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寧波市各小學近日結束期末考,但海曙區一些家長卻因為一個論壇帖子吵翻了。家長@lhw841112在論壇發帖,表示海曙區小學六年級語文期末卷作文題給的材料之一是“網紅”李子柒的故事,核心是展示中國傳統田園文化,卻添加了李子柒粉絲數的介紹,這點讓其無法接受,“出卷老師知識淺薄”。(7月3日《錢江晚報》)
在帖子中,該家長提出七大質疑理由,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網紅該不該出現在影響力較大的試卷上?”“商業化濃厚的網紅經濟出現在試卷,會不會帶偏小孩子的價值觀?”其實,擔心網紅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實在有些杞人憂天。
無論是否喜歡網紅,都無法回避一個事實——我們已經處在“網紅時代”。就連提出質疑的家長也承認,雖然事先不了解李子柒,但也有所耳聞。在這種情況下,認為試卷中不出現網紅,就能讓小學生們與網紅經濟絕緣,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純屬掩耳盜鈴。
作為互聯網新技術發展的一種“伴生物”,網紅并沒有原罪。誠然,一些網紅的背后有團隊運作、商業炒作的推手,但就更多網紅來說,還是有著自身的底蘊和內涵的。李子柒的視頻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將農耕生活的悠然與閑適表現得淋漓盡致,引發無數現代都市人的向往。而看似云淡風輕、歲月靜好的視頻背后,卻是外人看不到的努力和付出。全網播放量5000萬的蘭州牛肉面視頻,是她特意跑到甘肅的面館去學的,一個月的練習,每天拉面拉到胳膊發酸;為了拍攝木活字印刷術,她花了小半年的時間請教老師傅,又花了近兩年時間手工制作文房四寶……這樣不畏艱難、努力圓夢的李子柒,何嘗不能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需要指出的是,李子柒的故事并非出現在作文題,而是閱讀理解題中的部分閱讀材料。題目共提供三段事跡材料,除了李子柒外,還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拿到“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正如出題老師所回應的,“三個人物都是為理想不畏艱難,克服重重困難圓夢的典型,對孩子來說是正能量的鼓勵。”思考和完成這樣的題目,本身也是一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過程。
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從小學階段就應該鍛煉快速閱讀、理解概括、準確表達、價值判斷的能力。近年來,中考、高考越來越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寧波海曙區小學語文試卷引入網紅話題,這樣的嘗試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