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立甲
摘 要:基于對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的探討研究,首先要明確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主要問題,然后與其中內容相結合,對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關鍵點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路橋施工;防水路基面;防水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0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運行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道路與橋梁作為人們日常出行的基礎設施,在建設質量、實用性及美觀性方面,受到的關注與重視也在逐漸提升。但就我國路橋工程目前的整體水平而言,雖然近年來已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實際上仍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此時建筑部門與施工單位只有確保對各方因素的充分考慮,來進行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完善與創新,才能在保證施工質量與安全性的基礎上,為我國交通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大推動力。
一、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主要問題
(一)未明確防水路基面的重要性
首先,很多路橋工程在路基面設計環節中,并未明確防水設計的重要性,從而導致路橋極易在滲水的情況下損壞。其次,如果防水路基面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那么施工質量管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且通常情況下的防水路基面設計水平,都會對后續施工進度與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最后,部分路橋工程前期設計時,并未對工程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導致防水路基建設要求和當地實際環境不匹配,若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環境比較惡劣,路橋就會長期暴露于自然環境中,致使路面在差異較大的溫差下,由于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痕。
(二)防水建設材料質量不合格
對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效率與質量而言,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原材料質量的優劣,如果所采購的防水建設材料,與工程相關標準、規范不符,就必然會造成路橋工程防水路基質量的先天性不足。即使采購的防水路基面材料質量合規,但也經常會出現由于考慮不周密,而導致材料與工程具體要求不相符的現象,如此無非會引發兩種后果,一是材料采購成本大幅提升,二則是公路使用壽命會相應縮短,這對于工程各主體責任方都是不利的。
(三)施工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施工人員技術水平與責任意識不足,就會導致防水路基面施工質量不達標,此外,施工人員工藝水平與工程要求不符,或在施工過程中對細節不夠重視,致使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修正等,都會影響到防水路基面的整體施工。其次,若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技術要求表達混亂,或施工人員的理解能力較差,就會導致實際施工出現偏差,從而降低公路工程的防水性能,投入使用后裂縫出現的機率也會增加。最后,路橋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也是防水路基面施工的重中之重,如果管理工作落實的及時性、有效性及全面性無法得到保證,就會在降低施工規范性的情況下,影響施工質量。
二、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關鍵點
(一)確保采購的材料質量達標
若想提高路橋工程的建設質量與使用壽命,施工材料的質量必須要得到保證,而防水路基面作為其中的核心構成,所采購材料質量的優劣,更是會對工程整體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工程材料選購的階段,采購人員就要將工程要求、成本預算等因素,融合進對各類材料的綜合對比,從而保證防水路基路面在建成之后,能在最大程度上為路橋發揮其防水功能。
另外,在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采購環節,采購人員與現場管理人員還需注重以下三點要求:第一,材料必須具備無縫防水的功能;第二,需選擇材料彈性較好的材料,并保證其抗拉伸強度達到相關標準;第三,確保材料不會因為惡劣天氣而損壞,能有效預防降雨、降雪等產生的積水,在粘結力達標的情況下,不會出現與路基脫落的問題;第四,防水材料采購必須經過圖1中的步驟,盡可能保證材料在采購前后、運輸中、進場前及使用中的質量合格,另外,在加大管理審核力度的基礎上,也能有效減少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二)保證防水路基面的實用性
首先,防水路基面施工過程中,需確保各作業環節的規范性,也是建設整體質量達標的關鍵,與此同時,相關人員也要提高對防水路基面保護修繕的重視程度,定位檢查并維護防水路面的排水系統,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糾正。其次,防水路基面施工設計和周圍環境匹配必須得到保證,所以需要設計人員對工程環境展開綜合的考察,在充分掌握會對防水路基面質量產生影響的各類自然因素后,盡可能提高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并針對施工重難點列出清單,以便于逐一進行詳細規劃。
(三)選擇最合適的防水施工技術
目前常見于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處理技術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拋丸技術,這種技術的使用率相對較高,在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質量控制方面的效果也很好,其原理簡單來講,即為由施工人員操控相關機械,由機械施加的重量和鋼丸自重,將防水路基面有效壓實,以增強其強度和實際承載力,進一步為路橋工程的防水性能,與有關技術規范相符提供更高保證。除此之外,拋丸技術也常被應用于停止施工與施工時間準確判斷,在與其他技術結合使用的情況下,使防水效果的最優化。
第二種是打磨處理技術,即為根據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來對其進行打磨,從而使路基面粗糙度符合相關標準得到保證,這也是清除路基表面灰塵與雜質的有效措施。且目前能夠應用于路基面打磨的技術種類很多,例如鋼絲刷或者是磨削處理等,這種技術的防塵效果很顯著,但是對施工技術水平的要求比較高,否則難以控制防水路基面的粗糙度[1]。
(四)促進施工設計水平的有效提升
上述已經提到過,設計人員處在防水路基面施工設計初期,展開對工程所在地自然環境的充分考察,保證施工人員按照設計進行施工后,路基面的質量、實用性能達到相關要求,而對于工程施工過程來講,則必須從各個方面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與責任心,才能在提高路橋工程質量的同時,為其正常投入使用提供保證。另外,排水系統也是防水路基面施工的重點,設計人員需將路橋建設的具體情況充分考慮在內,來構思制定各類設計方案,再以此為基礎進行綜合對比,在對其科學性與可行性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合的設計方案并進行優化處理。
(五)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實際上,路橋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都要得到保證。首先,在為工程選擇設計人員的時候,需對其設計能力進行考核,合格后才能將設計工作交由其負責,且在施工設計完成之后,也要考察是否和工程具體情況相匹配,做好圖與方案的優化處理。其次,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管理的系統性,并為其提供定期接受培訓的機會,培訓重點通常應集中于施工人員施工的規范性、安全意識、專業水平、責任心以及緊急事故處理能力上,同時也要落實完善的考核制度;機械設備使用監管的嚴格性要加強,使由于機械使用不當,而導致防水路基面質量受損的問題得到有效規避。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社會運行模式的轉變,對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水平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需保證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質量之外,工程整體的安全性和美觀性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在確保路橋工程能滿足人們實際需求的基礎上,促進我國國民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建筑部門也要注重推動路橋工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一方面不斷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另一方面也要保證施工設計、材料采購、質量監督以及人員管理等各環節開展的合理性與有序性,在節省成本投入的同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大便利。
參考文獻:
[1]李前勝. 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 山西建筑, 2014(3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