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艷
河南省衛輝市基層農技人員2020年6月中旬在田間巡查服務時,發現很多群眾在地里補種玉米,當時已3片葉以上的玉米田缺苗很多,經過仔細調查發現,缺苗原因主要由以下幾方面造成。
高溫傷害
6月1日至7日,衛輝市發生嚴重高溫干旱,最高氣溫偏高,大部分時間最高氣溫在38℃以上。6月3日至4日,衛輝市大部分鄉鎮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出現在6月4日,達40.6℃。從6月8日起高溫天氣有所緩解,6月11日衛輝市普降中雨,徹底緩解旱情。
今年,衛輝市小麥由于春季整體溫度偏高,小麥較往年成熟早5~7天,小麥主體收割時間集中在6月1日至8日,造成玉米主體播種時間也集中在這個時間段,尤其是6月2日至7日之間播種玉米30萬畝以上。玉米種子在水分適宜條件下發芽最適溫度是32℃~35℃,溫度再高就會劣變失去活力。此期間播種的玉米正值高溫,播種后,不能及時澆水的地塊,接近地表的土層溫度一度會達40℃,會嚴重燙傷玉米種子,種子播種之后,會吸收少量水分,種子內部淀粉開始水解,內部開始產生生理生化變化。但是要想發芽,還要繼續吸收大量水分,而這時由于高溫天氣缺乏水分導致種子活力下降甚至失去生命力,雖然看著種子好好的,但就是不萌動、不出芽。
水分大悶種
今年在6月7日以前播種的地塊即使及時澆水,中午時溫度高、持續時間長,高溫悶種現象也很嚴重,尤其是土壤黏重的地塊大水漫灌情況下會更嚴重。今年6月11日,衛輝市普降中到大雨,澆過水的地塊加上降雨,土壤含水量過大,已經萌動或發芽的種子,長時間置于無氧的淹水條件下,會嚴重影響出苗。淹水時間越長,深度越深,受害越嚴重,地勢不平坦的地塊,相對低洼處出現缺苗和弱苗更明顯。
播種原因、麥秸過多、蟲害嚴重等情況
在調查中發現,今年天旱,土壤質地比較硬,有的播種較淺,種子和土壤不能充分接觸,且容易被風干曬死,麥秸多的地方籽粒就在地表層,勉強發芽后也會被曬死。今年蟲害嚴重,有的剛出苗,還沒露出麥秸就被蟲吃掉,導致看不到苗,給人感覺就是缺苗。
有時群眾會納悶,同樣一批種子,為什么這一塊地出得好,而另外一塊地出得就不好?同樣是一方地,感覺都是那一兩天種的,澆水時間也不相上下,為什么人家的種子出得好,而自家的種子出不了幾棵呢?這里面就看種子受外在影響的因素是否湊巧趕上的問題了,因為播種深淺、播種時機、澆水量大小、受高溫時間長短、土壤澆水前本身含水量、種子活力及發芽特性等你看不到的因素都會影響種子萌發。種子萌發過程能量利用受到本身的活力、化學成分及環境條件的適宜程度等因素影響,淀粉型種子相對低一些,多年來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一個規律,有些粉質型玉米種子吸水后,遇低溫或高溫,發芽就會受抑制嚴重不出苗,或者吸了水又遇干旱不能繼續發芽,或者種子吸了水但土壤濕度過大,土壤通透性差缺乏氧氣,導致種子無氧呼吸過重產生酒精中毒壞死,種子遇到這幾種情況都會造成壞種不出。生產上常見的有些種子做發芽試驗芽率很高,但在生產上有時遇不利條件時芽率表現低就是此種原因。其實如果還有種過剩余的種子再種上試發芽率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整塊地就沒有幾棵苗的地塊,大多不是種子質量因素。目前在國家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高壓形勢下,就是一些小公司和不正規的公司也不敢拿過于低劣的種子去銷售。
6月7日之后播種的地塊,情況整體要好得多。但是在6月11日普降中雨之前澆了透水的,土壤水分過多,通透性不良,種子容易霉爛造成缺苗。播種之后沒有澆水,趕上6月11日這場透雨后出苗情況很好。
以后生產上如果出現這種缺苗情況,建議生產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補種、毀種。田間缺苗不超過10%,留苗密度又在品種合理密度區間的,不需要補種;缺苗在10%~40%的地塊,抓緊補種,地黏,補種時深度在3~5厘米就行,并用土埋好,不要懸空。缺苗40%以上的立即毀種,盡量在6月20日前播種完畢。
二是抓緊防蟲、治蟲。麥秸多的地方要人工用竹筢把麥秸從播種行上撥開,減少害蟲藏匿危害。及時噴灑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的復配劑、氯蟲苯甲酰胺等防治二點委夜蛾、黏蟲、棉鈴蟲、甜菜夜蛾等肉蟲及飛虱、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
(作者單位:衛輝市柳莊鄉水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