、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拼圖游戲中搭建互動平臺,當幼兒擺完智力七巧板后,引導幼兒與其他同伴分享一下自己所拼的圖案或造型,用具體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講述一段故事,給死板的圖案賦予了鮮活的故事情節,從而讓拼圖活動變得更加有趣,以此增強幼兒參與拼圖活動的熱情,逐步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一次拼圖游戲中,四位幼兒分別擺弄了四副七巧板,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開始拼搭,甲拼搭出一條鯊魚,乙拼出一條美人魚,丙拼成了一艘潛水艇,丁拼出了一間小屋。此時,教師抓住時機,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拼出的作品在班里分享一段美妙的故事,比如丁說:“樹林中有一間小木屋,住著一個金黃色頭發的小女孩,她準備去看海洋生物。”接著丙說:“小女孩乘坐一艘潛水艇來到了海底世界。”然后乙說:“小女孩在海底看到了一條曼妙身姿的美人魚……”整個故事美妙、動人,具有豐富的想象,卻又不失完整性,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發展了每位幼兒的表達能力。
三、借助智力七巧板激發想象,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智力七巧板是靈活多變的,它的可變性較強,教師要鼓勵幼兒學會變通,適當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對七巧板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拼擺和搭建,使幼兒創造出不同的圖案和造型,以此增強幼兒的個人體驗,使其感受到七巧板拼圖的多樣性。因此,教師要借助智力七巧板激發幼兒的想象,使幼兒根據七巧板的形狀和特點思考“哪個部分可能是哪塊板拼的”,再結合自己獨特的現象將其拼湊成具有創意的作品,從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最終促進幼兒智力的有效發展。在幼兒對七巧板熟練后,教師引導幼兒發揮自身的想象,不斷擴展他們的創造空間,使幼兒創造出逼真、具有創意、構思巧妙的作品,比如有的幼兒拼搭出“跳舞的女孩”,有的幼兒拼出“機器人”,還有的幼兒拼出了“海獅頂球”……在幼兒創作的同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推動了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通過長時間的七巧板活動可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智力七巧板游戲不僅能滿足幼兒自身活動的需要,還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游戲。教師要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幼兒游戲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幼兒,讓幼兒在七巧板活動中煥發生命的潛質。
參考文獻:
[1]魏鳳.石頭、剪刀、布——七巧板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課例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