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藝術領域是五大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力和藝術素養的重要教育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美術實踐活動的實施提升藝術領域的教育效果,引領幼兒在美術實踐活動中積極參與、認真體驗。久而久之,幼兒將在形式多樣的美術實踐中實現藝術認知能力、表現能力、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領域;美術實踐活動
藝術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借助美術實踐課程對幼兒開展教育活動將幫助幼兒建立藝術審美能力,促使幼兒逐步健全使用美術實踐操作展示個人思想的能力。在美術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意繪畫活動的實施引領幼兒參與,鼓勵幼兒在繪畫中了解美術創作的方法、提升美術藝術表現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泥塑捏制活動的實施鼓勵幼兒參與,帶領幼兒在泥塑的觀察、欣賞、體驗和自主創作中達成小肌肉群的有效鍛煉和實踐能力的強化;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拼貼活動的實施引領幼兒參與,幫助幼兒在拼貼實踐中達成創造能力的進一步強化。
一、創意繪畫活動
創意繪畫活動能開拓幼兒的眼界,引領幼兒從傳統繪畫活動中解放出來、看一看這個廣闊的藝術世界。在創意繪畫活動的實施中,教師需要引領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建立興趣;然后通過詳細創作方法的介紹引領幼兒認知,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掌握藝術創作的具體步驟;接著,幼兒將憑借自己的能力投入美術創意繪畫活動中。
例如,教師通過兒童版畫的創作引領幼兒參與創意繪畫活動。一開始,教師詢問幼兒是否在玻璃上畫過畫?得到否定答案之后,教師詢問幼兒是否想要通過玻璃創作繪畫創作?好奇的幼兒建立了強烈的活動參與興趣,積極跟隨教師的教育節奏觀看在玻璃板上創作藝術作品的過程。教師選定的創作主題是“動物園”,且快速使用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在平放的玻璃板上進行藝術創作。當教師使用不同的顏色在玻璃板上繪制出老虎、獅子、猴子、大象、長頸鹿等不同的動物之后,趁著畫面還很濕,及時拿來一張白色的紙蓋在了玻璃板上。玻璃板上的顏料經過滲透、擴散,在揭下來的紙張上形成了輪廓清晰、顏色豐富的“動物園”創意繪畫作品。當幼兒看到教師的作品后,紛紛拍手叫好,且躍躍欲試想要參與到教育活動中。最終,幼兒在教師的教育引導和幫助下掌握了玻璃版畫創作的方法,且在愉快的創作過程中感受到美術藝術的創作樂趣、實現了藝術表現能力的逐步建立。
二、泥塑捏制活動
教師可以通過泥塑捏制活動的開展引領幼兒參與。在泥塑創作中,教師可以借助創作技巧的教授逐步訓練幼兒的創作能力,促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達成泥塑捏制活動技巧的有效掌握。接著,幼兒教師可以借助某一個主題的明確規定請幼兒參與創作。最終,幼兒將在愉快的創作過程中達成小肌肉群的鍛煉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有效強化。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中為幼兒提供陶泥,觀看幼兒自己揉捏陶泥的可愛模樣。幼兒對于陶泥這種泥土制品天生就有一種親近感,于是能在教師的點撥中高效掌握揉、捏、搓、搟等不同的陶泥操作技巧。在藝術創作中,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泥塑創作的方法。接著,教師借助“小茶壺”的創作請幼兒參與,鼓勵幼兒以不同的陶泥創作技巧耐心制作、結合多媒體資源上展示的創作步驟自主完成茶壺的創作。
三、趣味拼貼活動
趣味拼貼活動的實施能將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物品加以收集,以美術藝術創作的形式將這些廢舊物品進行二次利用。這種趣味拼貼活動的實施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也將幫助幼兒在藝術活動參與中達成藝術表現能力和藝術素養的逐步提升。更為重要的是,趣味拼貼活動的操作材料都來源于生活,且能幫助幼兒形成熱愛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和品質。例如,教師可以請學生將從生活中收集而來的落葉整理起來,嘗試借助不同形狀的樹葉拼制出好看的藝術作品。在活動實施中,教師請幼兒觀察收集而來的樹葉,看一看都有哪些顏色的形狀。幼兒在藝術觀察中發現了黃色、綠色、紅色、棕色等不同顏色的樹葉,也發現了不同樹葉具有的特殊形狀。然后,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嘗試自主創作、嘗試將這些落在地上的“廢舊物”變廢為寶。經過幼兒的認真思考和耐心創作,有的幼兒使用樹葉拼貼出安靜游動的金魚;有的幼兒使用樹葉拼貼出兩只小狗;還有的幼兒使用樹葉拼貼出一個帶有小院的漂亮房子。幼兒在趣味拼貼活動中感受到了快樂、充分發揮了藝術創造力,也確實在藝術活動參與中樹立了熱愛生活和自然的美好品質。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為了提升藝術領域中美術教育活動的實施效率,可以通過美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引領幼兒參與。在美術實踐教育組織中,幼兒將憑借形式多元的教育活動積極體驗、認真踐行,通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鍛煉創造出多樣化的美術藝術作品。最終,幼兒將在教育活動的參與中感受到美術藝術實踐的創作成就感,也將在美術活動的體驗中逐步實現術認知能力、表現能力、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王佳夢.淺談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知識文庫,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