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巧麗
摘 要: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上發揮主體作用。
關鍵詞:學生;寫作興趣;培養
在我們西部地區教學中,寫作教學已經成為我們教學工作一大難點,習作教學也成為我們及學生的懼怕的科目,因此為了寫好作文,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師生都必須付出共同的努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只有讓學生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針對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養小學生作文興趣、調動作文的積極性,通過這次研修,我總結出這樣一些方法。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聯系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簡單的談談。
一、寫真實的情感
讓學生親身體驗有關活動,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使他們對作文感興趣,作文訓練時多采用直觀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有關活動。 如教學《松鼠》一課時,結合《我最喜歡的小動物》習作練習,可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先有步驟地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動物的顏色、形狀、運動、行走間的動態,最后,可先讓學生連起來說說觀察的全過程, 再讓學生對其心理感受等寫下來。 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體驗對象的特點,激發學生說、寫的興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我們還要利用有效的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帶學生去參觀我們美麗的草原,壯觀的學生運動會,美麗的田野等。
二、引導學生詞句訓練,消除畏懼心理
切實抓好詞和句的訓練,我們要讓學生了解,一篇文章是由詞和句組成的。只有把每句話都寫得清楚明白,整篇文章才會給人清晰明快的印象。有一個學生講了一件跟媽媽學煮飯的事,講得很具體也很清楚,但是在文章中,他連續的運用了七八個“接著”,同學們隨即指出了這個缺點。于是我告訴這位學生,在講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時,要學會運用表示順序的詞語 ,如“首先”、“接著”、“然后”、“最后”等。 這樣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進行修改, 使文章在層次上清晰、 在銜接上自然,就會讀起來瑯瑯上口。
三、重視語言積累,鼓勵長期日記
廣泛的閱讀是豐富學生生活的重要途徑,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我們要想方設法辦好圖書角,開展讀書活動,重視指導學生閱讀《小學生周報》、《優秀作文》等等。通過閱讀,使學生思維活躍,在潛移默化中領會了寫作方法,作文有話可說了。每次閱讀完成后,要讓學生談感想,寫日記,摘抄好詞句,讓學生在寫作素材不斷的積累中,越來越喜歡寫作了。寫日記是學生積累材料的有效途徑。
四、組織活動,豐富作文材料
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是學生作難的又一原因。經驗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指出: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語文教師要拋棄那些組織學生搞活動會浪費時間,耽誤學習影響考試成績的片面認識。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你成天在課堂講怎樣寫作文,學生還是無事可寫;要寫,也是胡編亂造,缺乏真實感。因此,語文教師不僅要積極主動地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學校的各種思想政治活動、文體活動、社會活動、興趣小組活動,還要舍得花一些語文課的教學時間精心組織一些與作文緊密聯系的活動。生活豐富多彩作文就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也就不會一拿起筆來就感到無處下手了。
五、賞識鼓勵,激發興趣
作文教學中作文講評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我們必須堅持以鼓勵基準原則,這一原則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最佳而有效的途徑之一。對學生習作的評價要具有激勵性。對其不可要求過高,讓學生有成就感。將“講評”改為“賞評”更是要使習作指導課發生一個大的變化。前者是以教師為主體在提供意見,學生主動性接受程度不高,思維參與的層次有異,效果不會太好。“賞評”理念要求老師帶著欣賞的眼光、建設性的態度對待習作。學生以二人為組互讀,互相提出包括對生字、病句等內容的褒揚與意見,在此基礎上,在寫作教學中,沒有什么比保護寫作興趣更重要的。因此,寫作全過程中,我們要自覺做到為每一個學生,哪怕一點點兒成功“喝彩”!小學生大多對自己充滿信心,具有好表現的心理特征,時刻渴望得到老師肯定的評價。而我們經常性的正面評價,是學生感受愉悅的根本所在,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環節。
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成功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要,激勵學生寫好作文。反之,如果一個人辦事總是感受不到一丁點成功的體驗,再堅強的人也難免喪失信心,何況是小學生。教師要想辦法積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例如:編印一本班級作文集,讓每個學生都有作文入選,都能品嘗一下“發表”作品的喜悅;按作文能力分組進行競賽,讓更多的學生都有獲獎的機會;摘一些單項或片斷的作文練習,讓較差的學生也有更多的可能獲得成功。
七、表揚強化,使后進生增強信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能夠強化學生正確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的作文從整體上講,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優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還比較少。教師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學生作文中的缺點,不能成天只對學生講這里寫得不行,那兒寫得不好,說得一無是處,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作文難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表揚強化的重要作用,善于發現和抓住學生作文中的每一優點和微小進步,哪怕是一個好句子一個用得合適的詞語,一項新鮮的材料……及時給予表揚肯定,鼓勵繼續發揚。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進行表揚鼓勵,這樣不斷強化使優點鞏固堅持,缺點就會相應減少,不僅使學生逐漸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自尊心,為寫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動力。
八、鼓勵創新,允許模仿
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認為可以。當然,我們首先要鼓勵學生的作文要寫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許適當地模仿別人的作文。寫字,畫畫都有臨貼、臨摹這個階段,作文也會有個先模仿的階段,尤其是小學生,尤其是剛開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級小學生。教師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學生習作,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這樣,可以降低作文難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開始就產生作文難的心理。
九、因人施教,分類指導
“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學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種正常現象。“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使好的吃不飽,差的吃不了,也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產生消極心理和消極行為。教師要因人施教,按學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作文目的、作文要求、作文任務,分類進行指導。對好的學生,可適當提高要求,培養愛好,從作文的技巧、藝術性上提出要求和進行指導,組織他們參加課外寫作小組,參加各種作文競賽,積極向報刊投稿,以滿足他們自我提高自我實現的需要。對差的學生,要降低要求,設計坡度減少難度,分步實現作文目的,使他們能經過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文達到一個小目標,有一點小進步,從而培養寫作興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每位語文教師所關心的,也是學生學好作文的關鍵所在,為了不讓學生在學習作文時覺得枯燥,乏味,就需要我們不斷改進我們原有的教學模式,優化作文教學,讓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寫作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