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亮 戴星月
中學校園周會主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才干、拓展視野、培養興趣、提高技能的大舞臺。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濃厚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了學生的發展空間,為學生繼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而作為一名中學校園周會主持人應具備一定的臨場應變和即興發揮能力。要求主持人的現場感更為強烈,他們不僅要在現場串聯和組織每項議程,同時還要應對每項議程出現的各種狀況,保證周會能夠順利和諧地進行。
當前大多校園周會是以直播形式播出。主持人在進行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事先不可預料的事情,這就需要主持人隨機應變,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從而做出迅速快捷的反應,用語言、表情或動作予以化解,避免在主持過程中造成尷尬局面,使變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轉化。因此,主持人不僅要避免自己言語表達上的不當,更要做到處變不驚,要積極活躍思維,培養自己快速反應的能力,只有這樣,主持起來才能做到從容鎮定、揮灑自如。沒有這種快速反應,就無法將現場稍縱即逝的閃光點抓住并立刻加以利用。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在主持中常常會積極回應、轉危為安。
以學生最喜愛的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例說,這檔節目雖然有五個節目主持人,但是每期節目挑大梁的主持人總是何炅,原因很簡單,不僅僅因為何炅的資歷深,做節目時間久,更重要的是他的現場應變能力強,每次節目中遇到尷尬的局面,他總是能夠很好地應對,將節目氣氛調節到最佳狀態,所以他也深受觀眾的喜愛。可見,主持人要積極活躍思維,培養自己快速應變的能力,主持起來才能做到從容鎮定、揮灑自如。
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主持人的心理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他的主持行為,也就是說影響著節目的質量,主持人在現場主持中要做到“指點江山”,在話筒前要“從容不迫”,聲音形象“風采依舊”。這些都需要穩定、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應變能力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心理素質是完全可以培養出來的,主持時不要總想著自己,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內容上,一旦進入主持角色,不必患得患失,只想還一個真實的“我”給聽眾觀眾,這樣反倒顯得平靜,自然;不要太在意受眾,不要老嘀咕受眾滿意不滿意,主持人要做到“目中無人,心中有人”。如果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緊張,可用語速的調節加以控制。未曾開口就已經緊張者,可以做若干節拍的深呼吸,接著放松面部,先做微笑狀,然后從容道來。除此之外,充分的案頭準備,節目外的心理鍛煉等也都對主持時心理的平穩、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幫助。
主持人應該重視文化、知識結構、思想修養、及思考能力等因素,進行智能培養。因為只有功底扎實,主持才能形成獨特風格,才能準確到位。在進行心理素質的提高到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策略,有針對性的培養。比如,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心,在主持的過程中總會擔心出現錯誤而搞砸整個主持,那么在培養自身的這種自信心的時候,可以通過在周會主持前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多熟悉每個議程的備稿,了解要介紹的嘉賓背景,做好嘉賓的資料收集,在主持前,打好腹稿,準備好內容,以及在團隊的幫助下,克服對即將開始的主持過程的恐懼感,這樣在主持過程中就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信心。每一主持人都要結合自身的整體素養,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學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
應變能力并非單純的語言技巧,而是和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高級心理素質。現在有一些電視節目淺俗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只能隔靴撓癢,而不能深入人心,做不出精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的電視人特別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缺乏足夠的知識素養。做節目之前臨時抱佛腳,找幾本書看看,這樣只能應急,很難做出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甚至有時反而會出錯。所以作為學生主持人平時多多積累就顯得更加重要,只要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在緊急的情況下,就能侃侃而談 ,“言”之有“物”。一方面,要博覽群書,增強文化底蘊。其次,要注意虛心求教,與同學多探討、多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風格,豐富的經驗積淀,這無疑是速成的捷徑。主持人出色應變能力的背后是日積月累的專業能力、知識水平。今天的登臺來自于昨天的彩排,要加強主持人的應變能力,必須積極參與各種主持活動,在多次的磨練中總結、升華自己,積累更多的臨場應變經驗。曾國藩說過:“不問收獲,只問耕耘。”對主持人來說,做好傳媒工作,鍛造優秀的應變能力,就需要不斷努力,使自己逐漸成熟,通過歷練,不斷獲得信心和智慧,這也意味著他將會獲得更多受眾的信任。
三、具有創造性思維
“平靜的海面練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選不出時代的偉人”。主持人面對的客觀事實是紛繁復雜的,面對這些事件,作為主持人必須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熟悉事件的方方面面,把握事件的本質,預測其發展方向,并及時向受眾傳播。主持人言談舉止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和示范效應,起到了維護媒體公信力的作用。認真對待每次主持工作,在心理上、精神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改變觀念,主動去適應主持活動中的參與群體,而不是保持傳統的主持觀念,認為掌握了話語權就可以完全任由自己操控全局,產生:“我是主持人,全場聽我的”的想法,應主動適應主持活動中參與群體的要求和風格。除此之外,鍛煉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還得講究策略和技巧,主持人個性一方面要符合欄目的特性風格,另一方面也受到受眾審美的制約,只有在主持實踐中以科學的態度去研究、不斷探索,才能獲取主持工作中臨場應變的優秀經驗和成功模式。